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汽车运用工程基础-(第2版)

汽车运用工程基础-(第2版)

作者:姜立标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74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28.2(8.3折) 定价  ¥34.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汽车运用工程基础-(第2版) 版权信息

汽车运用工程基础-(第2版) 本书特色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汽车运用工程基础(第2版)》特点:   注重以学生为本:   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知识面和理解能力来编写,考虑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通过不同的工程案例或者示例深入浅出进行讲解,紧紧抓住学生专业学习的动力点,锻炼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注重人文知识与科技知识的结合:   以人文知识讲解的手法来阐述科技知识,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设置阅读材料板块介绍相关的人文知识,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注重实践教学和情景教学:   书中配备大量实景图和实物图,并辅以示意图进行介绍,通过模型化的教学案例介绍具体工程实践中的相关知识技能,强化实际操作训练,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设计有丰富的题型,在巩固知识技能的同时启发创新思维。   注重知识技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以学生就业所需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着眼点,紧跟*新的技术发展和技术应用,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着重讲解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技能,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汽车运用工程基础-(第2版) 内容简介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汽车运用工程基础(第2版)》共9章,内容包括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汽车的动力性、汽车使用经济性、汽车的行驶安全性、汽车公害、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通过性、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汽车的技术状况及其变化和车辆技术管理。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汽车运用工程基础(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汽车运用工程、交通运输、汽车工程、交通工程、汽车服务等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汽车使用、运输及维修等技术管理人员的参考书和汽车爱好者的读物。

汽车运用工程基础-(第2版) 目录


绪论
0.1 汽车运用工程简介
0.1.1 概述
0.1.2 本课程主要研究的内容
0.1.3 本课程的任务及要求
0.2 汽车运用工程展望
0.2.1 汽车运用条件的发展
0.2.2 汽车运输和管理现代化的发展
0.2.3 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
0.2.4 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
习题

第1章 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
1.1 汽车使用条件
1.1.1 气候条件
1.1.2 道路条件
1.1.3 运输条件
1.1.4 汽车运用水平和运行技术条件
1.2 汽车运行工况现状和分析
1.2.1 汽车运行工况调查
1.2.2 汽车运行工况分析
1.3 汽车使用性能量标
1.3.1 汽车容载量
1.3.2 汽车的质量利用
1.3.3 汽车使用方便性
习题

第2章 汽车的动力性
2.1 概述
2.1.1 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
2.1.2 汽车动力性的测定
2.2 汽车的受力分析
2.2.1 汽车的驱动力
2.2.2 汽车的行驶阻力
2.2.3 汽车行驶方程式
2.2.4 汽车行驶条件
2.3 汽车动力性的分析
2.3.1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2.3.2 动力特性图
2.3.3 功率平衡图
2.4 合理利用汽车动力性
2.4.1 汽车结构参数对动力性的影响
2.4.2 使用因素对汽车动力性的影响
2.4.3 汽车动力性的合理使用
习题

第3章 汽车使用经济性
3.1 汽车燃料经济性
3.1.1 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评定指标
3.1.2 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3.2 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的措施
3.2.1 使用因素对汽车运行燃料消耗的影响
3.2.2 汽车结构对燃料消耗量的影响
3.3 合理选用燃料
3.3.1 汽油的选用
3.3.2 柴油的选用
3.4 汽车润滑油的合理使用
3.4.1 发动机润滑油的合理使用
3.4.2 汽车齿轮油的合理使用
3.4.3 汽车润滑脂的合理使用
3.5 轮胎的使用经济性
3.5.1 轮胎的常见损坏形式
3.5.2 轮胎的选择与合理使用
习题

第4章 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4.1 汽车制动性
4.1.1 制动时车轮受力分析
4.1.2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4.1.3 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4.1.4 制动力分配
4.1.5 影响制动性的主要因素
4.1.6 汽车制动性试验
4.2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4.2.1 轮胎的侧偏特性
4.2.2 线性两自由度汽车模型及其运动微分方程
4.2.3 汽车的稳态响应特性
4.2.4 汽车的瞬态响应
4.2.5 操纵稳定性试验
4.3 汽车被动安全性
4.3.1 车辆事故分析和被动安全性的评价方法
4.3.2 内部被动安全性
4.3.3 外部被动安全性
习题

第5章 汽车公害
5.1 排气公害
5.1.1 排气公害的组成及危害
5.1.2 排气公害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5.1.3 减少排气公害的主要措施
5.2 噪声公害
5.2.1 汽车噪声的主观评价
5.2.2 汽车噪声的组成
5.2.3 汽车噪声的测定
5.3 电磁波公害
5.3.1 电磁波公害的来源
5.3.2 电磁波公害的控制
习题

第6章 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通过性
6.1 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6.1.1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6.1.2 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结构因素
6.2 汽车的通过性
6.2.1 轮廓通过性
6.2.2 牵引支承通过性
6.2.3 汽车的倾覆失效
6.2.4 影响汽车通过性的因素
习题

第7章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7.1 汽车走合期的使用
7.1.1 配合零件的磨损规律
7.1 -2汽车走合期的特点
7.1.3 汽车走合期的合理使用及维护
7.2 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
7.2.1 汽车起动困难
7.2.2 低温对汽车总成磨损的影响
7.2.3 改善汽车低温使用性能的主要措施
7.3 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
7.3.1 海拔高度对发动机动力性的影响
7.3.2 海拔高度对燃料经济性的影响
7.3.3 海拔高度对排放的影响
7.3.4 在高原地区改善发动机性能的主要措施
7.3.5 高原及山区条件下汽车安全行驶的措施
7.4 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
7.4.1 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特点
7.4.2 提高在高温条件下汽车使用性能的主要措施
7.5 汽车在坏路和无路条件下的使用
7.5.1 汽车在坏路和无路条件下的使用特点
7.5.2 汽车在坏路和无路条件下使用时采取的主要措施
习题

第8章 汽车的技术状况及其变化
8.1 汽车技术状况与运用性能
……
第9章 车辆技术管理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汽车运用工程基础-(第2版) 作者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汽车学院教授,中国民主同盟成员,工学博士,博士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山东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评审专家,广东省科技厅科技(汽车)咨询专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