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机械原理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283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28.3(7.3折) 定价  ¥38.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机械原理 版权信息

机械原理 本书特色

本书从内容和体系上与传统的机械原理教材有很大不同,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时代先进性。本书主要内容依次为:机械系统(或产品)的设计过程(第1章),常用机构的类型、构成特点、功能及应用(第2章),连杆机构的传动特性与构成分析(第3章),连杆机构综合与运动分析(第4、5章),凸轮机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第6章),齿轮机构设计、轮系构成、运动分析与应用(第7章),刚性转子与机构的平衡设计(第8章),机构的动力分析(第9章),机械系统(包括轮系)效率的计算方法及效率与自锁的关系(第10章)。书后附有机构运动与动力分析程序简介及机械原理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此外新版还增加了中文索引。

机械原理 内容简介

韩建友、邱丽芳编著的《机械原理》在内容和体系上与传统的机械原理教材有很大不同,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时代性。本书主要内容依次为:绪论(第1章),机构基础知识概述(第2章),连杆机构的传动特性及构成分析(第3章),连杆机构综合(第4章),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第5章),凸轮机构设计(第6章),齿轮系(第7章),平衡(第8章),动力分析(第9章),机械系统的效率(第10章)。本书每章前增加了重点内容简介,章末增加了小结内容,还增加了习题与思考题;书后附有机构运动与动力分析程序简介、机械原理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和中文索引。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各专业的教学用书及非机械类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机械原理 目录

前言第1章绪论11机构和机器12设计过程13用于设计的其他方法14多解15人机工程学16工程报告17本课程的内容18本章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2章机构基础知识概述21构件、运动副和运动链22机构的自由度221构件的自由度222平面机构的自由度223空间机构的自由度23机构和结构24反例25实际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26常用机构简介261间歇运动机构262其他机构263组合机构264微机构和柔性机构27本章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3章连杆机构的传动特性及构成分析31运动特性311Grashof条件312极限位置313急回四杆机构32压力角、传动角与机构的死点位置321压力角和传动角322机构的死点位置33连杆机构变换331构件或运动副变换  332机架变换34平面连杆机构的构成分析341基本杆组构成342基本杆组分析35本章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4章连杆机构综合41引言42综合43函数、轨迹和运动生成44尺寸综合441图解法442解析法*45急回机构设计451急回铰链四杆机构设计452急回六杆机构设计453急回曲柄滑块机构设计46连杆曲线47本章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5章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51引言机 械 原 理目录52坐标系53点的位置54速度的定义及图解分析方法541速度瞬心的定义及确定方法542用瞬心进行机构的速度分析543滑动速度55加速度的定义及图解分析方法56机构运动分析的解析法561矢量环法562杆组法563杆组法分析建模示例57本章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6章凸轮机构设计61引言62凸轮机构术语621从动件运动的形式622运动副的封闭形式623从动件的形式624凸轮的形式625运动约束的形式626规划运动的类型63svaj运动线图64双停凸轮设计——svaj函数的选择641凸轮设计的基本定律642简谐运动643组合函数644双停凸轮的SCCA函数645多项式函数646多项式函数在双停凸轮设计中的应用65单停凸轮设计——svaj函数的选择66关键路径运动67凸轮尺寸的确定——压力角和曲率半径671压力角——滚子从动件672初始圆半径的选择673倾翻力矩——平底从动件674曲率半径——滚子从动件675曲率半径——直动平底从动件68本章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7章齿轮系71引言72摩擦传动73齿轮啮合的基本定律731渐开线齿形732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733渐开线齿轮传动中心距的可变性734间隙74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741齿轮轮齿的基本术语和符号742基本参数743标准齿轮的几何尺寸744美国标准齿轮介绍75正确啮合条件与重合度751正确啮合条件752重合度76干涉与根切761变位圆柱齿轮传动的原理和分类762变位齿轮传动的应用和变位系数的选择77斜齿轮771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的齿面形成772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773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传动78齿轮类型781直齿轮、斜齿轮和人字齿轮782蜗杆和蜗轮783齿条和齿轮784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785非圆齿轮79轮系791轮系的分类792轮系传动比计算793轮系的应用794轮系的设计710轮系应用实例简介7101回归复合轮系变速器7102行星轮系变速器7103差速器711本章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8章平衡81引言811机械平衡的目的812机械平衡的分类82静平衡821图解法822解析法83动平衡831图解法832解析法84连杆机构的平衡841质量代换法842连杆机构惯性力的完全平衡843机构惯性力的部分平衡法85平衡对振动力和铰链力的影响86平衡对输入转矩的影响87不平衡量的测量与校正871静平衡872动平衡873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和平衡品质88本章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9章动力分析91引言92牛顿求解方法93纯转动件94四杆机构的力分析95四杆曲柄滑块机构的力分析96连杆机构力分析的能量方法97机械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及运动方程式的建立与求解971等效动力学模型972机械运动方程式的建立973机械运动方程式的求解98机械系统功率平衡的动力学设计981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982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983飞轮设计99实际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910本章小结习题与思考题第10章机械系统的效率101机械系统的效率的计算102轮系的效率103机械效率和自锁104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105本章小结习题与思考题附录附录一机构运动与动力分析程序简介附录二重要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表索引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