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原生艺术-3

原生艺术-3

作者:金宝桢撰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93页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56.2(7.2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原生艺术-3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7126404
  • 条形码:9787567126404 ; 978-7-5671-2640-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原生艺术-3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内首本综合性的介绍原生艺术的书,内容涉及原生艺术观点、艺术家特别推荐、跨学科探索、新发现、故事、资讯、图书推荐等七个板块,从介绍世界知名原生艺术家、国内文化学者谈原生艺术的文化机理,到著名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分析原生艺术发展现状,介绍原生艺术的新生力量、故事、资讯、图书等,向艺术爱好者全方位立体地还原了原生艺术*本真的面貌,书中更有原生艺术*前沿、*权威、*鲜、*丰富的各类信息。

原生艺术-3 内容简介

《原生艺术3》在众多艺术界人士的关心和关注下,迎来了它的第三个“生日”。这一辑相较前两辑有了较大的突破。 在“艺术家特别推荐”中,著名策展人、作家,瑞士洛桑市原生艺术馆前馆长露西安娜·佩瑞女士连发两文,向读者介绍了两位有影响力的原生艺术家——非洲创作家阿达·奥可和美国艺术家朱迪斯·斯科特。通过露西安娜·佩瑞女士对这两位艺术家个人经历及其艺术特色的阐述与分析,读者能清晰地感受到原生艺术这种消弭了地域性、跨越了时间性、突破了固有创作形式的艺术,它极具本真之美。 在“跨学科探索”中,中国著名社会学家,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大学终身教授邓伟志先生专门赠文,向读者分享了他所理解的原生艺术,他认为原生艺术体现的是创新,绘画者将创作看成是乐趣和享受,是一种化弱为强的能力,其从事艺术创作的初心十分珍贵。 在“原生艺术观点”中,我们以原文呈现的方式,收录了中法艺术家畅谈原生艺术与界外艺术,也收录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国际原生艺术大会上多位界外艺术收藏家、高级策展人的观点。其中颇具影响力的人物有: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李山、法国里昂界外艺术双年展BHN组委会主席吉·达勒维、悉尼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柯林·罗德斯、美国华盛顿国家艺术馆高级策展人林恩·库克、德国海德堡普林茨霍恩收藏馆馆长托马斯·罗斯科等。这些著名艺术家、学者、高级策展人纷纷为原生艺术发声,表明原生艺术在世界上已经迎来了美好的发展时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辑中,主编提出了一个极具前瞻性的观点——中国原生艺术后时代的特殊艺术语言风格已经成形,并且正在不断向外扩散。它影响了目前的中国当代艺术界,其浓烈的人文色彩和对个性化创作的强调,使之广受艺术界的认可。 本辑的资讯内容有了大幅度地增加,这很好地向读者传递了原生艺术在国际国内的发展面貌。此外,这本图书一贯沿用的整体设计风格和开本形式也越来越得到同行的首肯。《原生艺术2》已经在第九届华东地区书籍装帧设计双年展上斩获整体设计一等奖。 令人振奋的是,本辑图书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国外原生艺术机构的高度关注,瑞士艺术界派专人已经将杂志带往了日内瓦*的艺术书店,这也给了我们增加了不少信心。相信随着原生艺术在中国即将迎来它的鼎盛时代,《原生艺术》的价值将得到不断地彰显。

原生艺术-3 目录

原生艺术观点 中法两国艺术家接受雅昌艺术网站采访:畅谈原生艺术与界外艺术 李山等 墨尔本国际原生艺术大会与会者发言摘选 柯林·罗德斯等 艺术家特别推荐 阿达·奥可的笛子 露西安娜·佩瑞 朱迪斯·斯科特和她神奇的蚕茧 露西安娜·佩瑞 跨学科探索 高度在下层——对特殊群体的特殊关怀 邓伟志 现象学:与原生艺术新视角 曲晓蕊 新发现 凤英的世界 张天志 品方的一片净土 郭海平 故事 兰西原生艺术馆:中国原生艺术的首栖之地 农雪玲 资讯 《原生艺术:界外者艺术起源》首发式在上海书城举行 原生艺术高峰论坛在昆山千艺园举行 法中两国界外艺术家首度中国联展 绘素计划 中国首家原生艺术馆在兰西揭牌 贾维斯·卡克帮助英国**家素人画廊正式运营 2016年中荷原生艺术交流展 图书推荐 《中国界外艺术家》
展开全部

