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文学的秩序世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新论

文学的秩序世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新论

作者:周海波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427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1.3(7.0折) 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文学的秩序世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新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119373
  • 条形码:9787010119373 ; 978-7-01-01193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文学的秩序世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新论 本书特色

将文学批评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性的、独特学术意义的研究对象,从这一对象的研究出发,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批评家和某些批评现象的个案研究,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讨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对中国现代发生、发展的作用。周海波所著的《文学的秩序世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新论》将文学批评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看待,作为中国现代文化构成的一个部分,通过考察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讨论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中的若干理论问题,从而扩大了研究对象的范围,深化了研究深度,努力突破研究对象的局限性。

文学的秩序世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新论 内容简介

  《文学的秩序世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新论》通过深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规范和秩序以及相应的价值体系,重新确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研究的坐标,讨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价值意义。《文学的秩序世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新论》十五章,分上编: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之路''中编:创造与规范:新文学范式中的文学批评,下编:自由与秩序:文学回归中的文学批评三大部分,在对梁启超、王国维、胡适、鲁迅、周作人、创造社、学衡派、新月派、京派等批评家和批评现象的具体分析与论述中,重新建构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体系和批评方法以及批评文体,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理性和文学批评研究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联意义。

文学的秩序世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新论 目录


绪论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研究的思考
上编  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之路
**章  断裂与转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学
一、“转型论”再思考
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的动力
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的时间及其表征
第二章  新文学与新批评格局的形成
一、五四新文学与文学批评的新秩序
二、西方文学批评方法的影响
三、社会学批评的中国化
第三章  颠覆与重建:革命文学与文学批评新秩序
一、“五四”问题与文学批评的新格局
二、“革命文学”论战与新的文学秩序
三、政治话语与文学批评
中编  创造与规范:新文学范式中的文学批评
第四章  理论转型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
一、运动思维及文学变革
二、文学思想与批评贡献
三、文界革命与批评文体
第五章  在叛逆与唯美中的文学追求
一、“异军突起”的文学批评
二、郭沫若:生命文学的追求
三、《文艺论集》:版本修正中的文学认同
四、郁达夫:执著于纯美的文体批评
第六章  新文学批评的美文化
一、生活的艺术与鉴赏式批评
二、文学批评的态度:宽容与理解
三、批评概念与文学批评体系建构
第七章  文学批评的社会化倾向
一、对社会化文学批评的重新认识
二、鲁迅文艺批评的方法论特征
三、鲁迅文艺批评的文体论特征
第八章  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的时代追求
一、重建中国现代文学秩序的渴望与努力-
二、茅盾构建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框架
三、文体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第九章  左翼文学与现实主义的主流形态
一、革命文学秩序重建的努力与尝试
二、现实主义文学秩序的构建
三、批评的激情与真诚
第十章  “大系”与文学史批评的新秩序
一、“大系”与新文学的选编策略
二、“大系”与文学史批评
三、“大系”与文学批评类型

下编  自由与秩序:文学回归中的文学批评
第十一章  王国维与中国文学批评的文学话语
一、王国维文学批评思想的形成
二、苦痛说与文学发生学
三、境界说与文学审美学
四、古雅说与文学文体学
第十二章  胡适与文学批评语言的重建
一、一种努力,两种心思
二、文化保守主义与现代文化的规范化
三、语言革命与新文学文体建设
第十三章  学衡派对新的文学秩序重建的意义
一、现代文化错位中的学衡派
二、努力于现代文化秩序的建设
三、论争中的文化态度
第十四章  健康与尊严中的“文学的纪律”
一、文学的纪律与新月派的文学追求
二、梁实秋与文学批评的职业化
三、闻一多的艺术批评
第十五章  京派对文学的修正
一、京派与文学批评的美学之路
二、“批评的感情主义者”:李长之
三、在美学研究和实用批评之间:朱光潜
四、“新批评”的中国传人:叶公超
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