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篆刻

作者:杨晓
出版社:泰山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1-01
所属丛书: 阅读中华国粹
开本: 16开 页数: 165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12.0(4.3折) 定价  ¥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篆刻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1900591
  • 条形码:9787551900591 ; 978-7-5519-0059-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篆刻 本书特色

杨晓编著的这本《篆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系统地阐释了篆刻的相关文化。本书在“历史——文化”的综合视野下,又对各时代人们的生活情趣和心理境界作了具体探讨。它既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 本书是一本面向青少年的读物,希望广大青少年能够在阅读中了解中华国粹,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篆刻 内容简介

  篆刻是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工艺美术,不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而且还可以用于艺术欣赏。篆刻在许多领域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且已经成为国际性的艺术形式。  《篆刻/阅读中华国粹》共分四章,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的印章艺术,篆刻艺术的兴起及发展,篆刻艺术的技法,篆刻艺术的欣赏。

篆刻 目录

**章 中国古代的印章艺术
**节 商代的三玺
第二节 西周玺印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代玺印
第四节 秦印
第五节 汉印(含魏晋南北朝印章)
一、汉印的发展变化
二、汉印的艺术风格
三、汉印的制作工艺
四、汉代印章艺术兴盛的主要原因
第六节 唐、宋、元的印章
一、官印的变化
二、私印的变化
第七节 印章 的用途

第二章 篆刻艺术的兴起及发展
**节 明代文人篆刻艺术的兴起、发展
一、印材以石代铜,为解决"篆"与"刻"时的分离提供了条件
二、印谱、印论的繁荣,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
三、名家倍出,形成了许多流派
第二节 清代到现代篆刻艺术的发展

第三章 篆刻艺术的技法
**节 篆法
一、识篆
二、写篆
第二节 章法
一、印章字序
二、章法的基本规律
三、章法常见弊病
第三节 刀法
一、执刀
二、运刀法
三、用刀的技巧
四、中锋、侧锋
第四节 印款技法
一、刻边款
二、拓边款
第五节 钤印
第六节 临摹与创作
一、临摹
二、创作
第七节 篆刻家的修养
一、文字学的修养
二、书法艺术的修养
三、绘画艺术
四、其他文学艺术的修养
第八节 工具、材料、参考书
一、工具
二、材料
三、工具书

第四章 篆刻艺术的欣赏
**节 篆印的品类
一、官印
二、私印
三、花押
四、鸟虫书印
五、吉语印
六、闲章
七、斋馆印
八、收藏印
九、肖形印
十、肖像印
第二节 篆刻的文字美
一、线条美
二、结构美
第三节 章法、字法、篆法和刀法的艺术效果
一、章法
二、字法
三、篆法
四、刀法
第四节 面目与风格
第五节 篆刻艺术的境界
第六节 边款艺术的欣赏
第七节 日本现代篆刻欣赏
后记
展开全部

篆刻 节选

  《篆刻/阅读中华国粹》:  第三节春秋战国玺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发生着剧烈的变革,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小国林立,外交活动频繁,奴隶制瓦解,封建生产关系的建立,土地私有制导致宗法制度和宗族关系的崩溃,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社会的深刻变化需要一种代表权力、昭示信用的印信出现。  因此,印章在商周徽识的基础上衍生出具有权力、昭信的功能。由于经济的发展,手工业渐趋发达,玺印的用途也逐渐扩大,制作出很多玺印。这些玺印大多和战国铜器上的铭文结合,其中也许有春秋时代的,很难分辨。在战国时,除秦国用的籀文外,其他六国的文字各不相同,好多玺印中的文字难以解读。但从这些玺印的印形、文字的安排中,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性,反映了战国时代思想活跃的生动局面。  战国时代五光十色的玺印,真是美不胜收。下面粗略地归纳一下其特征:(一)印形:方形、长方形、圆形、矩形、不规则形、三角形等。  (二)边框:有“口”字形、“日”字格、“田”字格、圆框加方框、方框加圆框、“亚”字形等等。  (三)印文:有白文、朱文、朱白相间文。  (四)印文布局:字有长有短、有高有低、有疏有密、有大有小,有挪让、有呼应,配合极为自然;有的图文结合,有的富有装饰。  (五)图画印:依印写形,线条简练,神态栩栩,图案流动,惟妙惟肖。  这些玺印,在艺术上表现出争奇斗艳的手法和风格,可以想见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智慧和朴素的审美观。  第四节秦印秦印即秦统一中国后的官私玺印。“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以后,在政治等各方面进行了改革。战国时,由于各国的文字不统一,因此要统一政令就极不方便。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等整理文字,力求简洁、易认;制定了“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这种文字,外形基本上是方的,笔划是圆转的。它**次把汉字在结构上定型,固定了部首、偏旁。由于玺印基本上是方的,为了制造玺印的方便,又定出一种专门用字叫“摹印篆”,以便以圆适方。秦以前无统一印制,“人臣皆以玺玉为印,龙虎为钮”(唐·宋佑《通典》),比较自由。当时官印除印面上刻有官职外,印体上没有级别高低的标志。秦灭六国后,印章作为权力象征的作用突出了,对玺印的名称也作了规定,天子用的叫“玺”,其材用玉;臣民用的叫“印”,用铜材。从此开始以印式、印材、称谓作为区分官职高低的标志。这种玺印的改革是在文字改革的轨道上进行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秦始皇在位时间不长(公元前221—前207年),所以这时的印章艺术尚不成熟,它只是在战围玺印与汉印之间架起了一座过渡的桥梁。  ……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