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辛亥前夜-大清帝国最后十年

辛亥前夜-大清帝国最后十年

作者:李刚 著
出版社:黄山书社出版时间:2011-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309
读者评分:4.6分32条评论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19.8(5.5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辛亥前夜-大清帝国最后十年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6117423
  • 条形码:9787546117423 ; 978-7-5461-1742-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辛亥前夜-大清帝国最后十年 本书特色

茅于轼、张鸣、杨栋梁、郑小平慎重推荐! 《辛亥前夜:大清帝国*后十年》作者李刚以难得的耐心与公正、独特的视觉与风格讲述大清帝国*后十年那段时期的人和事,犹如一个顽皮的孩子在转动多棱镜,每个棱角都折射出诡丽多姿、耀人眼目的光彩,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大餐!这里有大变局的十年来各种历史人物的梦想和挣扎,还有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我们能看到伸展中的历史洞察,努力拓宽的现实视野,还能发现新一代人的理想和情怀。 不能不佩服李刚先生研究视角的犀利与独到。无论是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摄政王载沣、李鸿章直至宣统时代的“王室内阁”成员载泽、袁世凯、张之洞等人,在李刚笔下都凸显出鲜为人知的一面。……历史可以作为今日的镜鉴。读史可以观兴亡,知得失。 ——新西兰《先驱报》 辛亥革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是中国社会对清政府十年新政改革的一次大检验,但是这个苦撑七十年的庞大帝国没有通过考验。本书带给我们诸多深深的思考。 ——南开大学教授 杨栋梁 一部严肃而且平易好读的辛亥前史,开卷有益。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张 鸣 回顾这段历史,一个基本的问题是这些人物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这些目标对不对?有的是保卫祖国,有的是发展实业,有的是推翻满族统治,有的是改变政治制度,还有追求民主科学。我认为这些目标都对,但*根本的目标是什么?是“人的权利”。 ——著名经济学家 茅于轼 清朝末年,朝廷实行新政,效仿日本,试图改革。但不久,政府垮台,军阀混战,社稷大乱。新政改革失败,辛亥革命爆发,其原因何在?近代中日两国转型有何异同?推荐读本书。 ——日本立命馆大学教授 郑小平 如果把载沣看成企业的继承者,如果把袁世凯视为企业里面颇有势力的老员工,我觉得从这个角度看书,或许有新的启示。 ——亿房网友 一枝毒秀 对于历史,确实要像作者那样经常去反思,不要满足于一时的结论。……仅仅是因为“鞑虏”的权力欲望导致了失败吗?作者从细述改革始末,以丰富的史料与更加耐心的态度展现了那段熟悉而又实际上对大多数中国人很陌生的历史。 ——豆瓣网友 清欢 大家自己看吧,作者写得很通俗,很客观!语言上比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更轻松。 看到这本书让我想到《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一样都是让大家从一个新的角度看清朝那些大人物,很新活,但这个比它要完整系统。 ——当当网友 yhj8341 映心红叶别样红

辛亥前夜-大清帝国最后十年 内容简介

仅靠“驱逐鞑虏”就能摧垮延续267年的庞大帝国?清末资政院顶撞摄政王、否决皇族内阁,权力到底有多大?晚清政要在夹缝中辗转腾挪,为何在教科书里成为反动面孔?中国在晚清七十年(1840~1912年)这段漫长的历史阶段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难道真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帝国的危机发自鸦片战争,然后历经肤浅的洋务运动和胎死腹中的百日维新,尔后一路狂飙至辛亥革命的发生,帝国大厦随即猝然倒塌?本书将作谨慎解答。

