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清华制造

清华制造

作者:张宏杰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12-01
开本: 大32开 页数: 341
本类榜单:青春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8.8(4.9折) 定价  ¥1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清华制造 版权信息

  • ISBN:7506322773
  • 条形码:9787506322775 ; 978-7-5063-2277-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清华制造 本书特色

在回首自己可以称之为生活的经历时,我已经无法生硬地将其与“清华制造”这四个字分离开来,因为就是在那座园子五个年头的忙忙碌碌中,自己精神脊梁上的两块硬骨开始在不断的磨练中成熟,一块是支撑,一块是创造。就像是登山,也许每迈一步都很艰难,可风景再美也要靠人走出来,而这些人本身也就成了风景。

清华制造 内容简介

小说以轰动全国的清华大学创业大赛和引人注目的清创业园为背景,讲述的是五位清学生如何组成团队进行自主创业*后成功创办一家软件公司的感人故事。作者通过对创业者大量的采访,以真实的创业故事为基础写成此书,表现了当代大学生敢于追求梦想的精神面貌,同时反映了他们在新经济时代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清华制造 目录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
后记
展开全部

清华制造 节选

由于资金有限,华派公司在人才市场只招聘了两个专职人员,一男一女,都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男的做行政助理,女的当会计。至于技术开发人员,他们在清华的硕士生和本科生当中招了五六个作为兼职人员,开玩笑说是雇佣廉价劳动力,这点是从台湾人郑海龙那里学来的。在公司的十几个人当中,五位创始人拿的工资是*低的,每月八百元,叫作生活费,说是在困难时期实行供给制,有点像当年革命战争时期艰苦奋斗的味道,等以后公司运营良好了才按正常的薪金标准来拿。
  没有客户关系,他们只能主动找活干,诚然,凭着剩下的区区十几万元资金和这么几个兼职的技术开发人员,是无法去做"邮件电子商务系统"这个大项目的。他们经过研究讨论和根据目前市场的需求,决定开发**个产品"电子邮件管理系统",这是目前国内还没有的企业级电子邮件管理软件,面向的客户是ICP、IPP、IDC等从事电子商务或互联网业务的企业、以电子邮件为重要客户交流手段的各类企业以及具有跨地区分支机构的企业及政府机关。
  在做项目的同时,他们继续寻找风险投资,要成为高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必须注入大笔资金,新经济的特点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
这个冬天并不寒冷,每个创业团队都干得热火朝天。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清华大学举办,校园各大广告栏贴满了关于此次赛事的精美海报。华派创业小组没有参加,但也从中感受到了一种往前冲的动力。
  在此次赛事中,清华大学选送了视美乐、FanSo、博创、网贝和洁宝五件作品参赛,其中视美乐、FanSo、博创和洁宝四件作品顺利通过复赛评审,作为全国30支团队的一部分参加了2000年1月15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总决赛。
  跟那些获得好几百万甚至上千万风险投资的创业团队相比,赵立辉的创业团队显得黯淡得多,采访他们的记者也比较少,他们在IT业没爆出什么大新闻。
而不少在新闻媒体频频露面的大学生创业者都已经成大明星了,有的被同龄人当成偶像来崇拜。在这股前所未有的大学生创业浪潮中,谁也无法确切地判断它的前景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当美国纳斯达克的股票涨到5000点以上时,风险投资家们无比慷慨地向IT行业投钱。很多人陶醉了,有人扬言要做中国的比尔o盖茨!接受媒体采访时,FanSo总裁踌躇满志地说要在一年内进入国内ICP行业三强,视美乐总裁也豪言壮语说要在二十年内把视美乐发展成如SONY那样的大牌企业,口气大得吓人,而身为华派总裁的赵立辉却语气非常低沉地对记者说:
