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第四代港口及其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第四代港口及其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作者:真虹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184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36.0(7.5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第四代港口及其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313064653
  • 条形码:9787313064653 ; 978-7-313-06465-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第四代港口及其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本书特色

《第四代港口及其经营管理模式研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研究系列

第四代港口及其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从港口的发展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第四代港口的基本理论、形成的驱动因素以及经营管理模式演进的四个阶段。研究了港口与供应链的关系,构建了港口供应链集成阶段的概念模型,并深入研究了港口柔性化问题,*后对港口代际划分进行实证分析,对未来中国港口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本书可供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港口管理、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供港口管理、科技人员、政府部门有关人员参考。

第四代港口及其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港口发展现状分析
1.3 第四代港口发展研究的意义
1.4 第四代港口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 港口功能演变
2.2 港口代际划分
2.3 港口与供应链关系
2.4 港口柔性研究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第四代港口的基本理论
3.1 现代港口发展的回顾
3.2 第四代港口的概念、内涵与特征
3.3 四代港口特征演变的比较
3.4 四代港口划分的量化标准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第四代港口形成的驱动因素
4.1 港口代际的演变
4.2 并购理论一般框架的引入
4.3 第三代向第四代港口发展的外部驱动因素分析
4.4 第三代向第四代港口发展的内部驱动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第四代港口经营管理模式的演进
5.1 第四代港口经营管理模式演进的四阶段
5.2 **阶段:港口运营流程的再造阶段
5.3 第二阶段:港口运营的准时化阶段
5.4 第三阶段:港口运营的精细化阶段
5.5 第四阶段:港口运营的快速响应阶段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港口供应链管理
6.1 供应链、服务供应链以及物流链的内在关系
6.2 港口与供应链相关关系分析
6.3 港口供应链的基本内涵
6.4 港口供应链形成的动因及过程分析
6.5 港口供应链的结构与特征
6.6 港口供应链的集成
6.7 港口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方式
6.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港口柔性化经营管理
7.1 港口柔性化的概念
7.2 港口的柔性能力
7.3 港口的柔性评价
7.4 港口的柔性化评价方法
7.5 港口的柔性经营管理方式
7.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港口代际划分的实证分析
8.1 实证分析的基本思路
8.2 目标港口的基本情况
8.3 数据采集与分析
8.4 权值计算
8.5 计算结果与分析
8.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迈向第四代港口——中国港口的发展对策
9.1 中国港口所处的发展阶段分析
9.2 中国港口迈向第四代港口已做的尝试
9.3 中国发展第四代港口的政府管理作用
9.4 中国发展第四代港口的企业经营作为
9.5 中国发展第四代港口应注意的问题
9.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第四代港口及其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节选

《第四代港口及其经营管理模式研究》从港口的发展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第四代港口的基本理论、形成的驱动因素以及经营管理模式演进的四个阶段。研究了港口与供应链的关系,构建了港口供应链集成阶段的概念模型,并深入研究了港口柔性化问题,*后对港口代际划分进行实证分析,对未来中国港口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第四代港口及其经营管理模式研究》可供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港口管理、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供港口管理、科技人员、政府部门有关人员参考。

第四代港口及其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相关资料

插图:(1)具有广阔的、交通便捷的经济腹地,特别是具有广阔的、直接的陆向经济腹地。(2)与所在城市融为一体,并以港口为核心规划和发展整个城市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3)具有与时俱进理念下现代化港口的一切技术服务特征,即具有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的航道与码头设施,密集的全球性国际直达干线,内外便捷联结全球的公共信息平台,具有各种与之配套的服务系统与政策法律环境。杜凯认为港口发展趋势即第四代港口的特性如下:(1)港口与经济腹地、所居城市关系更加紧密。港口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在第三代港口时期就被人们所认识,另外,港口的枢纽功能将逐渐让位于平台的作用。(2)第三代港口之间的激烈竞争在第四代港口期间被合作所取代。(3)大型化、专业化、深水化、高科技化进一步加强。秦洁、郑连虎认为第一代港口是一个不同交通工具的转换枢纽,即运输节点;第二代港口利用港口这种地理优势发展港口加工业,节省向内陆运输的成本;第三代港口发展港口服务;第四代港口成为资源配置的枢纽,各种不同的资源在港口进行组合、配置,更加突出港口的区域属性和经济属性,更有力地说明只有服务和服从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港口才可能健康可持续发展。吴鹏华提出第四代港口是第三代港口的发展,是供应链物流管理的产物。在船舶大型化,泊位、航道深水化,码头专业化,装备大型化,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同时还应满足市场绿色、柔性需求,还具有生产精细化、敏捷化的特点。结合国际港口发展趋势,第四代港口可定义为为服务需求商提供供应链整体优化的、能满足物流柔性化需求的、能够提供低成本、低消耗和优质高效服务的绿色物流据点。于汝民提出第四代港口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就是在建设航运中心或者物流中心的基础上,提升到更加强调自身成为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提升的本质之处在于港口从静态的、节点型的角色转变到动态的、网络型的角色,在完善“中心”功能的基础上,强调物资和信息必须在此快速地流过,这无疑提高了供应链的整体效率,为客户带来高增值服务,同时也提升了港口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强了港口的竞争力。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