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枫雪桑梓情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出版时间:2008-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268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16.6(5.2折) 定价  ¥3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枫雪桑梓情 版权信息

枫雪桑梓情 本书特色

上海华侨传媒、上海侨报、东方出版中心联袂推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巨献力作,8位共和国大使真实披露外见闻。亲历、亲闻、亲见、细节生动。
  1996年3月21日,迈克尔哈迪博伊斯爵士出任新西兰第17任总督,任期5年。我于1998年2月至2001年2月赴新西兰履新正值博伊斯总督任内。其间,中新关系深入发展,双边高层互访频繁。领导人的互访,使我有更多机会接触博伊斯总督,见闻了一些总督的行事风度、生活情趣。

枫雪桑梓情 内容简介

本书多角度地记述了作者外交生涯中的亲身经历,记载了作者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太平洋岛国任职期间的所见所闻以及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书中不仅回忆了与诸多高层人士如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新西兰总督博伊斯、新西兰历史上**位女总理希普利、库克群岛总理亨利等的交往,也真实地记录了与平民的友谊,新中国外交官在外交**线的风采可见一斑。书中插有150多幅珍贵照片。全书语言朴实,文笔流畅,内容丰富,引人人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一定的史料价值。

枫雪桑梓情 目录

序言
加拿大篇
 “千岛湖”之旅
 冰酒甜自苦寒来
 尼亚加拉大瀑布之美
 多伦多的夏天
CN电视塔
水上游乐园
扬街卖艺人
多伦多今昔
 现代都市里的原始公社 ——马尼托巴省纪行
里尔塑像
原始公社
面包篮子
加拿大智库对政府决策所起的作用
邮政工人大罢工 ——法治、道德面面观
强制复工
领袖失言
  黑脸考官
  马克背犬
 一次惊心动魄的公民投票
 “魁独”由来
  公民投票
 一代伟人特鲁多
 加拿大的百日总理金·坎贝尔
 初出茅庐受青睐
  龟兔赛跑兔赢了
 大选遭遇滑铁卢
 亦喜亦忧话福利
 完善的福利制度
  严重的福利弊端
  艰难的福利改革
 旁观自由党代表大会有感
 议会开幕式
 比尔·凡高内议员
  访问选区
 作客议会
 周末休闲
 一次不拘一格的重要访问
 老侨领伍卓生
 当选侨领
  办事稳妥
  交友广泛
  热爱中国
 一件往事
 加拿大的大陆新移民
 早期移民
  创业甘苦
 香港回归普天同庆
 多做工作释疑虑
  普天同庆迎回归
 枫雪桑梓情
 “春晚”轰动多伦多
  载歌载舞满乡情
澳大利亚篇
 漫游悉尼港
 雪山行
 按图索骥
  雪山风光
 缆车停了
 茅台飘香
 震惊澳大利亚的一件事
新西兰篇
 出使新西兰
毛利欢迎仪式
呈递国书
 新西兰历史上**位女总理——希普利
从小学教师到政府总理
由励志改革而败走麦城
自“蜂房”会见至机场相约
 毛利之乡
 灿烂的毛利文化
  优美的自然风光
 南岛友情深——中国工艺美展在新西兰展出侧记
 地震频仍西风紧
 真菌学家高益槐教授
 一次难忘的雅集
 人民友好使者——威尔莫特先生
 “哭泣的水”
 略记新西兰总督博伊斯
 绅士风度
 简俭风尚
  古国风韵
 哲人已逝风范永存
 中新关系,充满生机
南太平洋岛国篇
千猪宴
珊瑚之国基里巴斯
塔希提随想
 交通方便,服务周到
自然风光,得天独厚
人文景观,别具风韵
鸟粪富国瑙鲁
赴萨摩亚建馆的日子
  建馆先遣组
 宴请元首
 阿皮亚掠影
 萨摩亚的马他伊风俗
  马他伊
  腊立鼓
 卡瓦酒
 赴库克群岛递交国书
 访问库克群岛散记
 历史悠久
  民风淳朴
  舞姿优美
 绿色旅游
 库克群岛总理首次访华
 经济改革
  小国声音
 首次访华
后记
展开全部

