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五礼制度与《诗经》时代社会生活

五礼制度与《诗经》时代社会生活

作者:战学成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5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3.5(4.9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五礼制度与《诗经》时代社会生活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39394
  • 条形码:9787516139394 ; 978-7-5161-3939-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五礼制度与《诗经》时代社会生活 本书特色

  《五礼制度与诗经时代社会生活》编著者战学成。   礼乐制度是人类从自然状态走向社会形态的重要标志,更是社会道德规范得以确立的重要条件。周代以降,礼仪形式日渐庞大,并形成与《诗》相结合的五礼制度。五礼涵盖人生所必须经历的五个重要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庄严、隆重的礼仪性活动,构成人的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并形成一种深入人心的要求。   冠、婚、宴、丧等只是实施教化的特定情境和场所,它们一旦被礼乐强调和突出,人类的自然行为就转化为社会行为,文明就在其中孕育、成长。对于礼乐制度的探源、考察和研究,有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五礼制度与诗经时代社会生活》通过现代性的观照,从诗用的角度、以礼与诗乐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探讨《诗经》所反映的与礼乐有关的社会生活,以及这种社会生活所包含的文化价值,以进一步认识《诗经》的文学价值和文化人类学价值。

五礼制度与《诗经》时代社会生活 内容简介

礼乐制度是人类从自然状态走向社会形态的重要标志,更是社会道德规范得以确立的重要条件。周代以降,礼仪形式日渐庞大,并形成与《诗》相结合的五礼制度。五礼涵盖人生所必须经历的五个重要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庄严、隆重的礼仪性活动,构成人的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并形成一种深入人心的要求。冠、婚、宴、丧等只是实施教化的特定情境和场所,它们一旦被礼乐强调和突出,人类的自然行为就转化为社会行为,文明就在其中孕育、成长。对于礼乐制度的探源、考察和研究,有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本书通过现代性的观照,从诗用的角度、以礼与诗乐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探讨《诗经》所反映的与礼乐有关的社会生活,以及这种社会生活所包含的文化价值,以进一步认识《诗经》的文学价值和文化人类学价值。

