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长江三峡工程水文泥沙观测与研究

长江三峡工程水文泥沙观测与研究

作者:曹广昌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3-31
开本: 大16开 页数: 984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360.0(7.2折) 定价  ¥50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长江三峡工程水文泥沙观测与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393920
  • 条形码:9787030393920 ; 978-7-03-039392-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长江三峡工程水文泥沙观测与研究 本书特色

《长江三峡工程水文泥沙观测与研究》是全面反映长江三峡工程论证、设计、施工以及运行初期水文泥沙观测与研究工作的专业书籍,为三峡工程运行管理及工程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发挥,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技术支撑。《长江三峡工程水文泥沙观测与研究》涵盖了当今水利水电工程水文泥沙原型观测、泥沙研究、水文分析计算、水情自动测报、水文预报、水环境监测等主要内容,具有系统性、权威性、资料性和可检索性,可为国内外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泥沙观测与研究工作提供借鉴。具有很高的研究和使用价值。

长江三峡工程水文泥沙观测与研究 内容简介

《长江三峡工程水文泥沙观测与研究》可供水利水电系统和有关科研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研究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长江三峡工程水文泥沙观测与研究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流域概况1
1.1.1水系及地形地貌1
1.1.2水文气象特征 3
1.2三峡t程概况5
1.2.1三峡工程布局 5
1.2.2三峡工程水情特点6
1.3水文泥沙观测与研究7
1.3.1水文泥沙观测与研究的内容7
1.3.2水文泥沙研究特色8
1.4水文泥沙观测与研究的组织及管理9
1.4.1工作组织 9
1.4.2质量保证体系11
1.4.3项目策划11
1.4.4项目管理12
1.4.5主要技术标准13
第2章三峡工程水文泥沙观测与研究布局14
2.1观测与研究原则14
2.1.1规划阶段14
2.1.2论证和初步设计阶段 15
2.1.3建设阶段16
2.2水文泥沙观测站网布设17
2.2.1水文站网17
2.2.2河道观测基本控制及固定断面23
2.2.3水情自动测报站网系统25
2.2.4水质监测断面27
2.3观测范围与内容30
2.3.1水库淤积测验30
2.3.2进出库水文泥沙测验 32
2.3.3水库水位观测33
2.3.4变动回水区河道演变观测33
2.3.5坝区水文泥沙测验 37
2.3.6水库水环境监测 41
2.3.7坝下游河道冲淤观测 43
2.3.8坝下游重点河段河道演变观测46
2.3.9坝下游水力泥沙观测 56
2.3.10专题观测57
2.4研究范围与内容73
2.4.1工程水文研究74
2.4.2水情预报研究78
2.4.3泥沙观测研究79
参考文献82
第3章水文泥沙观测技术与应用87
3. 1水文泥沙观测87
3.1.1雨量观测87
3.1.2水位观测88
3.1.3流量测验91
3.1.4泥沙测验96
3.2河道测绘100
3.2.1控制测量技术101
3.2.2陆上测绘107
3.2.3水下地形测量 115
3.2.4河床组成勘测与调查120
3.2.5水库澄积物干容重观测127
3.3水质监测131
3.4截流期水文观测135
3.5资料整编136
3.5.1水文资料整编 136
3.5.2河道成果整理139
3.5.3水质资料整编 140
3.6水文泥沙信息分析管理系统140
3.6.1系统开发模式141
3.6.2数据流程141
3.6.3系统总体结构与模块划分141
参考文献143
第4章三峡工程水情自动测报及预报技术研究144
4.1水情测报的任务与内容144
4.2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构成146
4.2.1总体结构146
4.2.2信息流程149
4.2.3建设规模150
4.3水情白动测报技术150
4.3.1水情信息采集 150
4.3.2水情信息传输控制152
4.3.3水情信息集成 168
4.4水情白动测报系统建设177
4.4.1屏山一寸滩区间水情自动测报系统178
4.4.2寸滩至宜昌区间水情自动测报系统186
4.4.3宜昌以下河段水情自动测报系统189
4.5水情预报技术研究191
4.5.1施工期水文预报192
4.5.2运行期水文预报200
4.5.3三峡水库中小洪水预报调度研究218
参考文献229
第5章三峡工程水文研究 230
5.1主要依据站水文资料分析与评价230
5.1.1主要水文站资料分析230
5.1.2水文观测资料评价233
5.2径流234
5.2.1径流特性 234
5.2.2年月径流计算 238
5.2.3枯季径流 239
5.2.4蓄永期径流分析240
5.3设计洪水241
5.3.1历史洪水重现期分析241
5.3.2初设阶段坝址设计洪水242