枫雪桑梓情 节选

“千岛湖”之旅
浙江省的千岛湖,很美;但我没去过。加拿大的千岛湖,也很美;我去过两次。**次是在驻加拿大使馆工作时,从渥太华出发,开车南下;第二次是在驻多伦多总领馆工作时,从多伦多北上去千岛湖。
千岛湖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安大略湖上,共有大小岛屿1793个,分为三部分:将军群岛、舰队群岛和海军群岛。国界线从湖中经过,把千岛湖分开,一部分属美国,一部分归加拿大。它们有序地如珍珠般散布在湖面上,自西向东伸展开去,渺渺茫茫,望不到边际。
紧挨将军群岛有个小镇,名日加纳诺克(这是印第安语,意为健康幸福之地),地处渥太华之南,多伦多之北,是游湖的出发地,游人在此登船,观赏湖光山色。所以,每到夏天旅游旺季,小镇便游人如织。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有不同肤色,讲不同语言,却为同一个目的——游览千岛湖而来。
游千岛湖分为3小时游程和1小时游程两种。前者时间长,跑的距离远,看的东西多。我们**次来玩时,是使馆俱乐部组织的,时间充裕,选择了3小时游。那天天气晴朗,可谓“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大家有说有笑,兴致勃勃地登上“千岛人号”游船。这里的游船由加纳诺克船运公司经营,游船统一命名为“千岛人号”。铝制船体,共分3层,相当豪华,号称是北美*大、*新、*好的游船。船上航行设备先进,生活设施齐全。舱内窗明几净,座位舒适。每层有洗手间、咖啡间、小吃部,为游人提供方便。同时还安装电暖气,以使春秋季节游湖时,保持适宜温度。舱外有5个露天甲板,宽敞空旷,游人可在此散步、闲聊、观景、拍照……我们一行十多人,来到三层甲板,观赏千岛景色。湖上只只游船满载游客,游弋于千岛之间,荡漾于碧波之上。我们依栏伫立,游船款款行驶,真是“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让人游兴倍增。放眼望去,岛屿栉比,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形态各异。有的小岛宛如舢舨,划行湖上;有的大岛形若面包,横浮水面。个别岛屿,“大石侧立干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岛上佳木葱茏,丰草绿缛,青翠欲滴。近看,湖水清冽,碧绿透凉。偶然可见鱼翔浅底,苍鹭独立,野鸭戏水,沙鸥群集。游船过处,机声隆隆,它们扑棱棱惊飞起来,似有“落霞与孤鹜齐飞”之意境。见此情状,大家纷纷拿出相机,抢拍镜头。
“千岛人号”不紧不慢沿着航线在岛屿间转悠。时间稍久,刚刚上船时的新鲜感减少了。看着湖上大同小异的岛群,游人有些倦了,语言少了,船舱内清静多了。忽然,隆隆的机声低沉下来,像是要停靠码头。游人又兴奋起来,原来是包尔特古城堡到了!这是闻名遐迩的旅游景点。城堡建在心脏岛上。该岛因其地形很像一颗心脏而得名。它属于美国领土,没有美国签证的游客是不能上岛参观的。
岛上主要景观就是包尔特古城堡。说它古,其实也不算古老,仅有百年历史。比之英国赫赫有名的温莎城堡,实在是年轻得很。那是1900年,美国百万富翁乔治•包尔特为他妻子路易丝建造的。整个建筑完全仿照莱因兰德城堡,其风格、规模、大小,均按原样复制,建有11幢楼房,120个房间,包括购置家具,室内装修,耗资约250万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额投资。令人惋惜的是,1904年1月,城堡建设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中,路易丝去世了。她*终也没有看到丈夫花巨资为她建造的这座城堡。