辛亥前夜-大清帝国最后十年 目录

**章 1901·顽固派退出政权核心
从玛噶尔尼到“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的失控
第二章 黄沙渐没中堂墓:一个时代在结束
*后的出场
李鸿章其人
“洋务运动”的历史性终结
第三章 “新政”上谕:“变法自强,为国家安危之命脉”
她比康有为走出更远
慈禧太后的“政见”
第四章 张之洞:手握经卷的坚定改革家
张之洞的崛起历程
“会奏三折”足使他名垂千秋
第五章 袁世凯:从朝鲜监国到政坛巨子
豫中豪门走出来的北洋大臣
新政初期的变法举措
他萌生了立宪的愿望
第六章 1906·五大臣出洋考察终成行
政治考察前的国内外大背景
出洋考察对宪政改革的推动作用
第七章 立宪上谕在争论中出笼
激烈的廷辩
哪些人在推动改革?
立宪上谕引发新一轮纷争
第八章 党争纷扰中的官制改革
“责任内阁制”遭遇挫折
没有*终的赢家
第九章 聚焦北京:立宪应否预备?
“九年预备立宪”:一个激进的改革方案
九年里都要做什么?
第十章 皇族少壮派与地方权臣在角逐
摄政王塑造自己的改革形象
中央政府与地方督抚纷争的背后
第十一章 议员们在行动
摄政王向议员们做出让步
立宪派缘何更激进?
第十二章 爆发“新政综合症”
危机与机遇依然共存
民情是把双刃剑
第十三章 “铁路国有”引发全面危机
经济纠纷长级为政治冲突
“新政”没过“保路”关
第十四章 辛亥年还发生了什么
两任内阁与一部宪法的出台
帝国大厦瞬间崩塌
展开全部

辛亥前夜-大清帝国最后十年 相关资料

不能不佩服李刚先生研究视角的犀利与独到。无论是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摄政王载沣、李鸿章直至宣统时代的“王室内阁”成员载泽、袁世凯、张之洞等人,在李刚笔下都凸显出鲜为人知的一面。……历史可以作为今日的镜鉴。读史可以观兴亡,知得失。
——新西兰《先驱报》
辛亥革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是中国社会对清政府十年新政改革的一次大检验,但是这个苦撑七十年的庞大帝国没有通过考验。本书带给我们诸多深深的思考。
——南开大学教授 杨栋梁
一部严肃而且平易好读的辛亥前史,开卷有益。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张 鸣
回顾这段历史,一个基本的问题是这些人物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这些目标对不对?有的是保卫祖国,有的是发展实业,有的是推翻满族统治,有的是改变政治制度,还有追求民主科学。我认为这些目标都对,但最根本的目标是什么?是“人的权利”。
——著名经济学家 茅于轼
清朝末年,朝廷实行新政,效仿日本,试图改革。但不久,政府垮台,军阀混战,社稷大乱。新政改革失败,辛亥革命爆发,其原因何在?近代中日两国转型有何异同?推荐读本书。
——日本立命馆大学教授 郑小平

辛亥前夜-大清帝国最后十年 作者简介

李刚,新锐历史学者,毕业于南开大学世界史专业。他是近年来国内少有的一直坚持对中国历史进行深度思考和严密论证的青年学者。其作品厚重严谨,文风流畅,不仅在国内有稳定的读者群,在海外华人中也渐受关注。曾出版《犁与刀:百年中日问题忧思录》《铁血中日:千年五战》;发表《清末宪政改革中的日本因素》《“琉球交涉”期间中日外交策略考》《试论中日传统复仇文化:以〈赵氏孤儿〉与〈忠臣藏〉比较分析为例》《古代反腐难解兴亡怪圈》《“铁路国有”缘何引发帝国崩溃》《中国历代王朝政治体系的优与劣》等文章,并就“日本农业政策与农村现代化”专题发表系列研究论文。

商品评论(32条)
  • 主题:

    神州陆沉的时刻,也是凤凰涅槃的刹那

    2020/11/2 19:02:04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很好的一本书

    新书,塑封;视角新颖的一本历史著作,值得一看。

    2020/8/26 18:06:46
    读者:arm***(购买过本书)
  • 主题:

    一段不忍回首的历史,不可以忘却的历史

    2020/6/5 20:14:08
    读者:452***(购买过本书)
  • 主题:普及型读物,性价比高时可买

    普及型读物,性价比高时可买

    2020/6/5 10:47:25
    读者:zha***(购买过本书)
  • 主题:

    认识辛亥革命背景发展的一本好书

    2020/4/9 14:46:55
  • 主题:

    关于晚清,想了解又痛恨,历史的痛,永远烙着每一个中国人。

    2019/12/30 7:49:30
  • 主题:

    装帧正常,包装完整,虽然还没开始阅读,但是买了就是看了

    2019/12/3 0:19:28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可以看看…

    满清到最后还内哄不己……

    2018/9/5 18:06:03
    读者:gwj***(购买过本书)
  • 主题:图书包装完好,品相佳。内容可读,值得购买!

    图书包装完好,品相佳。内容可读,值得购买!

    2018/4/8 16:16:15
    读者:maj***(购买过本书)
  • 主题:大清题材是热门

    这也是热门中的一种,可读性一般

    2018/1/3 7:29:36
    读者:gml***(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