"我们首先考虑的是企业的生存问题,我们虽然坚持着自己的理想,要做中国*好的网络个性化解决方案商,但眼前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缺钱!现有的钱,只够公司维持到年底。到那时,如果还没有新的资金注入的话,公司恐怕就完了。"
  "你们去找风险投资了吗?别人对你们的项目感兴趣吗?"记者好奇地问。
"一说起找风险投资头就大,不是不想找而是找不到。我*近托亲靠友见了两位土生土长的所谓风险投资家,他们对我们的技术优势、网络计划、优先服务的说法,如听天书。如果现在北京有家餐馆位置不错,他们可能更  感兴趣。"赵立辉很无奈地说。
"可是别的创业团队拿到了数目不小的风险投资,比如视美乐,比如FanSo,还有外地的一些学生创业公司。"
"我多次去找学兄学姐他们请教,他们告诉我,一要有关系,二要有牌子。有了关系才能和风险投资家接上头,你才有机会推销自己。接着就要看牌子硬不硬了,如果能有麻省理工学院或斯坦福大学的头衔,事情也就成了大半。如果你再能把老外那一套数学、表格的分析法悉数照搬过来,也就八九不离十了。一听他们这么理论,我的心凉了半截。现在人家不是把创业分为两派嘛,一叫海龟派,海外归(归与龟谐音)来的;另外一派是土鳖派,我们属于土鳖派,我们是土鳖……"
  两人都笑了。赵立辉摇头叹息,心里有万般滋味。
  每星期清华创业园都会举行创业者沙龙,这些有幸成为**批入园的创业公司的学生老板们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和探讨,有点IT新贵聚会的味道。诸如搜狐、网易之类公司的CEO们,则在京城高级的俱乐部举行沙龙,令人艳羡。
  有一次在创业者沙龙里,大家谈到了公司融资的经历,一位学生老板说:
"我们在国内跑了几十家企业,一分钱也没拿着,在几乎跑断腿时,终于融到了两笔资金,这两笔钱都是洋投资家给的,真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啊,咱们要把目光转向海外。说实在的,国内的那些什么所谓风险投资商还不行,我还想没钱赚时,去培训培训这些国内的风险投资商。"
  "海外投资商在中国网罗的对象,大多是一些技术优势明显、实践经济丰富、管理层才能突出的高科技公司。"另一位学生老板说。
  "有消息说,国外有几十亿美元的风险投资资金正等着进入中国的高科技企业," FanSo的一位副总裁说,"不过,要真想拿到外国人的钱也不容易,我们与海外风险投资商在认知、理念上存在很大差距,沟通起来比较费劲。有一次,我给一位外国投资商解释自己的modem理念时足足花了三十分钟。
  "我觉得除了实力以外,还要看运气,"赵立辉深有感触地说,"像我们运气就比较差,别人问我融到多少钱了,我都不好意思说出来。看到那些大网站在纷纷烧钱,有的网站做广告一天就烧掉好几百万,真是觉得不可思议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摆在赵立辉面前的头等大事还是融资。除了想方设法融资以外,他还是公司项目开发的技术骨干,晚上经常加班编程序。当时在台湾人郑海龙的软件公司里,赵立辉已经做到管理层的位置不用编程序干苦力活,但现在华派公司刚刚起步,每一位公司创始人都要义不容辞地多干活,多加班。每天晚上,学研大厦B座第11层的华派公司写字间总是灯火通明,经常是*晚熄灯。由于人手少,他们的**个产品"电子邮件管理系统"开发周期估计要三个月,到时把产品买出去就会有钱了。
大家还是学生,不可能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放在公司里。在公司和教室(或实验室)两头跑的情况下,*不注意自己形象的当属陈建京了。别人去公司上班时一般会穿上西服,打领带,即使是不西装革履,也应该穿整齐一点,不像在学校那么随便,可陈建京经常早上从床上爬起来后,头发乱蓬蓬的不修边幅就骑着那辆自行车去清华东门外的学研大厦。有一次,大厦的门卫保安把他挡在外面,神色漠然地问他:
  "你是干嘛的?"
  "我是创业园华派公司的CTO(首席技术官)!"陈建京非常生气地嚷。
"CTO是干嘛的?"保安又问。
"这你不懂了吧,我是技术总监,让我进去。"
"对不起,你看起来不像是公司职员,我不能让你进去。你又没有佩带公司的胸卡,你必须拿什么证件来证明你是学研大厦公司里的职员。
  陈建京忘了把胸卡带在身上,昨晚放在写字间里没带走。他穿着一件没有牌子的旧夹克,皱巴巴的长裤卷着裤筒,皮鞋也有一个月没搽油了。他的个子较矮,每次买回来的长裤都偏长,他懒得去修裤边,就把裤筒卷起来,像是农村里的庄稼人要下地干活时把裤筒卷起来似的。
大门进进出出的人很多,只有他的穿着打扮不够档次,显得与众不同。无奈,他在前台打电话给公司,赵立辉已经到了公司,他叫赵立辉下来。在门口等了几分钟,赵立辉来了,跟门卫保安解释一番,门卫保安才让陈建京进去。