我们从“千岛人号”游船远眺,城堡为石头建筑,高高的石墙,呈圆柱形,房顶犹似圆锥,架于空中,四周少见窗户,看上去古色古香,别具情趣。古时盖城堡,为安全起见,城墙的窗户窄小,多朝内院,城堡周遭挖有护城河,河上设有吊桥,是为入口处。包尔特城堡具有古堡特点,不过它建在小岛上,没有舟楫,难以登临,蛰居予处,远离尘嚣,清静而又安全。据介绍,如若冬季,城堡又是另一番神韵。大雪过后,岛上雾霭蒙蒙,雾凇满枝,晶莹透亮。晨光熹微,城堡隐现,好似童话世界。然而,我们眼前的城堡,怀抱在绿荫丛中,满目苍郁,并无半点童话般神秘色彩。
游船在此停留片刻,继续前进,不一会,到了另一个景点,著名的载维尔康。这里有两个岛,一大一小,大的属于加拿大,小的属于美国。两岛之间,相距咫尺。不知是哪位建筑师心血来潮,在两岛间造了一座小桥,将美加两国小岛连接起来。小桥全长仅9.75米,是当今世界上*短的“国际桥”。
过了载维尔康,游船开始折回加纳诺克。我又来到甲板,若有所思,感到千岛湖堪称风光旖旎,同时,又觉得它似乎缺少了些什么?可一时又说不清楚。
三年之后,我在驻多伦多总领馆任职。台山同乡会会长伍伯良夫妇邀请我们夫妇和黄智政夫妇同游千岛湖。这次天公不作美,一路上大雨滂沱。我们抵达加纳诺克时,天又放晴了。因时间匆促,我们选择了1小时游。
一小时,游程短,景点少,但却显得紧凑。“千岛人号”的舵手兼导游随时向游人介绍着沿途景色。“大家请看,”扩音器传来导游的声音。“前面是一个宁静的小湾,湾内停靠着小汽艇。那是来此消夏的加拿大人家。他们或去湾畔垂钓,或在树下小酌,自娱自乐,自由自在,千岛湖不愧是避暑胜地。”我们发现,沿途这样的人家不少。他们驾着小艇,漫游湖心,悠然自得,衬托起千岛湖上一片平静闲适的气氛。可是一个多世纪以前,千岛湖很不平静,这里曾是河盗出没之处,也是战争频发之地。
17世纪,一位法国探险家经过艰辛跋涉来到千岛湖,打开了一条由蒙特利尔经过圣劳伦斯河到千岛湖的水上通道,从此,商人纷至沓来。从圣劳伦斯河到千岛湖,其间有一段险峻的朗苏湍流,船舶往往在此撞翻,商人葬身鱼腹。因之这一段水道被称为“商人的坟墓”。过了湍流,就是平静的千岛湖。加拿大的土著部落易洛魁人*早就居住在这一带。他们以狩猎为生,从事皮毛交易。外界商人来此,也为皮毛生意。商人把货船装满,在千岛湖休息数天,然后上路,再通过朗苏湍流,回到蒙特利尔,将皮毛卖掉。本来千岛湖是商人在经过朗苏湍流之前或之后的一处平静的休息处所,但渐渐地,这里出现了袭击商船的河盗,千岛湖不平静了。接下来,英法之间为争夺殖民地而爆发了7年战争,千岛湖的大小岛上筑满碉堡,战斗不断,英国在易洛魁人协助下,获得胜利。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国的独立战争爆发了。千岛湖再次陷入战乱。迨及1860年以后,才慢慢恢复平静。
现今岛上已看不见昔日的残垣断壁,代之而起的是幢幢小楼,屋舍俨然,点缀在枫树丛中。它们大多是上世纪初叶,那些腰缠万贯的富人在此修建的夏季别墅和私人俱乐部。由于富人们的到来,千岛湖声名远扬,成为旅游胜地,吸引了世界各地无数游人来此游览观光。
“千岛人号”甲板上的游客,游兴甚高,指指点点,评说千岛风光。伍伯良先生走过来,问我:“千岛此行,印象如何?”经他一问,我恍然有悟,上次游湖时觉得说不清楚的地方,现在清晰了。我的故乡无锡,濒临太湖,山清水秀,千岛湖与之无异;相异的是,人文蕴涵。无锡蠡园,有个景点“西施浣纱处”,让人遐想联翩,范蠡与西施泛舟太湖的优美传说,令人神往。正是这些千古传颂的历史掌故反映出的深厚文化底蕴,使得那里的风景名胜更具魅力。而千岛湖之旅,也看古堡、小桥、别墅,也闻湍流、河盗、战争,却很难领略到那浓浓的文化氛围,不能不说是一点遗憾。
  虽有遗憾,千岛湖依然很美。
  冰酒甜自苦寒来
