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文坛忆旧

作者:赵景深著
出版社:三晋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1-01
所属丛书: 朝华文丛
开本: 32开 页数: 210
读者评分:5分2条评论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3.7(4.9折) 定价  ¥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文坛忆旧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5710632
  • 条形码:9787545710632 ; 978-7-5457-1063-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文坛忆旧 本书特色

《文坛忆旧(精)》为民国年间著名作家、编辑赵景深的作品,其主要内容在于记述了文坛的文人轶事与集体活动,并包括作品评价、文人介绍等内容。如郁达夫、茅盾、叶圣陶等。《文坛忆旧(精)》文章篇幅短小,用优美的小品文文体写成,兼具史料价值与文学欣赏价值。

文坛忆旧 内容简介

赵景深,曾名旭初,笔名邹啸,1902年4月25日生于浙江丽水,逝于1985年1月7日。中国戏曲研究家、文学史家、教育家、作家。1922年毕业于天津棉业专门学校后,入天津《新民意报》编文字副刊,并组织绿波社,提倡新文学。开明和北新是新文学的两大重镇,编辑做长了,认识的作家也多了——现代文坛的精英,赵景深都有交往,亲历亲见亲闻,形诸文字《文坛忆旧(精)》,便是一部很好的文坛回忆录。

文坛忆旧 目录

上卷
郁达夫
鲁彦
茅盾
叶圣陶
许钦文
何家槐
罗洪
闻一多
CF女士
丁西林
熊佛西
王文显
顾一樵
曹 禺
袁俊
宋之的
吴祖光
向培良
舒湮
夏丐尊
谢六逸
耿济之
洪北平
柯灵
崔万秋
川岛
钱锺书杨绛夫妇
四位女作家

下卷
抗战八年间的上海文坛
山城文坛漫步
立煌的戏剧节
文艺的离去和归来
上海文艺界的一个盛会
一个作家集会
一年来的文艺界
鄂人对于新文学运动的贡献
现代作家生年籍贯秘录
现代作家的贺年片
书呆温梦录
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书目
展开全部

