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美比较文学

中美比较文学

作者:张华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读者评分:4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20.3(4.5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40.5(9.0折)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美比较文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56995
  • 条形码:9787516156995 ; 978-7-5161-5699-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美比较文学 本书特色

2014年2月26日至3月2日,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召开第16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年会,会议以“中国与西方”为主题,张华、Paul Allen Miller合作主编的《中美比较文学(第1期)》的大部分稿件均是来自这次会议,这些文章可以较为详细地反映“中国与西方”这个主题在中美两国比较文学界的研究情况。

中美比较文学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北京语言大学与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合作项目,由中美比较文学界同仁张华、PaulAllenMiller共同创办和编辑。中方和美方两个编委会分别负责审阅中美学者的来稿,刊物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中英文双语发行。  本刊旨在集中展示中美比较文学界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范围内及相关学科的新研究成果,探讨前沿理论问题,拓展文学批评空间,研究学术焦点现象,以促进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领域的平等、直接、充分的学术交流。

中美比较文学 目录

中方主编前言
A Brief Foreword : A Brief for Moving Forward
乔纳森·爱德华兹的中国接受史研究:在文学与宗教之间
中国博物志传统的误读与重审
跨文化交流视野中的费正清研究
城市挽歌——评贝娄的《塞姆勒先生的行星》
Virgil in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Receiving,then Denying : A Brief Reception History of Thucydides and His Work in China
Wisdom as Knowledge and Wisdom as Action:Plato,Heidegger, Cicero, and Confucius
Why I Have Failed : Reflections on Ten Years Spent Translating Zuozhuan
Teaching Comparative Political Thought : Joys,Pitfalls,Strategies, Significance
Some Reflections on Sinologism
展开全部

中美比较文学 节选

  1934年,商务印书馆还出版了另一本由张越瑞编写的《英美文学概观》,其中“美国文学”部分也提到了爱德华兹,内容则是此段的缩写版。今天看来,这段介绍本身是极为简略粗糙的:以“法国神学”指称清教所传承的加尔文主义,以“命数”、“运数”这样极具中国特色的词汇来翻译加尔文主义的神学术语,以及对爱德华兹三方面名声的概括等都有欠妥当。不过,张著以“伟大”一词形容爱德华兹,不仅指出其神学思想渊源、特征及代表作,还将其与但丁相提并论,对其文学风格的评价也算中肯。   事实上张著并非**本中国人编写的美国文学史。早在1922年,曾虚白的《美国文学ABC》即已面世。可惜的是,此书只字未提爱德华兹。其中原因下文将有分析。至于张著对爱德华兹的介绍,在随后十多年烽火连天的动荡岁月里也未能延续下来。50年代以后,国内有关美国文学的研究有所恢复,但无论是1955年出版的《外国文学情况汇报》(第五辑:美、英文学情况特辑),还是1958年出版的译著《美国文学史》(克罗福特等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出版),都不再提及爱德华兹。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80年代。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国内出版的几种美国文学史著作仍然难觅爱德华兹的踪影,其中包括197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国文学简史》(董衡巽等著)、198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朱维之等著)以及1983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美国文学名家》(宁倩著)等。直到1985年,英国人M.堪利夫所著的《美国的文学》一书得以在内地出版,国内研究者们才真正了解到北美殖民地时期较为完整的文学风貌,以及20世纪上半期美国文学界爱德华兹研究的概况。   不过,在港台地区,堪利夫上述著作的中文译本则早于50年代和60年代即已面世,其中台湾版*早在1957年由东方出版社推出,张方杰翻译;香港版则*早在1963年由今日世界出版社出版,1976年该社又出了增订版。此后,1975年此书由美国大使馆文化处再次在香港出版,1983年出第二版。①在这《中美比较文学(**期)》中,堪利夫非常简略地介绍了美国学界在20年代和30年代对清教徒百般责难、却在随后突然转向对清教徒文学大加肯定颂扬的戏剧性过程,并且较为完整地勾勒出了整个北美殖民地时期清教徒文学的全貌。书中提到了众多当时著名的清教徒牧师及作家(包括爱德华兹),并对每个人的作品风格与局限做了简短评价。作者指出,转向后的美国学界认为,“就殖民时期的艰苦情形而言,新英格兰在文学上(如果把神学、历史、编年史、私人日记等均列入文学之范畴内)却有惊人的产量。特别是爱德华兹,被视为具有渊博学识的一个作家。”而对于这一突变,堪利夫自己的评价是:“反对清教徒的人过去对于清教徒的诋毁未免过火。但是,现在在相反的方向上亦略有偏袒之虞,当然其偏激远不若过去诋毁时之甚……美国的文学史家,在探索‘可用的过去’中,自然地要将他们的文学系谱,尽量地往前推溯,并坚持主张它的完整性。他们并欲建立一个清教精神的传统。在许多方面,他们对于殖民时期之文学作品的重作解释与估价,是很需要的。”②不过,堪利夫在此书中明显倾向于文学本位的观念,因而对清教文学的总体评价不高,对爱德华兹尤其如此。他否认爱德华兹对后世美国文学有重要影响,对于其自身的文学成就,他也仅约略提到了《罪人在愤怒的上帝手中》和《意志的自由》等几篇文章。③即便如此,鉴于此书对中国内地及港澳台的美国文学研究领域影响甚巨,在其之后,爱德华兹终于成为中国学者笔下一个较为常见的名字。   ……

中美比较文学 作者简介

张华,文学博士,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及会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副主编。入选教育部2008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为北京市聘任的首批民族宗教授课专家。ALLEN MILLER,哲学博士,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比较文学与古典学研究教授,兼任美国南方比较文学会会会长,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语言、文学与文化系主任。

商品评论(1条)
  • 主题:翻译有些问题

    本书作为比较文学论文集,集合了部分世界上水平较高的学者的论文。但是,问题在于,本书的部分译文有错漏之处,比如将reception studies译为“接受学习”。阅读时候需要仔细鉴别。

    2016/8/8 18:03:04
    读者:107***(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