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龙窖山千家峒

龙窖山千家峒

作者:奉恒高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7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0.6(4.9折) 定价  ¥4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龙窖山千家峒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5137008
  • 条形码:9787105137008 ; 978-7-105-13700-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龙窖山千家峒 本书特色

    千家峒是瑶胞先辈们用智慧和m汗创建的世外桃源,也是全球300多万瑶族同胞向往的圣地。千百年来,瑶族同胞前仆后继地寻找千家峒,均未解开这个历史之谜。     20世纪中期,瑶学研究工作者也参加了寻觅千家峒的行列。中南民族学院讲师宫哲兵经过艰苦的考察,确认湖南省江永县大远乡(1987年更名为千家峒瑶族乡)为千家峒,并冈此引发了研究瑶族千家峒的高潮。研究文章不断见诸报刊,观点也不尽相同。有的认为瑶族千家峒在山东境内,有的认为瑶族千家峒在浙江会稽山内,有的认为在洞庭湖与幕阜山之间,有的认为在广两灌阳县内,有的认为在都庞岭境内的道县、灌阳、江永之问,等等。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所以当时著名辛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题词日:“瑶胞寻根千家峒,史实有待百家争。”费老先生的题词更加激励着人们去寻找瑶族千家峒。李本高通过上下求索,在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干部群众的帮助下,通过实地考察,于21世纪初,在湖南省临湘市找到了瑶族早期千家峒  龙窖山干家峒。     2001年9月,广两瑶学学会委托湖南省临湘市委、市政府在临湘市召开r“瑶族历史重大问题学术研讨会”。北京、武汉、广两、广东、云南、贵州、湖南等地的瑶学专家、学者和瑶族老干部、民族工作者四l‘余人,以及临湘市龙窖山瑶族千家峒考察组的部分成员与会。会议听取了龙窖山瑶族千家峒考察报告和许多学者的有关论文,并赴龙窖山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务虚与务实相结合和深人讨论,与会者认为龙窖山是宋以前(含宋代)瑶族早期千家峒。     确立龙窖山为瑶族早期千家峒已过去了十余年,但龙窖山瑶族千家峒仍是“处在深山人不知”。有关领导希望我们编撰·本小册子,详细介绍龙窖山瑶族千家峒。为此,我们搜集了近几年有关确立龙窖山为瑶族千家峒的论文、文章及龙窖山考察报告等资料,汇编成册,定名为《龙窖山千家峒》。企望本书能帮助人们了解、认识瑶族早期千家峒——龙窖山千家峒。

龙窖山千家峒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四章,内容包括:千家峒在瑶族历史中的地位、瑶族与千家峒的关系、龙窖山与瑶族历史等。

龙窖山千家峒 目录

**章 千家峒在瑶族历史中的地位  一、瑶民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二、瑶胞寻根千家峒  三、瑶族史学研究者寻觅论证千家峒第二章 瑶族与千家峒的关系  一、瑶族“千家峒”故地  二、瑶族迁徙与千家峒  三、瑶人千家峒  四、瑶族南迁入湘**站一龙窖山千家峒  五、关于千家峒问题(摘录)第三章 龙窖山与瑶族历史  一、龙窖山自古以来就是瑶族先民的祖居地  二、龙窖山是瑶族反抗斗争的重要基地  三、瑶人出世武昌府  四、龙窖山是瑶族南迁“漂洋过海”的终点  五、龙窖山是瑶族入湘后南迁的起点  六、龙窖山瑶族与“漂洋过海”  七、龙窖山瑶族“漂洋过海”与《评皇券牒》  八、龙窖山与瑶族《盘王大歌》  九、龙窖山瑶族迁徙中的千家峒  十、龙窖山是瑶族早期千家峒第四章 龙窖山瑶族遗迹  一、龙窖山瑶族石文化  二、龙窖山瑶族遗风  三、龙窖山瑶族原始宗教附录一龙窖山瑶族千家峒考古  附录1-1  湖南省临湘市龙窖山古文化遗址调查简报  附录1-2  湖南省临湘市龙窖山石窝及其周围石冢、土坑、砖室墓发掘简报  附录1-3  湖南省临湘市龙窖山遗址箭杆山及周边堆石遗存调查与实测简报  附录1-14  湖南省临湘市龙窖山遗址箭杆山及周边石屋居址调查简报  附录1-5  湖南省临湘市龙窖山遗址岩洞调查简告  附录l-6  龙窖山“楚府”碑刻考释附录二龙窖山千家峒认定意见书后记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