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电工技术

作者:陈建军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21.6(7.2折) 定价  ¥3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电工技术 版权信息

电工技术 内容简介

《电工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根据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要求,参照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思路编写。本书采用模块式的编写方法,方便教师在不同教学时数的情况下选用内容,并且配合有实验和技能训练内容,体现了理实一体的教学思想。《电工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共分为基础知识篇和技能实训篇,基础知识篇又分为4个模块,分别是:模块1直流电路分析,模块2交流电路分析,模块3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与动态电路分析,模块4磁路、变压器与电动机。 《电工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单相正弦交流电路分析、三相交流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动态电路分析、变压器、交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电工测量技术等。 《电工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楼宇自动化专业及其他电工电子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成人学校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供电工电子技术人员参考。

电工技术 目录

前言基础知识篇模块1 直流电路分析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1 电路和电路模型1.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1.1.2 电路模型1.2 电路分析中的基本变量及欧姆定律1.2.1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1.2.2 电压及其参考方向1.2.3 欧姆定律1.2.4 电功率1.3 电路元件1.3.1 电阻1.3.2 电感1.3.3 电容1.4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4.1 电源有载工作1.4.2 电源开路1.4.3 电源短路1.5 电压源与电流源1.5.1 理想电压源1.5.2 理想电流源1.5.3 电压源模型和电流源模型1.6 基尔霍夫定律1.6.1 基尔霍夫定律--节点电流定律(KCL)1.6.2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回路电压定律(KVL)1.7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习题实验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与电位的测量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2.1 电阻串并联连接2.1.1 电阻的串联2.1.2 电阻的并联2.2 电阻三角形联结和星形联结的等效变换2.3 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及应用2.4 支路电流法2.5 节点电压法2.6 叠加定理2.7 戴维南定理习题实验验证戴维南定理模块2 交流电路分析第3章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分析3.1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3.2 正弦交流电的相关参数3.2.1 值3.2.2 周期、频率和角频率3.2.3 相位和相位差3.3 交流电的有效值3.4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3.5 纯电阻交流电路3.6 纯电感交流电路3.7 纯电容交流电路3.8 RL串联电路3.8.1 RL串联电路电压间的关系3.8.2 RL串联电路的阻抗3.8.3 RL串联电路的功率3.9 RLC串联电路3.9.1 RLC串联电路电压间的关系3.9.2 RLC串联电路的阻抗3.9.3 RLC串联电路的功率3.10 串联谐振电路3.10.1 谐振条件与谐振频率3.10.2 串联谐振的特点3.10.3 串联谐振电路的选择性和通频带3.10.4 调谐原理3.11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3.11.1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3.11.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习题实验荧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第4章 三相交流电路4.1 三相交流电源4.1.1 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4.1.2 三相四线制电源4.2 三相负载的星形联结4.2.1 连接方式4.2.2 电路计算4.2.3 不对称负载星形联结时中性线的作用4.3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结4.3.1 连接方式4.3.2 电路计算4.4 三相电路的功率习题实验三 相负载的星形联结 模块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与动态电路分析第5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5.1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分解5.1.1 非正弦周期信号5.1.2 傅里叶级数5.2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5.2.1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5.2.2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平均值5.2.3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平均功率5.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习题第6章 动态电路分析6.1 电路的过渡过程与换路定则6.1.1 过渡过程的产生6.1.2 换路定则6.2 稳态值与初始值的确定6.2.1 稳态值6.2.2 初始值6.3 RC电路的响应6.3.1 零输入响应6.3.2 零状态响应6.3.3 全响应6.4 RL电路的响应6.4.1 零输入响应6.4.2 零状态响应6.4.3 全响应6.5 三要素法习题实验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模块4 磁路、变压器与电动机第7章 变压器7.1 交流铁心线圈电路7.1.1 主磁通、漏磁通和主磁电感、漏磁电感7.1.2 铁心线圈的电流有效值、漏阻抗7.1.3 铁心线圈的伏安特性7.2 变压器的用途和基本构造7.3 单相变压器的工作原理7.3.1 空载运行和电压变换7.3.2 负载运行和电流变换7.3.3 变压器的阻抗变换作用7.4 单相变压器绕组的同极性端及其测定7.5 变压器的额定值7.6 自耦变压器7.7 仪用互感器7.7.1 电压互感器7.7.2 电流互感器习题实验单相变压器及自耦变压器的使用第8章 交流电动机8.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8.2 三相电流的旋转磁场8.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8.4 转差率、转子各量与转差率的关系8.4.1 转差率8.4.2 转子各量与转差率的关系8.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8.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8.7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8.7.1 直接起动8.7.2 减压起动8.8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和制动8.8.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8.8.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8.9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习题实验四 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第9章 直流电动机9.1 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9.2 直流电机的构造9.3 直流电动机的分类9.3.1 他励电动机9.3.2 并励电动机9.3.3 串励电动机9.3.4 复励电动机9.4 直流电机的型号和额定值9.5 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反转和制动9.5.1 起动9.5.2 调速9.5.3 反转9.5.4 制动习题技能实训篇第10章 电工测量技术10.1 电工测量的基本知识10.1.1 测量的定义10.1.2 电工仪表的分类及表面标记10.1.3 测量误差的分析10.2 万用表10.2.1 指针式万用表10.2.2 数字式万用表10.3 电桥10.3.1 直流单臂电桥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0.3.2 直流单臂电桥的使用10.4 绝缘电阻表10.4.1 绝缘电阻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0.4.2 绝缘电阻表的使用10.5 功率的测量10.5.1 单相功率的测量10.5.2 三相功率的测量10.6 电能的测量10.6.1 电度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0.6.2 电度表的接线10.7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10.7.1 示波器的使用10.7.2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10.7.3 晶体管交流毫伏表的使用习题实验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及测量误差的计算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