多伦多的秋天,秋高气爽,气候宜人。老朋友、《明报》总裁李广豪夫妇邀请我和夫人及文化领事陈荣生夫妇去湖上的尼亚加拉市一游。该市位于安大略省南部的尼亚加拉半岛,此地盛产葡萄酒。李先生请我们游览的目的,就是去参观英尼斯克林葡萄酒厂。
我们上午9时出发,驱车南下。高速公路上车辆往来,络绎不绝。我们以百公里的时速行驶,一个半小时后抵达目的地,酒厂公关总监狄宝拉女士已在门口迎接。她引领参观,边走边看,边看边讲。酒厂由著名调酒师凯沙和斯拉都两人于1975年创建,他们选择在尼亚加拉半岛设厂,是因为此地的气候适宜葡萄生长。我们顺着狄宝拉所指的方向看去,前面是一片片葡萄园,葡萄架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规模颇大。与葡萄园相邻的是一间木桶贮藏室。据说,这些木桶全是从法国进口的。一个直径约1米的桶,价值1万美元。主人之所以要远道从法国进口贮酒木桶,是因为该木桶质量好,贮藏后,有益于葡萄酒的存放,以保证酒的品质。贮藏室内,堆放着许多软木,也是从法国进口的,那是做葡萄酒瓶的软木塞用的。此种软木,也有益于酒品保存。我们来到地窖,那里排列着大批木桶,形成一道木桶的高墙,桶里面盛满酒。每个桶上标明年份、产地、品牌。我粗粗看了一下,这里都是3年以上的葡萄酒。狄宝拉说,另一个地窖里藏有10年以上的酒,很名贵。
走出地窖,随后参观车间,观看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只看了葡萄发酵和自动装酒两道工序。几个大池里装满葡萄,我们围池站立,狄宝拉讲解了葡萄的收摘、去枝、打碎、榨汁、过滤、入桶、贮藏等过程,她讲得有声有色,娓娓动听。从她那里,我们知道了葡萄酒的一些知识。比如:红葡萄酒并不是用红葡萄酿成的,而是用绿葡萄。*后,大家来到装酒车间,只见全自动流水线上,葡萄酒一瓶瓶入樽,贴上标签,进入纸箱,工人打包后,将其送上货车,运往各地。
离开车间时,狄宝拉问我印象如何?我说,偌大的厂区,很少看到工人,贵厂自动化程度高,管理水平也高。她颔首微笑,稍停,又说:我们这里,也不全是自动化,还有笨重的体力劳动呢。我有些诧异。她接着说:我们厂除了生产葡萄酒,还生产冰酒。法国和德国的冰酒历史悠久,饮誉世界。为了追赶他们,凯沙先生苦心钻研,精心经营,使冰酒质量大大提高。1989年,在法国波尔多酒节上,我们厂生产的英尼斯克林牌冰酒一举夺魁,引起轰动。从此,冰酒在加拿大备受青睐。说到这里,她语气一转:冰酒很受欢迎,但酿造冰酒很不容易。因为冰酒用的葡萄与众不同,它选用的是冰冻葡萄。这种葡萄比酿造一般葡萄酒所用的葡萄生长期长3个月,在12月至来年1月间收摘,气温在-13℃至-10℃,此时的尼亚加拉半岛已是大雪冰封,而采摘葡萄需在*寒冷的时刻即凌晨3时进行,正值人们拥枕熟睡的时候,工人们却已手挽筐篮,脚踏深雪忙碌田间,采撷着串串冰冻葡萄,非常辛苦。听她这么一介绍,我心中油然升起对摘葡萄工人的崇敬之意,也对冰酒有些好奇。
狄宝拉边讲边走,把我们引上二楼的艺廊。这里与其说是艺廊,倒不如说是酒瓶展览。以前,我也参观过酒厂,见过各种形状的酒瓶。但眼下这个艺廊里陈列的酒瓶更为丰富多彩。有传统的长颈瓶,也有方瓶,还有菱形、三角形、葫芦形;大的可盛几十斤酒,小的只能装一两,大的显得豪爽气魄,小的显得玲珑剔透。看到如此众多的酒瓶,真让人一饱眼福。就在这艺廊里,酒厂老板凯沙先生设午宴款待了我们。他是酿酒专家,也是品酒行家。他先请我们品尝白葡萄酒,再品红葡萄酒。我不善饮,分不出酒的好坏,喝在嘴里,觉得都是一个味。凯沙先生可不一样,一说到酒,他便兴趣盎然,好像天下事。唯酒而已。他手端酒杯,轻轻晃动,看看酒杯上的挂痕,便可知道酒的优劣,然后,喝一小口,嘴唇一抿,舌头一舔,便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头头是道,有条不紊,让人不得不佩服。品尝过葡萄酒后,凯沙先生请我们品冰酒。他说冰酒用冰冻葡萄酿造,葡萄经过天然冰冻,水分很少,糖分很浓,所以冰酒甜蜜,芳香馥郁,堪称葡萄酒之珍品。凯沙先生介绍说,葡萄冰冻后,产量很低,所以冰酒生产得很少。正因为如此,冰酒更为名贵。说完,凯沙先生拿过鹤颈酒瓶,给我们每人斟上一小杯冰酒,大家举起杯子,不是干杯,而是细细品尝。初尝是甜蜜,细品是芳香,再品是醇厚馥郁,特别是餐后,喝完咖啡,主人敬上一小杯冰酒,那真是妙不可言、回味无穷。我不禁口占四句:
