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粉砂质泥岩流变力学特性及应用

粉砂质泥岩流变力学特性及应用

作者:于怀昌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8-01
开本: 32开 页数: 159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77.4(7.9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粉砂质泥岩流变力学特性及应用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538581
  • 条形码:9787030538581 ; 978-7-03-053858-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粉砂质泥岩流变力学特性及应用 本书特色

  《粉砂质泥岩流变力学特性及应用》针对三峡地区巴东组二段(T2b2)粉砂质泥岩区挖方高边坡时效变形显著的问题,采用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粉砂质泥岩的流变力学特性,阐明粉砂质泥岩地层中边坡开挖后流变破坏机理,预测边坡变性发展趋势,为工程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粉砂质泥岩流变力学特性及应用》主要内容包括:粉砂质泥岩常规力学性质试验研究、岩石蠕变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与模型研究、水对岩石蠕变力学特性影响、岩石应力松弛特性和挖方高边坡流变破坏机理研究等。

粉砂质泥岩流变力学特性及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以高边坡工程的长期稳定和安全为研究目标,以三峡地区T2b2粉砂质泥岩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三峡地区三叠系中统巴东组二段(T2b2)粉砂质泥岩进行了常规单轴、三轴压缩试验、三轴压缩蠕变试验以及三轴应力松弛试验,研究了粉砂质泥岩的常规力学性质、蠕变力学特性以及应力松弛特性,揭示了岩石在三向应力作用下的流变力学特性。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岩石的线性粘弹性与非线性粘弹塑性流变本构模型,并将岩石流变力学特性的研究成果应用到高边坡工程实践中,阐明了T2b2地层中边坡开挖后流变破坏机理,预测了边坡变性发展趋势,为工程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粉砂质泥岩流变力学特性及应用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岩石流变力学研究现状 3
1.1.1 岩石(体)蠕变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3
1.1.2 岩石蠕变本构模型研究 9
1.1.3 岩石(体)应力松弛特性试验与模型研究 12
1.1.4 岩质边坡流变研究 14
1.2 岩石流变力学特性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8
第2章 线路区地质环境及主要地质灾害 20
2.1 线路工程概况 20
2.2 气象水文 21
2.2.1 气象 21
2.2.2 水文 21
2.2.3 降雨量 22
2.3 地形地貌 23
2.4 地层岩性 24
2.4.1 第四系(Q) 25
2.4.2 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 25
2.4.3 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 25
2.4.4 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 26
2.5 地质构造 28
2.5.1 褶皱构造 29
2.5.2 断裂构造 30
2.5.3 节理裂隙 31
2.6 地震 32
2.7 主要地质灾害 32
2.8 本章小结 34
第3章 粉砂质泥岩常规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35
3.1 岩石矿物成分 35
3.2 岩石物理水理性质 36
3.3 岩石三轴压缩试验 37
3.3.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法 37
3.3.2 岩石应力应变全曲线 38
3.3.3 强度和围压的关系 41
3.4 四线性弹-脆-塑性本构模型 43
3.4.1 基本假设 44
3.4.2 理论模型 44
3.5 本章小结 48
第4章 粉砂质泥岩蠕变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50
4.1 试验设备 51
4.2 加载方式与数据处理方法 53
4.2.1 加载方式 53
4.2.2 Boltzmann叠加原理 54
4.3 试验方法 55
4.4 试验结果 58
4.5 岩石蠕变规律 60
4.5.1 轴向与径向蠕变规律 60
4.5.2 蠕变速率规律 61
4.5.3 体积蠕变规律 64
4.5.4 应力应变等时曲线 65
4.5.5 长期强度 67
4.6 本章小结 67
第5章 岩石蠕变本构模型 70
5.1 线性黏弹性蠕变模型 71
5.1.1 元件模型的选取 71
5.1.2 Burgers模型 71
5.1.3 Burgers蠕变模型参数辨识 76
5.1.4 Burgers模型参数意义及参数选取 78
5.2 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 79
5.2.1 模型的建立 79
5.2.2 非线性Burgers模型参数辨识与验证 82
5.2.3 岩石蠕变模型参数选取 83
5.3 本章小结 84
第6章 水对粉砂质泥岩蠕变力学特性影响作用试验研究 86
6.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法 86
6.2 试验结果 87
6.3 干燥与饱水状态下岩石蠕变规律 89
6.3.1 岩石应变规律 89
6.3.2 岩石蠕变长期强度 90
6.4 干燥与饱水状态下岩石蠕变本构模型 90
6.4.1 Burgers蠕变模型与参数辨识 90
6.4.2 模型参数对比 91
6.4.3 Burgers模型参数意义 92
6.5 本章小结 93
第7章 粉砂质泥岩应力松弛特性试验与模型研究 94
7.1 线性材料蠕变与应力松弛的关系 95
7.2 试验方法及设备 96
7.3 试验结果 97
7.4 岩石应力松弛规律 99
7.4.1 应力松弛阶段 99
7.4.2 应力松弛特征 99
7.4.3 应力松弛速率 100
7.4.4 松弛残余强度 101
7.4.5 径向应变与体积应变 101
7.4.6 松弛模量 104
7.4.7 应力应变等时曲线 105
7.5 岩石应力松弛本构模型与参数辨识 106
7.5.1 应力松弛经验模型 106
7.5.2 元件模型的选取 107
7.5.3 西原模型与参数辨识 107
7.5.4 五元件黏弹性模型与参数辨识 110
7.5.5 两种元件模型对比研究 113
7.6 本章小结 114
第8章 挖方高边坡流变破坏机理研究 117
8.1 FLAC3D软件 117
8.1.1 FLAC3D简介 117
8.1.2 FLAC3D中的流变本构模型 119
8.2 工程概况 123
8.2.1 地形地貌 123
8.2.2 地层岩性 124
8.2.3 地质构造 125
8.2.4 水文地质条件 126
8.3 边坡模型的建立 126
8.4 边坡初始应力场 128
8.5 边坡开挖弹塑性数值模拟 130
8.5.1 应力场分析 131
8.5.2 位移场分析 134
8.5.3 塑性区分析 137
8.6 边坡开挖流变数值模拟 138
8.6.1 应力场分析 139
8.6.2 位移场分析 142
8.6.3 塑性区分析 146
8.6.4 监测点结果分析 147
8.7 本章小节 150
参考文献 151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