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胡适四十自述

胡适四十自述

作者:胡适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26.3(7.3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胡适四十自述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515025
  • 条形码:9787511515025 ; 978-7-5115-1502-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胡适四十自述 本书特色

  《胡适四十自述》是一代启蒙大师尽展心路历程的纵横文学、史学、哲学的一本好书。作者胡适对读者说:其实人生不是梦,也不是戏,是一件*严重的事实。你种谷子,便有人充饥;你种树,便有人砍柴,便有人乘凉;你拆烂污,便有人遭瘟;你放野火,便有人烧死。……如此这般,你到了四十岁之时,会不会也有许多感悟呢?

胡适四十自述 内容简介

  《胡适四十自述》一书颇具可读性。除了它是出自二十多岁即「暴得大名」的胡适之手,本身就是深为人们关注的理由外。我们还可以从《胡适四十自述》中见识到这位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童年生活的真实片段,特别是感受胡适先生与自己的过去「对话」时所独具的文化眼光。

胡适四十自述 目录

上编 胡适四十自述
自序
序幕 我的母亲的订婚
一、九年的家乡教育
二、从拜神到无神
三、在上海(一)
四、在上海(二)
五、我怎样到外国去
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
台湾版自记

下编 胡适文选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新思潮的意义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
自由主义是什么?
人权与约法
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里求得一个共同政治信仰
我们必须选择我们的方向
容忍与自由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易卜生主义
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
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
为学生运动进一言
贞操问题
胡适年表
展开全部

胡适四十自述 节选

  太子会是我们家乡秋天*热闹的神会,但这一年的太子会却使许多人失望。  神伞一队过去了。都不过是本村各家的绫伞,没有什么新鲜花样。去年大家都说,恒有绸缎庄预备了一顶珍珠伞。因为怕三先生说话,故今年他家不敢拿出来。  昆腔今年有四队,总算不寂寞。昆腔子弟都穿着“半截长衫”,止身是白竹布,下半是湖色杭绸。每人小手指上挂着湘妃竹柄的小纨扇,吹唱时纨扇垂在笙笛下面摇摆着。  扮戏今年有六出,都是“正戏”,没有一出花旦戏。这也是三先生的主意。后村的子弟本来要扮一出《翠屏山》,也因为怕三先生说话,改了《长坂坡》。其实七月的日光底下,甘、糜二夫人脸上的粉已被汗洗光了,就有潘巧云也不会怎样特别出色。不过看会的人的心里总觉得后村很漂亮的小棣没有扮潘巧云的机会,只扮作了糜夫人,未免太可惜了。  今年*扫兴的是没有扮戏的“抬阁”。后村的人早就练好了两架“抬阁”,一架是《龙虎斗》,一架是《小上坟》。不料三先生今年回家过会场,他说抬阁太高了,小孩子热天受不了暑气,万一跌下来,不是小事体。他极力阻止,抬阁就扮不成了。  粗乐和昆腔一队一队的过去了。扮戏一出一出的过去了。接着便是太子的神轿。路旁的观众带着小孩的,都喊道,“拜呵!拜呵!”许多穿着白地蓝花布褂的男女小孩都合掌拜揖。  神轿的后面便是拜香的人!有的穿着夏布长衫,捧着柱香;有的穿着短衣,拿着香炉挂,炉里烧着檀香。还有一些许愿更重的,今天来“吊香”还愿;他们上身穿着白布褂,扎着朱青布裙,远望去不容易分别男女。他们把香炉吊在铜钩上,把钩子钩在手腕肉里,涂上香灰,便可不流血。今年吊香的人很多,有的只吊在左手腕上,有的双手都吊;有的只吊一个小香炉,有的一只手腕上吊着两个香炉。他们都是虔诚还愿的人,悬着挂香炉的手腕,跟着神轿走多少里路,虽然有自家人跟着打扇,但也有半途中了暑热走不动的。  ****冯顺弟搀着她的兄弟,跟着她的姑妈,站在路边石磴上看会。她今年十四岁了,家在十里外的中屯,有个姑妈嫁在上庄,今年轮着上庄做会,故她的姑丈家接她姐弟来看会。  她是个农家女子,从贫苦的经验里得着不少的知识,故虽是十四岁的女孩儿,却很有成人的见识。她站在路旁听着旁人批评今年的神会,句句总带着三先生。“三先生今年在家过会,可把会弄糟了。”“可不是呢,抬阁也没有了。”“三先生还没有到家,八都的鸦片烟馆都关门了,赌场也都不敢开了。七月会场上没有赌场,又没有烟灯,这是多年没有的事。  ”看会的人,你一句,他一句,顺弟都听在心里。她心想,三先生必是一个了不得的人,能叫赌场烟馆都不敢开门。  会过完了,大家纷纷散了。忽然她听见有人低声说,“三先生来了!”她抬起头来,只见路上的人都纷纷让开一条路;只听见许多人都叫“三先生”。  前面走来了两个人。一个高大的中年人,面容紫黑,有点短须,两眼有威光,令人不敢正眼看他;他穿着苎布大袖短衫,苎布大脚管的裤子,脚下穿着麻布鞋子,手里拿着一杆旱烟管。和他同行的是一个老年人,瘦瘦身材,花白胡子,也穿着短衣,拿着旱烟管。  顺弟的姑妈低声说,“那个黑面的,是三先生;那边是月吉先生,他的学堂就在我们家的前面。听人说三先生在北边做官,走过了万里长城,还走了几十日,都是没有人烟的地方,冬天冻杀人,夏天热杀人;冬天冻塌鼻子,夏天蚊虫有苍蝇那么大。三先生肯吃苦,不怕日头不怕风,在万里长城外住了几年,把脸晒的像包龙图一样。”这时候,三先生和月吉先生已走到她们面前,他们站住说了一句话,三先生独自下坡去了;月吉先生却走过来招呼顺弟的姑妈,和她们同行回去。  月吉先生见了顺弟,便问道,“灿嫂,这是你家金灶舅的小孩子吗?”“是的。顺弟,诚厚,叫声月吉先生。”月吉先生一眼看见了顺弟脑后的发辫,不觉喊道,“灿嫂,你看这姑娘的头发一直拖到地!这是贵相!是贵相!许了人家没有?”这一问把顺弟羞的满脸绯红,她牵着她弟弟的手往前飞跑,也不顾她姑妈了。  她姑妈一面喊,“不要跌了!”回头对月吉先生说,“还不曾许人家。  这孩子很稳重,很懂事。我家金灶哥总想许个好好人家,所以今年十四岁了,还不曾许人家。”月吉先生说,“你开一个八字给我,我给她排排看。你不要忘了。”他到了自家门口,还回过头来说:“不要忘记,叫灿哥抄个八字给我。”  ……

胡适四十自述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字适之,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提倡文学革命,与陈独秀、鲁迅等并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他在哲学、史学、古典文学考证诸方面都有成就,并有一定的代表性。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中国章回小说考证》、《胡适文存》、《胡适全集》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