  杯杯琼浆液,
  滴滴胜似蜜。
  夺冠法兰西,
  采撷踏深雪。
  尼亚加拉大瀑布之美
尼亚加拉大瀑布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交界处五大湖中的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之间。两湖水位落差百米。伊利湖水顺着尼亚加拉河流向安大略湖,流至加、美边境处,突遇断崖峭壁,飞泻而下,形成大瀑布。这瀑布被山羊岛一分为二,分别称新娘面纱瀑布、美利坚瀑布和马蹄形瀑布。前两处属美国,落差55.5米,宽328米,后者属加拿大,因状似马蹄而得名,落差54米,宽640米。
尼亚加拉大瀑布历史久远。19世纪初叶已闻名于世。1836年,通往尼亚加拉的铁路竣工,为旅游提供了方便,观光客日益增多,大瀑布逐渐成为旅游胜地,招徕各方游人。据说拿破仑的兄弟曾带着新娘由新奥尔良来观赏瀑布。于是,这里成为新婚夫妇度蜜月之地。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也曾到此一游,赞美大瀑布的恢弘气势。1859年,法国大名鼎鼎的杂技演员布隆丹,在大瀑布之间架起钢丝,他步履轻盈地从钢丝上走向彼岸。1901年,探险家泰勒女教师置身于一个密封的大木桶中,随马蹄形瀑布“飞溅”而下。之后,更有人以小船、橡皮球为工具,随汹涌湍急的瀑布垂直泻下。一时间,大瀑布也因之而声名远扬,吸引八方游客来此观赏。
据统计。每年约有1300万人次参观尼亚加拉大瀑布。到了旅游旺季,一批接一批的游人如过江之鲫涌向大瀑布。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不同信仰,却有同一个心愿:观赏大瀑布的美景。那么,大瀑布美在何处呢?有歌谣:“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套用一句:瀑布美,美就美在瀑布水。
……

枫雪桑梓情 作者简介

陈文照,1940年出生,江苏无锡人。1957年由无锡县安阳初级中学考取无锡县梅村高级中学,1960年被选拔为留苏(苏联)预备生,1960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学习。1965年毕业后分配至高等教育部外语教育司。1969年去安徽省凤阳县教育部“五七干校”劳动锻炼。1971年调入外交部,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欧洲处工作。1976年至1980年,任中国驻西萨摩亚使馆随员。1980年至1984年,在外交部美大司加澳新处任二秘。1984年至1988年,任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一秘、研究室主任。1988年回国,任外交部美大司加澳新处处长。1991年至1994年,任中国驻加拿大使馆一秘、政务参赞。1995年至1997年,任中国驻加拿大多伦多总领事。1998年至2001年,任中国驻新西兰兼驻库克群岛大使。
著有《新西兰》、 《吴音柔媚醉天涯》。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