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近代小说观念研究

中国近代小说观念研究

作者:吴泽泉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6.8(4.3折) 定价  ¥3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近代小说观念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41939
  • 条形码:9787516141939 ; 978-7-5161-419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近代小说观念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小说观念研究》综介合运用多种方法,对发生于近代、主要是晚清的小说观念变革进行了研究。《中国近代小说观念研究》的核心观点是,近代小说观念变革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事件,与同时期社会思潮的涌动、文学制度的变迁、知识学术的重组等皆有密切的关联。小说观念的变革受到一系列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要对小说观念的变化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就必须同时对这些相关社会文化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在梳理近代小说观念变革的过程中,本书实际上对百余年来支配中国文学界的若干基本概念进行了知识考古学意义上的追根溯源的研究,这些概念包括民族国家的文学、发展进步的文学、纯文学、想象虚构的文学等等。通过这种研究可以看出,所有这些长期以来被视为天经地义、不可动摇的文学观念,都是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动,一系列新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出现,才逐渐获得其合法性的。

中国近代小说观念研究 目录

绪论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旨趣
四主要任务及目的

**章 民族国家话语中的民族国家文学
一近代的“国家”与“民族”
二“中国小说”与“中国文学”
三从“天地之心”到“国民之魂”
四西化还是民族化?

第二章 从民族主义内在要求看“小说兴国论”
一晚清小说与民族国家想象
二小说作为普及性大众文化
三小说与言文一致
小结

第三章 进步观念与小说进步史观
一小说进步论与文学进步史观
二“进步”的历史
三从知识进步到文学进步
四晚清的“古今之争”
小结

第四章 场域法则支配下小说审美属性的发现
一图绘晚清小说场
二场域分化与自主性诉求
三文学场的斗争逻辑
小结

第五章 小说虚构性质与近代小说及知识转型
一虚构的发现
二小说秩序的变动
三知识系统的重组
小结

第六章 新小说分类与晚清知识分类
一新小说类型知多少
二小说分类之动机
三小说分类与知识分类
余论:新小说之后的小说分类
结语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 近代小说观念变革大事年表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近代小说观念研究 节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事情发生了变化,有两个新的现象出现。一是“文学”的意义发生变化,“文学”一词逐渐与西方的“literature”相对应,成为想象虚构性文字作品的统称。先是日本人借用古汉语中的“文学”一词,用来对译西文中的“literature”,使这个词获得了新的意义。而后,改良过的“文学”一词由旅日知识分子引入汉语世界,并且获得汉语世界中人们的认可。黄人:“支那之所谓文学者,大约多自学问一方面解释,至近时亦用‘利特拉大’(literature)之义。”金天羽:“世界之有文学,所以表人心之美术者也。”“文学”不再是知识学问或者富有知识学问的人,而是与绘画、雕塑等并列,成为“美的艺术”的一种。二是“文学”一词,开始与“中国”并列使用,“中国文学”的概念开始形成。1902年《新民丛报》第四号上连载的《饮冰室诗话》中,梁启超认为“中国事事落他人后,惟文学似差可颉颃西域”,然后举黄遵宪作品为例,感叹“有诗如此,中国文学界足以豪矣”。这段话如果不是“中国文学”一词**次出现于汉语世界的话,*起码也是比较早的一次。  ……

中国近代小说观念研究 作者简介

吴泽泉,1979年生,山东平邑人。2007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获博士学位。2008—201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文学、文论的研究,已在《文学评论》、《文学年鉴》等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主持及参与各类科研项目3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