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现代诗坛的日本因素

中国现代诗坛的日本因素

作者:刘静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300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1.5(4.3折) 定价  ¥5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现代诗坛的日本因素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09540
  • 条形码:9787516109540 ; 978-7-5161-0954-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现代诗坛的日本因素 本书特色

刘静编著的《中国现代诗坛的日本因素》通过实证性考察,对中日诗歌交流史料进行较系统的钩稽和整理,坚实新诗研究的学术基础。同时采用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打量和审视中日诗坛之间的碰撞、融汇与抗争的历史事实,深化新诗流变历程的外来文化背景研究。

中国现代诗坛的日本因素 内容简介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诗坛与日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晚清“诗界革命”虽然是中国近代诗歌自然演进的结果,但却在“神”、“形”两方面受到了日本启蒙运动的影响。早期创造社诗观的形成得益于日本文坛对于“新浪漫主义”的追捧,与白桦派也是相联系的。穆木天们“纯粹诗歌”理论的确立与创作实践根植于日本社会的西学东渐风尚及对西方文化的选择与过滤。左翼诗潮与日本普罗列塔利亚艺术运动更是具有清晰的互动关系。

中国现代诗坛的日本因素 目录


导论
**章 革故鼎新的启蒙序幕
**节 “新意境”的营造
一 东瀛诗变革的标杆效应
二“更搜欧亚造新声
三 欧洲“真精神”的文化变异
第二节 新体诗之新形式
一“言文一致”的成功范例
二“我手写我口”的新开拓
三 模仿与创造的先导意义

第二章 昂扬澎湃的主情诗潮
**节 邂逅厨川白村
一“新浪漫主义”的接收
二 推崇“情绪主观”
三 “生命的文学”的构建
第二节 与白桦派的碰撞与交融
一 无政府主义的浸染
二 共鸣:主情文学观
第三节 《女神》:别求新声于异邦
一“诗之精神在其内在的韵律
二 泰戈尔文名风行一时
三 有岛武郎:惠特曼激荡郭沫若

第三章 日本际遇与“纯粹诗歌”
**节 穆木天的《谭诗》
一 诗坛“散文化”与“纯诗”引入
二《谭诗》诞生探源
三“纯粹诗歌”辨析
第二节 《旅心》与《红纱灯》
一 穆木天人生体验与诗情迸发
二 关东大地震:冯乃超走向文学
三“交响”中的“物哀”因子
四 “纯粹诗歌”的艺术探索

第四章 参照与共振:红色风暴
**节 波澜壮阔的左翼诗潮
一 从普罗派到中国诗歌会
二 对日本的关注与学习
三“在新的舞台上合奏
第二节 鲜明的泛政治色彩
一 强调“政治首位性”

第五章 铁蹄下的呐喊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中国现代诗坛的日本因素 作者简介

刘静,1964年生于重庆,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重庆抗战文史基地研究员,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新诗和中日文学比较研究。曾任日本国立九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院访问研究员。曾获“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校“学术骨干”等荣誉称号。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五项,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有《新诗艺术论》(独著)、《美学视野下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想》(副主编)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