原生艺术-3 相关资料

在美国,职业艺术家与局外艺术家之间的交叉贯穿了整个20世纪。在历史上,这种共生关系经常发生变化,不同地点不同时间都会得到迥异的解释,这得视情况而定,也就是说,他们有着文化、地理与历史的特异性。 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这一情况的分水岭。随着局外人艺术领域的整体化与职业化,局外艺术家的作品转移到了专业机构或博物馆的策展部门(然而在这之前,这样的作品就已在现当代艺术的掩护下广泛进入了公共领域)。专注局外艺术家作品的音乐会、商业画廊、收藏家、策展人、批评家、艺术博览会以及杂志逐渐活跃。一个类似并仿照当代主流艺术界根基的独立艺术世界出现了。 然而假如单单以视觉观察为基础的话,多数情况下是很难将自学者的作品与职业艺术家有意创作的作品区分开来的。主流艺术界马上发出呼吁,要求消除所有分类标签,从而根除所有种类的区别,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类似的游戏场所,所有人都可以平等地毫无限制地参与其中。显然,处于主流之中的人们——批评家、理论家、策展人以及艺术家——一直在不断地发出这样的呼吁。相比之下,刚刚职业化的局外人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却试图提炼、阐明它的内部结构,筑起围墙,强化边界,固守它的差别,简言之就是关注它的不同之处。在局外艺术家初露端倪的20世纪70年代早期,就存在着与分类学、分级制度以及界线相关的争论。这些必要的争论时至今日仍然继续着。 ——林恩·库克,美国华盛顿国家艺术馆高级策展人,纽约迪亚艺术基金会主任(1990—2008);第十届悉尼双年展艺术总监(1994—1996) 近百年来,我们只是从美学角度欣赏所谓的界外艺术——由未受职业艺术教育的人们创作的独特艺术作品。 来自法国和德国的精神病医生开创性地发掘了这类作品,职业艺术家,尤其是超现实主义者随即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艺术家让·杜布菲对此产生了新的兴趣,并提出了原生艺术的概念,又激起了同行艺术家们的兴趣。不过直到20世纪70年代,当“界外艺术”这个词被创造出来时,第一批专注于这一“反艺术”的商业画廊才开办起来,欧美的当代艺术界才开始展出这类作品。从那时起,界外艺术稳步地普及开来,而且不仅仅局限于西方世界。 最近一次对界外艺术产生兴趣的*是2013年第85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马西米利亚诺·吉奥尼将经典的现代、当代与界外艺术混合进行展出。 下一步是什么?“界外艺术”这个词会过时吗?这些艺术作品进入到更宽泛的艺术界和艺术市场后是不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呢?面对这类作品,我们该意识到怎样的危险和伦理问题呢? ——托马斯·罗斯科,德国海德堡普林茨霍恩收藏馆馆长 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1907年马塞尔·瑞哈编著的《精神病人中的艺术》,以及由莫根塔勒于1921年编著的《一个精神病艺术家》和普林茨霍恩于1922年著的《精神病人的艺术作品选》的相继出版是原生艺术进入公众视野的一个开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杜布菲提出“原生艺术”的概念,使原生艺术开始以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艺术形态进入到文化艺术领域。1984年丹托著的《艺术的终结》和贝尔廷著的《艺术史终结了吗?》是第一次原生艺术革命与第二次原生艺术革命的分水岭。 与第二次原生艺术革命相比,第一次原生艺术革命的时代背景是两次工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原生艺术革命发挥的作用主要局限于西方艺术领域内部,它解决的问题主要针对的是艺术自身发展的问题。第二次原生艺术革命的时代背景是现代文明进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后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社会。进入到这一历史阶段时,人与自然的分裂出现了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人的精神也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危机。这时,人们一方面迫切期待找到回归自然的路径,另一方面也迫切希望找到一种能够被公众广泛接受的人文关怀方式。原生艺术正是在这种严峻的现实面前开始引起了欧美和亚洲文化界和精神医学界的关注。第二次原生艺术革命与第一次原生艺术革命相比有以下三个较大的区别:第一是原生艺术革命的背景不同,第二是原生艺术革命的目标和使命不同,第三是原生艺术革命的范围不同。也就是说,第二次原生艺术革命是在后工业革命背景下人的精神健康受到普遍威胁时出现的对原生艺术的全球性的关注,这一次的原生艺术革命是跨越艺术领域的全球性的文化精神革命。 ——郭海平, 中国艺术家,南京天成艺术中心社区原生艺术工作室创办人

原生艺术-3 作者简介

张天志1989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设计系,中国原生艺术的重要推手。现任上海大学出版社副社长、艺术总监,中国版协艺委会常委、上海版协书籍设计委员会副主任。主要著作有《互动——张天志和周惠明的艺术》、《素描人物头像教程》、《美术考生》、《上海家庭室内装潢精选》、《初学水粉画》,主编《原生艺术》、《原生艺术2》、《喀什麦盖提刀郎画乡原生农民艺术作品》、《活用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以及“金牌美术基础教材系列”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