五礼制度与《诗经》时代社会生活 目录

序 
引言 
  一 礼的起源、发展与体系化 
  (一)礼的起源:宗教的、政治的 
  (二)礼的发展与转化:从神的到人的 
  (三)礼的体系化:五礼制度的建立 
  二 五礼转为广泛的政治与社会生活 
  (一)五礼与周代礼乐制度 
  (二)周代以礼与《诗》的教育为主 
  三 诗礼相依:《诗》的精神与礼乐文化 
  (一)关于《诗经》时代的界定及其特点 
  (二)《诗经》时代的礼:普及于文学与艺术等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 
  (三)周代礼乐文化渗透《诗》的艺术精神 
  (四)《诗》成为礼乐制度的宣传手段之一 
  四 研究情况 
  (一)汉一唐前 
  (二)唐一宋 
  (三)清代 
  (四)近现代
**章 嘉礼与《诗经》婚俗诗 
  一 士冠礼与《诗经》 
  (一)士冠礼的含义与仪式 
  (二)成年女子及笄礼 
  (三)冠礼的意义 
  (四)士冠礼的诗化及其《诗》中体现 
  二 士昏礼与《诗经》 
  (一)婚姻本义 
  (二)婚姻文化意义 
  (三)士昏礼的含义与婚礼的意义 
  (四)婚姻成立的两个前提 
  (五)婚姻“六礼”仪式与《诗经》 
  三 《关雎》与房中之乐 
  (一)《关雎》诗题旨:婚礼之诗 
  (二)《孔子诗论》对《关雎》的评价 
  (三)房中之乐考 
  (四)“琴瑟  ‘钟鼓”的礼乐内涵 
  四 《鹊巢》与嘉礼 
  五 嘉礼与上巳节——仲春狂欢 
  (一)《周礼》对仲春之月的规定 
  (二)上巳节考 
  六 《诗经》婚俗诗产生的哲学依据与文化意义 
  (一)《诗经》婚俗诗产生的哲学依据 
  (二)《诗经》婚俗诗的文化意义 
第二章 乡饮酒礼与《诗经》宴饮诗  
  一 乡饮酒礼的意义 
  (一)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尊贤养老  
  (二)为了融合亲情 
  (三)强调尊卑等级贵贱 
  二 乡饮酒礼的程式 
  (一)谋宾迎宾 
  (二)献宾送宾 
  三 乡饮酒礼上的音乐 
  (一)工歌 
  (二)笙奏 
  (三)间歌 
  (四)合乐 
  四 《诗经》宴饮诗所反映的乡饮酒礼 
  (一)一献之礼与《小雅·匏叶》 
  (二)党正饮酒之礼与《豳风·七月》相关内容 
  (三)族师饮酒之礼与《周颂·良耜》 
  (四)周王室族宴之礼与《小雅·常棣》 
  (五)宴群臣之礼与《小雅·伐木》 
  五 《诗》应用于乡饮酒礼 
  (一)《诗》用于乡大夫招待贤能 
  (二)《诗》用于养老之礼 
第三章 宾礼与春秋时代赋《诗》风气 
  一 春秋赋《诗》风气的文化解读 
  二 《左传》所见朝聘诗的类别和特征 
  (一)诸侯间誓盟赋《诗》之礼 
  (二)两君聘问赋《诗》之礼 
  (三)鲁大夫出聘赋《诗》之礼 
  (四)列国大夫来鲁聘问赋《诗》之礼 
  (五)《诗》用于诸侯享邻国大夫之礼 
  三 春秋赋《诗》的原则及特点 
  (一)赋《诗》言志 
  (二)歌诗必类 
  (三)“非礼勿言” 
第四章 祭礼与《诗经》祭祀诗 
  一 祭礼是周代国家重要制度 
  (一)来源于条祀风俗和实用目的 
  (二)祭礼内容、理论意义和作用  
  二 祭礼之诗  
  (一)祀天之诗 
  (二)祭地之诗 
  (三)享祖之诗 
  三 《诗经》祭祀诗的文化特征 
  (一)祭祀行为使人类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 
  (二)祭祀行为还具有为未来服务的显著特征 
  (三)祭祀行为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也是设置的一种教育场所 
第五章 籍田之礼与《诗经》农事诗 
  一 贵土亲耕:籍礼的象征文化意蕴 
  (一)农耕与文明 
  (二)农事与周代社会生活基础 
  (三)籍田之礼的象征色彩 
  二 祈谷乐歌:《诗经》农事诗的礼乐内涵 
  三 农事诗与生殖崇拜 
  四 农事诗与《豳风》的关系 
  五 “天人合一”与人定胜天 
第六章 军礼与《诗经》战争诗 
  一 关于军礼与战争 
  (一)军礼是周代五礼之一 
  (二)战争的意义 
  (三)军礼实行的意义 
  二 战争与祭祀 
  (一)出师前的祭祀活动:先郊后伐 
  (二)反映出师礼之《诗》 
  (三)献捷礼与《诗》  | 
  (四)《诗》反映献俘礼 
 (五)军礼用乐
  三 准军事活动与祭祀 
  (一)搜狩、大田之礼与《诗》 
  (二)《诗》反映大役之礼 
第七章 丧礼与《诗经》悼亡诗 
  一 丧礼考 
  二 《诗经》悼亡诗 
  (一)悼亡诗与丧礼和孝道 
  (二)妇人守丧礼与《唐风·葛生》考 
  (三)丈夫守丧礼与《邶风·绿衣》考 
  (四)《秦风·黄鸟》与周礼精神相冲突的殉葬遗俗 
  (五)夫妻丧礼与《王风·大车》考  
  三 《诗经》悼亡诗的文化价值  
结语 
附录一 《毛诗礼征》所考礼制表 
附录二 《毛诗礼征》所考嘉礼内容分类表 
附录三 《诗经》祭祀诗之宗庙祭祖诗表 
附录四 《毛诗礼征》所考军礼内容分类表 
附录五 康有为《毛诗礼征》按五礼分类表  
附录六 《毛诗》言礼之诗表 
附录七 《诗经》直接描述“德”的思想诗篇表 
附录八 春秋时代郑晋“垂陇七子赋诗”(盟会)表 
附录九 古代学者对“礼”的解释列表
附录十 古代学者释“乐”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五礼制度与《诗经》时代社会生活 作者简介

战学成,男,1965年生人,文学博士。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主持过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一项,参与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出版《诗经诵读本》注释一部(中华书局2012年修订本),发表《建安散文艺术简论》《试论建安散文的时代特色》《项羽新论》《五礼制度与〈诗经〉时代社会生活》《丧礼与〈诗经〉悼亡诗》《婚冠之礼与〈诗经〉婚俗诗》《籍礼与〈诗经〉农事诗的礼乐内涵》等学术论文十余篇。研究方向为先秦汉魏六朝文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