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天花是如何乱坠的-第一卷.第4辑

天花是如何乱坠的-第一卷.第4辑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223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7.5(7.0折) 定价  ¥2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天花是如何乱坠的-第一卷.第4辑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5809381
  • 条形码:9787545809381 ; 978-7-5458-0938-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天花是如何乱坠的-第一卷.第4辑 本书特色

一部倡导和践行“真诚、善意、锐利”的文学批评汇编,内容有关于刘心武、迟子建、王安忆等名家新作的文本分析,有直指孙见喜如何借贾平凹系列传记吹捧造神的犀利批判,关于“海内154位学人”打假方舟子太太刘菊花事件的分析,以及对“文抄公”的揭露和“文抄公”的自辩,兼及批评现象、流行文学和影视创作,题材纷纭,议论风生,足备文学爱好者、文坛关心者和文化研究者多端而取。

天花是如何乱坠的-第一卷.第4辑 内容简介

  《天花是如何乱坠的》是一部倡导和践行“真诚、善意、锐利”的文学批评汇编,内容有关于刘心武、迟子建、王安忆等名家新作的文本分析,有直指孙见喜如何借贾平凹系列传记吹捧造神的犀利批判,关于“海内154位学人”打假方舟子太太刘菊花事件的分析,以及对“文抄公”的揭露和“文抄公”的自辩,兼及批评现象、流行文学和影视创作,如《金陵十三钗》《桃姐》等银幕热点的争论,题材纷纭,议论风生,足备文学爱好者、文坛关心者和文化研究者多端而取。

天花是如何乱坠的-第一卷.第4辑 目录

新批评第十六期
2012年2月9日
青春文学的一朵恶之花
——我看郭敬明《悲伤逆流成河》/肖舜旦
对《文学报》的希望
——兼论赵化鲁先生批评的武器/张杨
《金陵十三钗》究竟失误在哪里?
——再评《金》片兼与学生通信/肖鹰
好莱坞的立场和偏见(附学生信)
从“文学已边缘化”谈起/黄惟群
国产动漫亟须走出价值混乱泥淖/周思明
李更先生的“无奈”/王国杰
《天香》争鸣备忘录
新批评第十七期
2012年2月23日
论《创业史》的小说伦理问题/李建军
虚伪的“抒情”
——论郭敬明“小时代三部曲”/曾于里
丢失了文学的魂/黄惟群
一路辉煌奔向悬崖
——谍战剧成败分析与前路勘探/周思明
天花是如何乱坠的
——漫议对一位作家传记的炮制/唐小林
新批评第十八期
2012年3月8日
“刘续红楼梦”的直露和草率/石磊
“偏执女”的生产模式
——从笛安笔下的东霓说起/曾于里
当代文抄公是如何疯狂掠夺的
——以《一代大师季羡林》为例/唐小林
也谈《故乡》的瑕疵“有‘木’有”/华敏
官场小说浮华背后的苍白/西望
文学,一定要“大”吗?/黄惟群
中国电影亟需摆脱好莱坞冲动/耿银平
《我愿意IDO》:但现实“不愿意”/葛维屏
新批评第十九期
2012年3月22日
昭通作家群的局限与困境/夏吟
打假还是假打:“154位学人”对1个女人的战斗/肖鹰
“金扫帚”被领之时或是中国电影腾飞之时/万阕歌
我的答谢
——对唐小林抄袭指控的回应/何南
完全不是那回事儿
——跟周思明先生说说悄悄话/陈冲
文学创作的三阶段/黄惟群
当代散文与性别歧视/张宗刚
由《艺术家》想到国产电影/高凯
新批评第二十期
2012年4月5日
文学批评应该介入什么现实?
——向吴义勤老师申请一堂讨论课/陈冲
先把文章写好再说/黄惟群
小说之树是如何枯萎的
——以迟子建中篇小说《别雅山谷的父子》为例/石华鹏
微童话只能是对童话的毁坏/匡生元
恶搞杜甫之后,还剩什么?/杨光祖
戏剧人:到了陶醉的时候吗?
——对“六京节”两起不同的访谈言论的思考/陈昌友
温暖的品格——评《桃姐》/曾巧治
展开全部

