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政府与市场的博弈-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的胜利与美国的衰落

政府与市场的博弈-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的胜利与美国的衰落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374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33.8(4.9折) 定价  ¥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政府与市场的博弈-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的胜利与美国的衰落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1416326
  • 条形码:9787111416326 ; 978-7-111-41632-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政府与市场的博弈-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的胜利与美国的衰落 本书特色

  《政府与市场的博弈》堪称一部历史故事,它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内容涵盖美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它生动讲述了过去40年来美国是如何走到今天的。政府监管的尺度在哪里?自由市场的尺度在哪里?一群商界、金融业、政坛、学界的斗士纷纷从自己的利益和信念出发,力图找寻一条通往繁荣的道路。读者将在书中读到影响深远的一幕幕大戏,以下重磅人物将轮番登场,推动历史。沃尔特·里斯顿:花旗银行总裁米尔顿·弗里德曼: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尼克松:美国总统阿瑟·伯恩斯:美联储主席伊凡·博斯基:套利之王罗纳德·里根:美国总统山姆·沃尔顿:沃尔玛创始人吉米·卡特:美国总统保罗·沃尔克:美联储主席汤姆·彼得斯:管理顾问杰克·韦尔奇:通用电气ceo 迈克尔·米尔肯:垃圾债券之王艾伦·格林斯潘:美联储主席乔治·索罗斯:对冲基金先驱约翰·梅里韦瑟: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创始人桑迪·韦尔:花旗集团ceo

政府与市场的博弈-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的胜利与美国的衰落 内容简介

  只有危机才能真正带来改变。这时,一切采取的行动皆来自深层存在的思想。 ——米尔顿·弗里德曼涵盖美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巨著米尔顿·弗里德曼、杰克·韦尔奇、乔治·索罗斯等人的精彩大戏正在上演

