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技师至上与层层保障-澳大利亚教师教育研究

技师至上与层层保障-澳大利亚教师教育研究

作者:赵凌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342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0.2(5.5折) 定价  ¥73.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技师至上与层层保障-澳大利亚教师教育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67281
  • 条形码:9787516167281 ; 978-7-5161-6728-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技师至上与层层保障-澳大利亚教师教育研究 本书特色

赵凌博士的这本《质量至上与层层保障--澳大利 亚教师教育研究》对澳大利亚的教师教育发展进行了 研究。澳大利亚的教师教育在历经200余年不断借鉴 国外先进教育理论、结合自身国情加以利用的过程中 ,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已跻身世界教师教育的前列 。其多样性的教师专业标准架构、颇具特色的教师职 前教育实践、程序严密的教师教育认证机制、较为完 备的教师入职教育制度以及卓有成效的教师职后*新 教育体系,都为澳大利亚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 的保障,*为该国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奠定了良 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的改进与完善提 供了有益的借鉴。

技师至上与层层保障-澳大利亚教师教育研究 内容简介

澳大利亚的教师教育在历经200余年不断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论、结合自身国情加以利用的过程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已跻身世界教师教育的前列。其多样性的教师专业标准架构、颇具特色的教师职前教育实践、程序严密的教师教育认证机制、较为完备的教师入职教育制度以及卓有成效的教师职后更新教育体系,都为澳大利亚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更为该国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的改进与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技师至上与层层保障-澳大利亚教师教育研究 目录