5.3.3坝址设计洪水复核244
5.3.4入库设计洪水 245
5.4可能*大降水与可能*大洪水247
5.4.1可能*大降水( pmp)247
5.4.2可能*大洪水( pmf)248
5.4.3上游干支流水库至三峡坝址区间可能*大洪水248
5.5坝址水位流量关系249
5.5.1初步设计阶段坝址水位流量关系249
5.5.2坝址水位流量关系复核250
5.6截流期水文分析计算251
5.6.1大江截流水文分析计算251
5.6.2明渠截流水文分析计算253
5.7主汛期及汛末洪水258
5.7.1暴雨分布与天气形势258
5.7.2主汛期与汛末洪水时间划分260
5.7.3汛末设计洪水 264
5.7.4特殊汛末洪水265
5.8蓄水运用后对长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影响270
5.8.1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沿程水位影响270
5.8.2对三口分流影响272
5.8.3对洞庭湖及湘江尾闾影响273
5.8.4对鄱阳湖及赣江尾闾影响275
5.9水质277
5.9.1蓄水前水质状况277
5.9.2蓄水后水质状况278
参考文献284
第6章长江上游主要河流泥沙变化及调查研究285
6. 1长江上游泥沙特惟285
6.1.1泥沙输移比 285
6.1.2泥沙地区组成 287
6.1.3年际年内变化290
6.1.4水沙关系295
6.1.5泥沙颗粒级配 303
6.2长江上游主要河流输沙量时间序列的跃变303
6.2.1跃变分析方法 306
6.2.2跃变点的检验方法308
6.2.3主要河流输沙量时间序列的跃变309
6.3长江上游降雨(径流)变化对河流泥沙变化的影响318
6.3.1降雨对河流输沙的影响318
6.3.2主要支流降雨(径流)变化对输沙量的影响321
6.3.3长江上游降雨变化对河流输沙量的影响340
6.4长江上游水库拦沙对河流泥沙变化的影响341
6.4.1长江上游地区水电开发概况342
6.4.2水库淤积典型调查343
6.4.3水库拦沙作用 350
6.4.4水库拦沙对河流输沙量的影响358
6.5长江上游水土保持t程对河流泥沙变化的影响371
6.5.1金沙江流域 374
6.5.2嘉陵江流域 380
6.5.3乌江流域 390
6.5.4三峡库区 393
6.5.5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减蚀减沙作用393
6.6长江上游河道采砂对河流泥沙变化的影响394
6.7长江上游主要河流泥沙变化调查与研究的主要认识395
参考文献398
第7章三峡水库进出库及坝下游水沙特性402
7.1三峡水库入库水沙特性402
7.1.1径流量和悬移质输沙量402
7.1.2推移质输沙量 410
7.2三峡水库库区水沙特性411
7.2.1库区主要水文站411
7.2.2三峡水库蓄水期泥沙特性417
7.3三峡水库出库水沙特性451
7.4三峡水库坝下游水沙特性454
7.4.1长江中下游干流水沙特性454
7.4.2荆江三口分流分沙460
7.4.3洞庭湖区水沙特性492
7.4.4鄱阳湖区水沙特性499
7.4.5畏江中下游床沙沿程变化506
7.4.6蓄水运用后坝下游枯水水面线及枯水位变化512
第8章三峡水库泥沙淤积 524
8.1三峡水库库区河道概况524
8.1.1河道概况524
8.1.2河床边界条件 526
8.1.3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库区河道水力要素变化534
8.2三峡水库泥沙淤积特性539
8.2.1围堰发电期540
8.2.2初期蓄水期548
8.2.3175m试验性蓄水期550
8.2.4水库泥沙淤积特性550
8.2.5库区泥沙淤积物干容重与粒径”556
8.2.6水库排沙比 562
8.3三峡水库重点河段河道演变571
8.3.1土脑子河段571
8.3.2兰竹坝河段582
8.3.3皇华城河段 583
8.3.4铜锣峡至涪陵河段586
8.3.5重庆主城区河段599
8.4三峡t程坝区泥沙特性642
8.4.1坝区水流泥沙特性643
8.4.2近坝区河床冲淤654
8.4.3引航道泥沙淤积672
8.4.4电厂厂前区域685
8.4.5过机泥沙 695
8.4.6坝区泥沙淤积机理研究698
8.5三峡水库汛期中小洪水调度对水库淤积的影响710
8.5.1 2010年汛期中小洪水调度对水库淤积的影响710
8.5.2 2011年汛期中小洪水调度对水库淤积的影响714
8.5.3 2012年汛期中小洪水调度对水库淤积的影响716
8.6三峡水库库尾河段减淤调度试验”719
8.6.1库尾混沙冲淤特性719
8.6.2 2011年汛前库尾减淤调度试验 719
8.6.3 2012年汛前库尾减淤调度试验 720
8.6.4铜锣峡至涪陵河段冲淤变化影响因素研究723
8.6.5河床冲刷条件初步研究733
参考文献735
第9章三峡水库坝下游河道演变736
9. 1三峡一葛洲坝两坝间河段河床冲淤变化736
9.1.1葛洲坝水利枢纽独立运行期737
9.1.2三峡和葛洲坝水利枢纽联合调度期739
9.2长江中游河段河道演变745
9.2.1宜昌至枝城河段745
9.2.2荆江河段763
9.2.3城陵矾至汉口河段870
9.2.4汉口至湖口河段912
9.2.5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长江中游河床演变主要特点947
参考文献954
第10章主要认识与展望955
10.1主要认识955
10.1.1水文泥沙观测 955
10.1.2工程水文计算 955
10.1.3工程泥沙观测研究956
10.2展望 960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