政府与市场的博弈-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的胜利与美国的衰落 目录

前言
**部分变革
序幕刘易斯·尤勒
忠实信徒  
尤勒从没放弃自己的愿景,他成立了专门组织,支持其他州类似的体制整改运动。*终,他取得了超乎自己期望的成功。1989年,尤勒出版著作《设限:对政府的体制控制》。直至生命尽头都给予尤勒不懈支持的米尔顿·弗里德曼为该书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序文。
沃尔特·里斯顿
监管革命  
里斯顿乐此不疲地挑战着联邦政府对金融业的管束,不断打破传统束缚,将他的竞争者们吸引到自由派的阵营中。在他的任期内,他总是处于每一场金融风暴的中心。几十年来,花旗在里斯顿的领导下经历了起起落落,曾经获得过巨大利润,也曾遭遇惨重的损失。*终商业发展败于虚荣与贪婪。
米尔顿·弗里德曼
始作俑者  
这就是弗里德曼—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掀起意识形态革命的知识领袖。时机恰当时,他的观点从以往的默默无闻和备受嘲笑中脱颖而出。这些观点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超过了同时代其他知识分子中的大多数。笼统地说,在他的影响下,群众变得与政府对立,这大概是他*引以为豪的成就。
理查德·尼克松和阿瑟·伯恩斯
权宜之计  
尼克松曾经承诺尽快结束越南战争,但诺言没有兑现,加上水门事件的丑闻,尼克松比之前的任何一届总统都更深地破坏了美国人对自己祖国的信任与自豪。他不仅为惩罚性滞胀创造了条件,还让美国陷入了对政府管理前所未有的不信任,由此为一个不受联邦政府监管的贪婪年代打下了基础。
乔·弗洛姆
恶意收购  
在州际和联邦法律不断更换时,法律界掀起了一场场论战,而报价投标也变得更加激烈。市场上出现了对手之间密集的公关大战,互相揭短。这些好斗的行为说明了恶意收购的环境变得多么强势,也许各家公司寻求的就是在这一团混乱中争做主角的刺激。
伊凡·博斯基
全都想要  
博斯基在华尔街很不受待见,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强势和高调。他将外人引进风险套利的世界中,将一个别人宁愿在黑暗中进行的交易放到了阳光下。他确实是一个强盗。虽然他锒铛入狱,强盗行为却从未离开华尔街,即使博斯基一案已经引起有关当局的高度重视。同时,在越来越宽松的监管之下,许多金融破坏行为依然在明处发生。
沃尔特·里斯顿
拯救花旗  
里根总统邀请里斯顿担任财政部部长,但他谢绝了。1974年福特当政期间,他也回绝过这一职位。他知道,局外人比局内人拥有的权力更大。事实上,他虽是局外人,但与局内人无异。
罗纳德·里根
意识形态  
1981年,就在里根70岁生日前不久,他成了至少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美国政治上*保守的总统。里根一次又一次告诉人们政府已经成为他们实现个人成就的主要障碍。他在美国人的心中植入了对政府根深蒂固的厌恶,在很多人面前替失控的个人主义和贪婪辩护,甚至使其成为一种道德。
特德·特纳、山姆·沃尔顿和史蒂夫·罗斯
规模策略  
山姆·沃尔顿不仅将折扣零售店沃尔玛打造成了美国*大的公司以及世界上*大的零售商之一,他还利用计算机技术有效进行存货管理和分配。史蒂夫·罗斯将传播娱乐业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并把时代华纳传播公司打造成了本领域*有魄力的一家公司。特德·特纳创办了新型、新颖、见解独立、全天候24小时滚动播送新闻的cnn新闻频道。
吉米·卡特
无奈屈服  
在美国政坛,吉米·卡特是个新面孔。有些人觉得,他对当时的经济形势自有良方,而华盛顿的那些老派专家们却没有这样的本事。他信心满满,多次放言只要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对各种正反两方面的政策建议进行评估,并且找出正确的答案。
霍华德·贾维斯和杰克·肯普
利用愤怒  
随着美国公众对税收制度普遍失去幻想,另一位既有主见又有说服力的政治人物横空出世,他的主要目标就是减税。这个人名叫杰克·肯普,是一位英俊的前美式橄榄球四分卫明星球员。
保罗·沃尔克、吉米·卡特和罗纳德·里根
彻底革命  
反政府态度非常强烈,尽管美国已经厌烦了里根—在他的第二任期结束时,他的人气不像从前那样高—这种态度又持续了两个年代,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尽管如此,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已经被里根植入,而且一些强烈的反对派将不会将其解除。意识形态革命彻底完成了。
第二部分新守卫
汤姆·彼得斯和杰克·韦尔奇
打破承诺  
在前进的途中,杰克·韦尔奇相信彼得斯的理论—像企业家或者所有者一样去管理、坚守你的业务领域、珍视工人、不过分强调市场份额和规模。当彼得斯和沃特曼表扬韦尔奇是他们*钦佩的“勇士”之一的时候,后者已经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反叛的中层管理者,他可以颠覆公司的官僚主义,创造出令人振奋的新产品并将其投入市场。
迈克尔·米尔肯
杰出之士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经济衰退之时,为有风险的公司募集资金是特别困难的事。一位具有独立思想的年轻人迈克尔·米尔肯挺身而出为这样的公司提供资金,之后在20世纪80年代,他成了这个年代*大型的收购竞赛中起关键作用的金融家。
艾伦·格林斯潘
思想理论  
2008年国会听证会期间,在面对由亨利·维克斯曼领导的一个众议院委员会时,格林斯潘表明他“犯了一个错误,就是相信这些组织尤其是银行等机构的自身利益能够使它们很好地保护股东和它们在公司的股权……我震惊了,因为在四十多年里,我一直认为有重要的证据证明一切都运行得异常良好。”
乔治·索罗斯和约翰·梅里韦瑟
钱权矛盾  
尽管出现了梅里韦瑟成功以及急剧失败的例子,索罗斯依然是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具魅力的人,这部分要归功于他那种矛盾的性格。他的政治价值几乎同他的财富一样为他本人下了定义。一方面,他是金融过度的始作俑者。另一方面,他又是华尔街的“良心”,这是对那些使他变得富有而又具有相同价值观和行为的人的严厉批评。
桑迪·韦尔
世界之王  
韦尔是这个时代典型的代表人物,他建立企业的方式不是通过创新方法、新产品或是创业智慧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与更大的公司合并来实现的。*受尊崇的咨询公司推崇一种“策略”,它们认为这种“策略”是管理当代巨型企业的正确方法,韦尔的例子便是对这种“策略”的*佳诠释。
杰克·格鲁布曼、弗兰克–奎特隆、肯尼斯·莱和桑迪·韦尔
十年骗局  
韦尔已经创建了世界上*大的金融公司,它几乎被卷入了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前十年每一场大型欺诈案中。在21世纪前十年中期它依然处于欺诈行为的*前端,尽管现在由于其巨大的规模,它本身就可以将经济拖垮。
安杰洛·莫兹罗
美国悲剧  
关于莫兹罗有一件颇具讽刺意味的事,那就是他曾经十分强烈地批判传统的华尔街银行家的贪婪,而他作为其中的一个,将不会利用次级贷款剥削购房者。但是当有机会可以变得非常富有的时候—或者更准确地说,当他的竞争对手都在瓜分他的市场份额的时候,莫兹罗把他的顾虑抛到了一边。
吉米·凯恩、理查德·福尔德、斯坦·奥尼尔和查克·普林斯
面临崩溃  
2008年的崩溃不是系统性失败,而是一小撮人无节制的贪婪所致,也是40年来华尔街登上权力之巅,而政府的力量被削弱所致。而这一小撮人如今仍然大权在握,贪婪的时代仍在继续。
后记  
致谢  
译者后记  
注释

展开全部

政府与市场的博弈-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的胜利与美国的衰落 相关资料

  西方媒体曾经颂扬凯恩斯拯救了资本主义,近年来持续的经济增长似乎再一次让不少人淡忘了经济周期。然而,2007年开始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正在引发一场全球性的金融海啸,何去何从?我相信,阅读本书,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从理论与历史的维度厘清当前危机的性质,更有助于我们分析情势的演变和探寻应对之策。   ——黄范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执行董事、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前副院长   市场经济变化多端,唯一不变的就是其变化的周期性。经济学家们研究它,政治家们试图熨平它,而企业家们如果不能善于利用它来做大自己的企业,就会被它所吞噬。本书以引人入胜的语言揭开了经济周期神秘的面纱,是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界人士的必读书。   ——李稻葵,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很难想象有人能够用如此通俗地语言把300多年的经济学思想娓娓道来!经济学可以不用像很多学术刊物表现得那么复杂,也不是看点教科书就可以照猫画虎制订政策那么简单。只有透过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了解各种理论的局限性和适用性,才能正确地把握经济趋势。   ——滕泰,经济学家、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

政府与市场的博弈-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的胜利与美国的衰落 作者简介

  杰夫·马德里克 Jeff Madrick 《纽约书评》定期撰稿人,曾任《纽约时报》的经济专栏作家,是《挑战》杂志的编辑。他还兼任库柏联合学院的教授、罗斯福研究院以及新学院施瓦茨中心经济政策分析的高级研究员。著有《富裕的终结》《收购美国》。同时,他一直为《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机构投资者》《民族报》和《美国展望》撰写文章。马德里克目前居住在纽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