**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  相关概念界定    (一)教师职前教育、入职教育与职后更新教育    (二)教师教育  四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五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第二章  澳大利亚教师教育的发展历史  一  萌芽期(1788—1850)    (一)新生代教育的兴起及其对教师的需求    (二)导生制与短期培训班  二  初创期(1850—1880)    (一)初级师范学校的创建    (二)州立师范学院的建立  三  演化期(1880—1914)    (一)“主辅制”实践    (二)经济危机前后的教师教育    (三)各州师范学院的相继建立或重建  四  成型期(1914—1930)    (一)高校中的教师培养    (二)各地教师专业性的职前培训  五  停滞期(1930—1950)    (一)专业性的职前培训裹足不前    (二)培训理念趋于保守    (三)教师教育课程发展滞缓    (四)培训部门缺乏积极态度  六  改革发展期(1950年以后)    (一)高等教育学院问世    (二)教师教育大学化  七  澳大利亚教师教育发展轨迹分析第三章  澳大利亚的教师专业标准  一  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背景    (一)国外“教师专业标准”潮流的推动    (二)澳大利亚教育界观念的变化  二  教师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    (一)关于教师的专业地位理论    (二)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理论  三  教师专业标准的国家框架    (一)性质界定    (二)基本架构  四  各州的教师专业标准解析    (一)维多利亚州教师专业标准    (二)昆士兰州教师专业标准    (三)新南威尔士州教师专业标准    (四)南澳大利亚州教师专业标准    (五)西澳大利亚州教师能力框架  五  澳大利亚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分析第四章  澳大利亚的教师职前教育  一  教师职前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教师职前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    (二)教师职前教育与教师个性发展  二  教师职前教育的途径与课程    (一)教师职前教育的途径    (二)教师职前教育课程学制的争论    (三)各州各地区高校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概况    (四)各类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结构举要    (五)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的实施  三  教师职前教育中的教学实习    (一)教学实习的时间要求    (二)教学实习的结构    (三)教学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四  新教师对职前教育的评价    (一)对职前教育效益的总体感受    (二)对职前教育课程的分类估值  五  澳大利亚教师职前教育实践的剖析第五章  澳大利亚的教师教育认证机制  一  教师教育认证的历史背景及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教师教育认证的历史背景    (二)教师教育认证的理论基础    (三)教师教育认证的实践基础  二  澳大利亚各地的教师教育认证实践    (一)昆士兰州的教师教育认证    (二)维多利亚州的教师教育认证    (三)南澳大利亚州、塔斯马尼亚州的教师教育认证    (四)西澳大利亚州与新南威尔士州的教师教育认证    (五)北部地区的教师教育认证  三  国家认可框架体系下的现行教师教育认证机制    (一)认证的主要标尺    (二)认证的条件    (三)认证过程的要素    (四)国家认可框架体系下的各地做法列举  四  澳大利亚教师教育认证的发展趋势——建立国家认证体系    (一)实行国家认证的益处    (二)关于国家认证体系的原则、过程与管理    (三)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的国家认证标准    (四)关于国家认证框架的制定过程    (五)教师职前教育认证国家模型  五  澳大利亚教师教育认证机制特点的解读第六章  澳大利亚的教师入职教育  一  教师入职教育的本质内涵与理论基础    (一)入职教育的含义    (二)教师入职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  教师入职教育的基本架构    (一)教师入职教育的目标所在    (二)教师入职教育的实施原则    (三)教师入职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  新教师的需求与有效入职教育的特征    (一)新教师的需求    (二)有效入职教育的特征  四  有效入职教育的途径    (一)“超前”实施    (二)行政力倡    (三)校本主导  五  有效入职教育的策略    (一)为新教师配置指导者    (二)量身定制“教学任务”    (三)因“段”制宜因需调适  六  入职教育的保障    (一)入职教育的管理与设计模型    (二)入职教育的评估    (三)入职教育的经费及时间保障  七  案例:“飞翔的起点”——昆士兰州新教师入职教育  八  澳大利亚教师入职教育的特色分析第七章  澳大利亚的教师职后更新教育  一  教师职后更新教育的概念与社会历史背景    (一)教师职后更新教育的内涵    (二)教师职后更新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  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    (一)教师职后更新教育的理论渊源    (二)教师职后更新教育的实践意义  三  教师职后更新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一)教师职后更新教育的目标追求    (二)教师职后更新教育的基本原则  四  教师职后更新教育的实施形式    (一)校本教育与“会议培训”    (二)高校的学历(学位)教育    (三)中小学与高校合作进行的非学历职后更新教育    (四)各类职后更新教育的教师参与度  五  教师职后更新教育的一般内容    (一)课堂教学课程    (二)学校管理课程    (三)特定课程    (四)校本课程  六  教师职后更新教育的优化实施策略    (一)优异教学计划    (二)教育主体互动  七  职后更新教育诸要素与中小学教师的需求    (一)职后更新教育目标设置与中小学教师的期望    (二)职后更新教育领域与中小学教师的兴趣    (三)职后更新教育的方式与中小学教师的倾向  八  教师职后更新教育的政府财政保障    (一)学校定向资助    (二)项目定向资助  九  教师职后更新教育的行动计划    (一)高质量教师行动及专门项目行动    (二)联邦高质量教师计划政策  十  案例:昆士兰州教师职后更新教育框架  十一  澳大利亚教师职后更新教育实践的透视第八章  结语  一  澳大利亚教师教育的主要特征    (一)如影随形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丝丝入扣于教育发展的规律    (三)教师职前教育的严格性    (四)教师入职教育与职后更新教育体系的相对完备性    (五)教师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同步性  二  澳大利亚教师教育的实施成效    (一)促进了中小学教师的角色胜任    (二)推进了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推动了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流动  三  澳大利亚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展望    (一)教育资源整合的困难与行政介入的积极化    (二)教师流动的受限与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认证的全国化    (三)教师发展需要的偏离与教师教育过程的实践化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技师至上与层层保障-澳大利亚教师教育研究 作者简介

赵凌,女,1980年生,浙江杭州人,本科、硕士就读于杭州师范大学,博士就读于浙江大学,先后获教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迄今已在《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高教探索》、《教育与经济》、《教育评论》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