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蓟县独乐寺

作者:陈明达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1-09
开本: 16开 页数: 201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中 图 价:¥114.0(7.7折) 定价  ¥1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蓟县独乐寺 版权信息

蓟县独乐寺 本书特色

《蓟县独乐寺》由陈明达先生的论文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才制度、各个时期的独乐寺测绘图和照片及独乐寺历史大事记构成。本书为专业人士提供高水平研究专著的传统之外,还将为所有热爱中国建筑、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大的读者提供一个高水平的艺术欣赏图籍。

蓟县独乐寺 内容简介

    早在1984年,陈明达先生曾评价道:“独乐寺两建筑,按现存古建筑年代排列,名居第七,但若论技术之精湛、艺术之品第,均应推为第1,可以说是现存古建筑中的上上品,范例。”为进一步阐释他的这一观点,约六年之后,陈先生于1990年完成了一篇重要的文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制度》。在此《蓟县独乐寺(精)/中国传统建筑经典丛书》中,作者陈明达似乎完全进人到了古代建筑师的世界,不但解析着一个个技术方面的疑难,更通过技术问题的解析而还原到审美性的文化层面,遂追索出若干条中国建筑在结构力学、建筑美学等方面的独到建树。  在中国建筑历史研究史上,梁思成先生于1932年发表《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一文标志着中国建筑历史研究正式引进了西方科学性的“田野考察”方法;陈明达先生于1966年完成的《应县木塔》则初步证明中国木构建筑是有设计规律可循的,同时,这部书为建筑界、文物保护界树立了一个集研究论著与测绘图、摄影资料于一身的范例。  现在,时隔四十一年,我们将历年来中国营造学社、中国文物研究所、天津大学等单位积累下来的对独乐寺观音阁、山门二建筑的测绘图、照片、陈明达先生的建筑分析图以及《建筑创作》杂志社新的专题摄影,与陈明达先生原论文合编为一部专著正式出版面世。我们深信,此举除续接《应县木塔》为专业人士提供高水平研究专著的传统之外,还将为所有热爱中国建筑、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大读者提供一个高水平的艺术欣赏图籍。

蓟县独乐寺 目录

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制度
图版部分
测绘图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图
20世纪50~70年代测绘图
20世纪90年代测绘图
历史照片
20世纪30~60年代历史照片
1976年大地震被损情况照片
1994~1998年修缮工程照片
现状照片
蓟县独乐寺碑刻
蓟县独乐寺历史大事记
展开全部

蓟县独乐寺 节选

  如表所示,足有山门和观音阁平坐用材近于旧测数字,观音阁上屋、下屋用材均超过旧测甚多。怎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误呢?这就需要回顾一下我们初期的研究情况。独乐寺是当时开始实测的**处辽宋建筑物,那时所熟悉的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对早期实例缺乏具体的认识;《法式》的研究廿土刚刚开始,对材份。的概念还不明确。因此,测量是按照对明清建筑的理解进行的,即以斗口为度量的标准,并且认为同一座房屋的斗口必定是一致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缺点和疏忽之处。加以观音阁本身的现实条件*便于测量平坐,在下檐屋面上,存平坐暗层内,无须脚手架即可仔细测量各个部位。以致用材的资料都来自平坐,没有注意到上屋、下屋用材都大干平坐。直到次年为了要制造模型,需补充一些详细数据,再去补测时,仍未发现这一错误。所以,我们制造的**个古代建筑模型——独乐寺观音阁的材份数是不正确的,同时,也还不知道柱子有生起。  此后对材份制虽有了较深的认识,但仍然认为每座房屋所用的拱方断面都恰好是一材,在实测时虽然常常发现拱方的大小有出入,却一概归之干施工的误差和木材年久涨缩所致。所以一般总是满足于测量若干个数据,取用其平均数为标准,而仍未进行深入的观察。首先看到这个问题的是祁英涛同志,他存测量新城开善寺大殿时,发现每朵铺作用材,从下至上逐铺减小。,而架高则逐铺增高,使足材高均相等。所以用材不一致,不完全是施工误差或木材涨缩的缘故,有时是一种有意识的安排。如上所述,可见观音阁材份测量的错误,是在研究工作由浅人深的过程中产牛的,这是我们必须汲取的经验教训:随着认识的提高,对已测量过的实例,应当复测或补测。测量的结果,是研究工作的基本资料,应当不断地充实和修正。  殿堂结构形式的实物迄今只有十例:即晋祠圣母殿、永寿寺雨花宫,此两例为单槽;独乐寺山门、善化寺山门,此两例为分心斗底槽;佛光寺大殿、独乐寺观音阁、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隆兴寺摩尼殿、应县木塔及玄妙观三清殴等,此六例为金箱斗底槽。而其中的观音阁、应县木塔,又为仅有的两座多层殿阁。所以对独乐寺两建筑的研究,殿堂分心斗底槽、殿阁金箱斗底槽两种结构形式,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拙作《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以下简称为《火术作研究》),对古代材份制及厅堂、殿阁两种结构形式已经取得基本的理解,并可推定此种制度至少町上溯至唐代早期,但仍有许多细节有待逐步阐明。这两个早于《法式》百余年的建筑,是如何应用材份制进行设计的?它所用的材份数与《法式》有何异同?能否从中找出一些《法式》的缺漏?建筑规模、结构形式、间广椽长,是如何被拟定的?尤其楼阁层高,为《法式》中所缺,仅在《应县木塔》。(以下简称为《木塔》)的分析中略知梗概,且孤例不足为据,希望在观音阁中能取得佐证。  ……

蓟县独乐寺 作者简介

  陈明达,1914年生,湖南祁阳人。1932年参加中国营造学社,始为研究生,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师从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梁思成,重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和雕塑史。1944年在重庆任中央设计局研究员,同年加入中国工程师学会(为正会员)。1953年起,先后任文化部文物局业务秘书、工程师(教授级),文物出版社编审、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高级建筑师。1997年8月在北京病逝。  陈明达先生是我国杰出的建筑历史学家。他长期从事古代建筑遗构的调查工作,并以实物测绘、文献考证和理论分析三者的结合为基础,通过《营造法式》的专题研究,重点探索古代建筑设计规律,阐发古代建筑的科学性,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其主要著述有《应县木塔》、《巩县石窟寺》、《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战国一北宋)》、《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等;另有《营造法式研究札记》、《营造法式辞解》、《崖墓建筑》等遗稿在整理中。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