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中国基本分配制度

作者:裴长洪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10-01
开本: 32开 页数: 219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8.4(4.3折) 定价  ¥6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基本分配制度 版权信息

中国基本分配制度 本书特色

裴长洪、王震、孙婧芳*的《中国基本分配制度》从共享经济理念出发,对中国基本分配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本书首先以社会主义“按劳分配 ”原则的理论内涵、制度安排的演变为线索,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收入分配的论述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传统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安排的演变进行了梳理。其次,以按要素分配的思想演变为线索,对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以及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宏观分配格局和收入再分配的角度,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收入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
*后,本书详细分析了共享经济理念的提出、理论内涵和政策安排,并以此为框架对与全而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中国基本分配制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中国基本分配制度 内容简介

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尽管我国的分配制度是好的,但具体执行起来,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本书认为,收入分配的改善终究要以经济增长为前提,无论是拉丁美洲的经验还是发达国家的经验,都证明了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总体提高,有利于收入不平等的缩小,但已经形成的过大收入差距,必须经过触及既得利益格局的重大改革,才可能遏止并*终得以缩小。

中国基本分配制度 目录

**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分配的理论与制度演进**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收入分配的基本思想一 马克思关于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二 共产主义的两个阶段三 共产主义**阶段的“按劳分配”四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按需分配”第二节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收入分配制度的探索一 列宁、斯大林关于按劳分配的理论发展二 苏联计划经济时期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格局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之后对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探索一 积累与消费比例关系及统筹兼顾原则的形成二 按劳分配与工资等级制三 反对物质激励与分配领域中实际上的平均主义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探索一 重新确立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二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四 科学发展观与共享经济理念 第二章 西方经济学关于收人分配的理论综述**节 古典经济学的收入分配思想一 17—18世纪英国的经济结构二 配第的分配理论三 斯密的分配理论四 李嘉图的分配理论第二节 新古典学派的收入分配思想一 马歇尔的分配理论二 凯恩斯的分配理论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学对收入分配的理论研究一 结构主义学派的分配理论二 新古典学派的分配理论三 新自由主义的分配理论 第三章 国民收人的初次分配与宏观分配格局**节 收人分配制度的演进一 改革低效率分配制度的必要性二 初次分配制度的发展三 再分配制度的演进四 调节收入差距的制度五 宏观分配格局的调整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总体趋势一 基尼系数的变动趋势二 社会结构的变动趋势三 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原因第三节 城乡、区域和行业之间宏观分配格局的差异一 城乡间收入差距分析二 地区间收入差距分析三 行业间收入差距分析第四节 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变动趋势分析一 三大主体初次收入的分配格局变化二 三大主体可支配收入的分配格局变化三 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的变化 第四章 国民收人的再分配**节 收入再分配及其政策框架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再分配二 西方经济学中的收入再分配三 中国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变迁第二节 税收与收入再分配一 税收与收入再分配二 中国税制的演变及主要特征三 中国税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四 收入再分配中的税收政策第三节 公共支出收入再分配一 公共支出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二 中国的公共支出、转移支付与公共品提供三 公共支出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第四节 社会保险制度与收入再分配一 社会保险及其再分配效应二 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三 中国社会保险的制度特征及收入再分配效应第五节 完善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建议 第五章 共享发展新理念、新思路**节 共享发展的新理念一 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二 共享发展的理念三 实现共享发展的必要性第二节 共享发展理念下初次分配的新思路一 实行*低工资制度对提高劳动报酬的影响二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人力资本对提高劳动报酬的影响三 缩小地区差别的发展政策的作用四 缩小城乡差别的产业发展政策的作用第三节 共享理念下再分配的新思路一 社会保护与人力资本型社会投资二 精准扶贫与精准再分配的新思路三 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型服务业发展四 大力发展社会公益组织第四节 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政策的新挑战一 经济转型期的新挑战二 经济转型对收入分配状况的影响及政策调整 第六章 基本结论和政策含义 附录: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收人分配的论述及政策梳理附表1-1 “共同富裕”的提出附表1-2 重新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附表1-3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演进附表1-4 效率与公平下的再分配政策1——调节收入差距附表1-5 效率与公平下的再分配政策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基本分配制度 作者简介

裴长洪,男,1954年5月15日出生,福建闽侯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毕业(经济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长期从事国际贸易与投资、金融与服务经济领域的研究,其博士论文《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于2000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03年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求是》《人民日报》《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国际贸易》等重要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同时在国内外英文期刊发表英文论文十几篇,其中有两项研究成果获得原外经贸部颁发的研究奖项、一项研究成果于2008年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著作奖。1996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奖励,2005年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