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扬州评话发展史及海外影响

扬州评话发展史及海外影响

作者:肖淑芬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11-01
开本: 32开 页数: 512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96.8(7.5折) 定价  ¥12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扬州评话发展史及海外影响 版权信息

扬州评话发展史及海外影响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评话的*新研究成果,全书对扬州评话的发展历史,从表演、流派、书目、书场、听众等多个维度进行宏观的梳理和微观的学术透视,同时关注了扬州评话的海外影响,通过搜集与整理其海外影响的轨迹与成就,完成了扬州评话传播史的研究。全书材料丰富,视域宽阔,学术见解深刻,在多个方面有突破意义。

扬州评话发展史及海外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评话的*新研究成果,全书对扬州评话的发展历史,从表演、流派、书目、书场、听众等多个维度进行宏观的梳理和微观的学术透视,同时关注了扬州评话的海外影响,通过搜集与整理其海外影响的轨迹与成就,完成了扬州评话传播史的研究。全书材料丰富,视域宽阔,学术见解深刻,在多个方面有突破意义。

扬州评话发展史及海外影响 目录

导 论
**章 扬州评话的历史发展
  **节 中国说唱史简约回顾
    一 古代职业说唱的渐进
    二 唐宋民间说讲的兴盛
    三 明清区域评话的兴起
  第二节 扬州评话史发展纲要
    一 奠基:柳敬亭的艺术丰碑
    二 推进:300年的曲折进步
    三 发展:新中国的多维成就
第二章 扬州评话的基本形态
  **节 说讲的艺术
    一 简约的形式:服装与道具
    二 地方的风情:方言与俚俗导 论
**章 扬州评话的历史发展
  **节 中国说唱史简约回顾
    一 古代职业说唱的渐进
    二 唐宋民间说讲的兴盛
    三 明清区域评话的兴起
  第二节 扬州评话史发展纲要
    一 奠基:柳敬亭的艺术丰碑
    二 推进:300年的曲折进步
    三 发展:新中国的多维成就
第二章 扬州评话的基本形态
  **节 说讲的艺术
    一 简约的形式:服装与道具
    二 地方的风情:方言与俚俗
    三 灵动的表达:场面与角色
  第二节 评论的功能
    一 评论的维度
    二 评论的意义
第三章 扬州评话的艺人队伍
  **节 个体培养
    一 传统培养模式
    二 新型招生模式
  第二节 群体发展
    一 三皇会神位图的艺术定位
    二 传授系统的建立及其意义
第四章 扬州评话的艺术风貌
  **节 语言:灵动多变
    一 方言、官白、私白,自由流转
    二 方口、圆口、泼口,跌宕起伏
  第二节 表演:以微见著
    一 动作:画龙点睛
    二 口技:惟妙惟肖
  第三节 节奏:紧慢起落
    一 关子:有序进出
    二 形式:不拘一格
第五章 扬州评话的重要流派
  **节 王派《水浒》
    一 说表:细而不繁
    二 人物:丰润铺展
    三 语言:雅俗相融
  第二节 康派《三国》
    一 神韵舒放
    二 形韵雅致
    三 理韵通达
  第三节 龚门《清风闸》
    一 一线穿心:“串珠”式结构
    二 美丑对照:“辣子”型人物
    三 假托之举:亦庄亦谐的风格
第六章 扬州评话的书目积累
  **节 传统书目
    一 传统书目整理
    二 主要书目简况
  第二节 现代书目
    一 20世纪50~60年代的编创书目
    二 20世纪70~80年代的编创书目
    三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编创书目
第七章 扬州评话的话本整理
  **节 评话与话本的区别
    一 口头性与书面性
    二 变化性与固定性
    三 现场性与离场性
  第二节 话本整理的成果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尝试
    二 **次整理高峰
    三 第二次整理高峰
  第三节 话本整理的范式
    一 原生态整理
    二 双向性整理
    三 整合性整理
    四 改编性整理
第八章 扬州评话的书场变迁
  **节 书场的历史演变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书场
    二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的书场
    三 改革开放后的书场
    四 书场的格局
  第二节 书场的经营方式
    一 收银
    二 售票
    三 免费
第九章 扬州评话的海外影响
  **节 扬州评话的国际交流
    一 扬州文化的开放胸襟
    二 扬州评话的海外足迹
  第二节 丹麦学者易德波与扬州评话
    一 缘起:扬州方言的引力
    二 聚焦:扬州评话的魅力
    三 特点:学术思维的张力
  第三节 俄国学者李福清与扬州评话
    一 在民间文学传统中观照扬州评话
    二 在国际表演艺术中论说扬州评话
    三 在相关类别比较中研究扬州评话
  第四节 丹麦摄影师罗爱德的“扬州影像”
    一 “扬州影像”的分类
    二 “扬州影像”的特点
  第五节 美国作家赛珍珠与中国说书
    一 说书的陶冶积淀
    二 说书的理论探究
    三 说书的艺术追求
第十章 扬州评话的听众旨趣
  **节 “捧大碗”:个人期待视域的审美预期
    一 审美经验的储备
    二 艺术评价的介入
  第二节 “铁门槛”:公共期待视域的审美高度
    一 “宽”与“严”的引导取向
    二 “水”与“船”的制约关系
第十一章 扬州评话的传承举要
  **节 近年的基本现状
    一 影响因素
    二 式微态势
  第二节 传承的法律保障
    一 “非遗”的法律保护
    二 “非遗”的民间推动
  第三节 传承的多维途径
    一 专业与业余:人才养成
    二 书场与听众:与时偕行
    三 书目与创作:多类并举
    四 整理与研究:稳步推进
第十二章 扬州评话艺人访谈录
  **节 访老艺人
  第二节 访在职者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扬州评话当代艺人表演照片
附录二 扬州评话当代书场照片
附录三 课题研究掠影
后 记 信息
展开全部

扬州评话发展史及海外影响 作者简介

肖淑芬,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1955年5月19日生, 辽宁省沈阳市人。1982年1月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 1989年至199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修完硕士研究生课程,199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在辽宁高校任教20年,2001年调入扬州大学。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西方文学、诺贝尔文学、女性文学。 杨肖,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北京语言大学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联合培养的文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与艺术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