文坛忆旧 节选

《文坛忆旧》:  我在民国十一年就认识了鲁彦。当时我因郑振铎的介绍,到长沙岳云中学和**师范学校去教书。我只有二十一岁,恰如法国都德所写的《小物件》,破题儿**遭教书。我醉心于文学,对于喜欢文学的同道,常奉献我的*大的热忱去与他们交游。因为鲁彦是同道,很快的我们就认识了,并且过从甚密。  在长沙有一所平民大学,这大学设在浏阳门正街,就在《莫泊桑小说集》的译者李青崖寓所的隔壁,校长是罗敦伟,与易家钺以合编新妇女的刊物在泰东图书馆出版著名。鲁彦和章铁民都在这个学校里教书。鲁彦住在宿舍的楼上,铁民则住在楼下。敦伟拉我去教文学概论。《近代文学丛谈》(新文化书社版)上面的《文学概论》就是我当时的讲义。我去上课时,课前后就顺便到他们的房间里去坐,天南地北的乱谈。鲁彦、铁民也常到我那里去。那时我住在岳云中学,他们来了,我便陪他们一同到附近的协操坪草地上去玩,铁民酒喝醉了便载歌载舞起来,鲁彦就吹着口琴和他的拍子。有时我们在一个小酒楼上纵谈今古。  我不会喝酒,他们俩却喝得很起劲。  鲁彦的文章学的是鲁迅,连笔名都与鲁迅是同行辈的。一般的文学史常把鲁彦归入鲁迅一派,称为浙江的乡土文学家,例如《新编中国文学史》说:“被称为鲁迅同派的作家有许钦文、冯文炳、王鲁彦、黎锦明、胡也频等。王鲁彦所作小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不少,他的作品中都含着讥讽与悲悯的成分,这是他与鲁迅相同的一点。他好描写乡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及农民的心理,刻划极为深刻。茅盾称之为近代中国的典型作家。”《中国新文学史讲话》云:“新文学运动发生以后,小说可以鲁迅、叶绍钧作代表,同派的有许钦文、王鲁彦、沈从文、老舍、黎锦明、冯文炳、王任叔等,他们取材是古老社会里的人物,大都用讽刺或幽默的笔调写出。他们纯粹是写实主义者,他们的手法是平淡而冷静的。这是新文学前十年中主要的一派。王鲁彦的作品,乡土气息极浓厚。跟王鲁彦作风差不多,以乡土文学擅名的,还有许杰、王任叔。” 记得鲁彦开始写小说就是在长沙开始的。他曾经把他所写的《秋夜》的开端朗诵给我听,很是得意,(这也就是茅盾用方璧的笔名在《王鲁彦论》中所称赞的一节)大约颇受了爱罗先珂的影响。他又热烈地称颂显克微支。仿佛显克微支的《二草原》也是他所喜欢的;因此他有时也写寓言体的小说或神秘故事,有一个女生(周南女学姓谭的)学着写了一篇,大约是写一个梦境,在《周南校刊》发表,他也备极推许。  他自己的*早的小说之一是《柚子》,柚子就是人头的比喻。因为他所住的浏阳门正是“浏阳”(杀头)的地方。他看过杀头以后,就写了这一篇《柚子》,同时他也正吃着极大的柚子。也许因为鲁迅的小说多写杀头,如《药》《阿Q正传》《示众》等,他受了影响,也就以此为题材吧。  鲁彦是个孩子气很重的人,很容易亲近;他不知道虚伪的客套。他不但会写小说,还弹得一手好琵琶;笙箫管笛之类,似乎也会吹的。我对于音乐是外行;可是,我就只是喜欢听他的音乐。  他时常孩子气的拿着一样小玩具,例如泥做的插有羽毛的鸟系在竹弓张着的线上,他拿着竹弓一收一放地逗女学生;背地里跟我说起话来,总是异常憧憬的,一赞三叹的,高兴的说:“女孩子,女孩子!” 十一年秋,王凤喈请我到**师范教一年国文,我因课忙,便托鲁彦代课,藉此他也可以多一些收入。十二年秋我才辞去岳云,正式在一师授课。  鲁彦头很大,面容苍白,显得很胖,大约苍白就是肺病的征兆了。他不大与人家说笑话或开玩笑,连说话都是严肃的;不过脾气不好,与我虽不曾冲突过,与学校办事人却常发生争执。关于这一点,似乎在作品中也可以看得出来。鲁迅说:“作者是往往想以诙谐之笔出之的,但也因为太冷静了,就又往往化为冷话,失掉了人间的诙谐。”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茅盾也说:“作者的诙谐大都带一点冷讽的气味,所以只是些瘦瘠的诙谐。”江西《正气日报》曾连载王西彦长篇回忆鲁彦的文字,也提到鲁彦常与出版商争执;但他对于知友却是例外,虽是重病,却也兴奋地从床上爬起来,一面咳嗽,一面还要谈话,西彦要他安静一下,他也不肯,还是讲个不休。  他笑的时候带一点傻,可以看出他的老实。  他的**个妻子是谭昭,就是写小说的那一位。  ……

文坛忆旧 作者简介

  赵景深,曾名旭初,笔名邹啸,1902年4月25日生于浙江丽水,逝于1985年1月7日。中国戏曲研究家、文学史家、教育家、作家。1922年毕业于天津棉业专门学校后,入天津《新民意报》编文字副刊,并组织绿波社,提倡新文学。开明和北新是新文学的两大重镇,编辑做长了,认识的作家也多了——现代文坛的精英,赵景深都有交往,亲历亲见亲闻,形诸文字《文坛忆旧》,便是一部很好的文坛回忆录。

商品评论(2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