天花是如何乱坠的-第一卷.第4辑 节选

  对《文学报》的希望——兼论赵化鲁先生批评的武器  平心而论,对于时下的中国文坛我比较失望,“画地为牢,固步自封,自我陶醉”随处可见,这是很可悲的。很多书籍没有几个读者,很多刊物没有市场,当然体制的因素不能忽视,但不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方式,也不论古今中外和未来,坚守爱国底线、远见卓识、不畏艰难,坦荡直言的文人学者从来就不曾消失过。作为《文学报》的一个新读者,我相信陈歆耕总编的话是对的,“刊物总要办给读者看,如果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变成印刷文本后,除了作者关心,编辑和主编需要阅读,就再没有几个读者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优势可言?”(摘自赵化鲁先生的《韩石山的批评艺术》一文)这有错吗?没错呀!但赵化鲁先生的文字我就有点意见了,“博人眼球,借以增加发行量,不足为怪。”赵先生这段话含有不屑的轻蔑,“博人眼球”?什么意思吗?优秀的文字是豁人耳目的,令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如饮甘泉者也!岂可用“博人眼球”这样轻浮的用语来描绘呢?显然,是有一点不太厚道。  对赵化鲁先生提到的“韩石山先生与黄裳先生的是是非非”问题我现在只有沉默,因为我没有依据说什么,就没有发言权。但我的案旁就放着赵化鲁先生的文章《韩石山的批评艺术》,那么,就以此文为依据说一说我的意见了。此文的大标题有一个严重的错误,即“批评艺术”四个字应该有引号括进去,因为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淡漠与轻视、讥讽与贬低。显然,韩先生的“批评艺术”赵先生是蔑视的,赵先生的这篇文章的主旨就是批评,或者说就是蔑视。如果说韩石山先生批评黄裳先生的用语有失厚道的话,我也反对赵化鲁先生的以不厚道反对不厚道的行文。赵先生的行文中写道:“再说了,收藏出卖是个人的私事,犯得上你韩石山摇旗呐喊地大加挞伐吗?”“韩一句脏话也没有,却让黄有狗血喷头的效果。”“更给人以不雅的想象。”这些词语怎么是在赞美“批评艺术”呢?我看不出来。  赵先生又写道:“想来韩先生也是花甲老人了,如此气盛的激扬文字,殊为难得。不过,选一个93岁高龄的老人作为论敌”,我必须问一下赵先生:为什么是敌对呢?用“论敌”一词恰当吗?对敌人有批评的价值吗?如果不是敌对,是否应该用‘对手’一词才比较适当?赵先生接着写道:“作为旁观者,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了。”我就是搞不懂,赵先生怎么就看不下去了呢?是不是韩石山欺负老人了?这是思想和文章之间的论战,不是赛跑、举重、摔跤、格斗,老人与否不是主要的问题。  再者,老作家愿意应战与否都是可以的,不接招不代表就是败阵了,就是理亏了,也许此地无声胜有声呢?败了又如何?该吃吃、该喝喝,不会影响吃喝嘛!跌倒了再站起来嘛!大不了重新再来。再者,批评文章是给广大读者看的,公道自在人心,所谓“大风吹倒了梧桐树,自有那旁人论短长”嘛,何必大惊小怪的,该看看嘛。  我只着重一点,那就是赵化鲁先生批评韩石山先生的“武器”,这“武器”是什么呢?93岁老人呀!但是,这个“武器”不成立。也就是说,这个论据不行,不足以成为批评的依据。  赵化鲁先生的文章*后说:“韩石山的批评艺术确实高超,可他得理不饶人的刻薄恕我不敢恭维。《文学报》‘新批评’专刊如果这样‘坚持真理’而缺乏人文情怀的办下去,‘新批评’固然是‘新’了,但离批评的本真恐怕是越来越远了。”所有这些文字,归根到底,就是谴责韩石山先生的“刻薄”,哪里还有什么“韩石山的批评艺术”?所以我说这“批评艺术”要用引号括进去;或者那标题就直接写上《韩石山的刻薄》不是更会让读者明白吗?这种正正反反、反反正正的“艺术”也是“悲天怜人的人文关怀”吗?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