  两人坐电梯上楼时,陈建京低下头瞅了瞅自己自我解嘲地说:
  "刚才保安都把我当成盲流了,难道我的形象真的有这么差吗?"
  "你不是有西服嘛,干嘛不穿?"赵立辉忍不住在笑,他可是穿着笔挺的西装,头发还打了摩丝,只差往身上喷香水了。
  "又不是去谈判,能不穿西服就尽量不穿,说实在话,我不习惯穿西服,干起活来觉得不自在。你跟我不一样,你是公司的董事长,是公司的形象代表,你可要穿得漂漂亮亮、干 干净净,当然也不能打扮得过分了像  个花花公子似的。"
  "你胡说些什么呀?"
  两人都笑了。其实,陈建京并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他,他依然是穿着朴素,还有不少人习惯称他为"大款"。
  兼职的几位清华学生有时来有时不来,每天在这里正常上班的员工并不多,100平米的写字间显得空荡荡的,很多小格子间都空着,看到这样人气不足的情景,赵立辉多少有点心虚。
爱情是生活的润滑剂,赵立辉跟杜春红正处在热恋当中,杜春红知道他公司的近况,两人在一起时,她尽可能地带给他欢笑,让他开心。杜春红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她平时在星级饭店或高级俱乐部消遣场所拉小提琴挣点钱。不过,她并没有告诉赵立辉她具体在哪里演出,即使赵立辉一再问起,她也只是搪塞几句。
彼此都有保密的地方,至今赵立辉也没有告诉过杜春红关于李婉贞来北京找他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想跟李婉贞重归于好,他只是不想绝情绝义罢了。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赵立辉在公司加完班从学研大厦出来,准备坐公交车去杜春红那里,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李婉贞打来的。
  "有事吗?"赵立辉有点紧张地问。
  "难道没事就不能找你呀?"李婉贞佯装生气地反问。
  "不好意思,*近太忙了,搞得神经兮兮的,我都已经没有周末了,星期六跟星期天也呆在公司里。"
  "创业嘛,可以理解……"
  忽然,李婉贞不停地咳嗽,赵立辉问她是不是感冒了,李婉贞非常难过地说:"我生病了。"差点要哭出声来。赵立辉心里知道,这个时候李婉贞是多么需要他,在北京*能依靠的人也就是他了。
"你在哪里?"赵立辉马上问。
  "在清华北门外住的小屋里,我都一天没起床了,也没吃东西……"李婉贞说着就禁不住哭了,她手里拿着手机,躺在床上。
  "你先别哭,我就来,呃?"赵立辉赶紧往回走,离开了公共汽车站。
天气寒冷,凛冽的北风刮得尘沙飞扬,城市的上空渐渐被苍凉的暮色所笼罩,大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声音嘈杂,虽然到处都是灯光,显得温馨暖和,但仍然给人一种孤寂感。赵立辉骑着自行车从清华东门进,穿过校园,从清华北门出来,直奔李婉贞的小屋。
  这是一片低矮的民房,格局有点像四合院,从一个大门进去,里面有几间房,主人住一两间,其它的都出租给大学生或上班族,每间房月租三百元左右。各屋都有暖气,由房东在厨房统一烧煤输送暖气,但没有学生宿舍那么暖和。走进李婉贞的小屋,看到李婉贞蜷缩在床上病恹恹的样子,赵立辉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出,心想要是李婉贞不来北京找他,绝对不会落到生病没人照顾的境地。他忽然产生一股强烈的内疚感,觉得自己对不起李婉贞。
  一见到赵立辉,李婉贞就呜呜地哭了。赵立辉坐在床沿不停地安慰她,可她哭得越厉害,整个身子都在颤动。赵立辉伸出一只手摸了一下她的额头,好烫!肯定是感冒发烧了。赵立辉问她吃药没有,她仍然在哭,不理会他的话。怎么办?赵立辉焦急万分,连连叹气。他先把她哄住,说了很多温柔贴心的话语,她的哭声才慢慢在屋里消失。
  接着,赵立辉骑自行车在药店买了许多感冒药,还在水果店买了一大袋水果。回来后,他先削一个苹果给李婉贞吃,看到水壶没水,他用热水器烧了一壶开水。他摸了摸床边的一排暖气片,觉得不是很热,便问正在吃苹果的李婉贞:
  "晚上睡觉冷吗?"
  "有点,还行吧。"李婉贞眼里还噙着泪水,她有满肚子的委屈。
  "生病了也不早点给我打电话?看到你这个样子我心里怪不好受的。"
  "你是不是觉得我挺可怜的?"
  "没有啊。你也别难过,吃了药就好,我会照顾你的。"
  这时赵立辉的手机响了,打开一听是杜春红的声音,他立即站了起来。
  "你在哪呢?"杜春红问。
  "我在……"赵立辉瞥了李婉贞一眼,吞吞吐吐地说,"在外面,从公司出来了。"
  "我在等你呢,说好一起吃饭的,我都快饿死了。"杜春红撒娇地说。
  忽然,李婉贞剧烈地咳嗽,屋里充斥着急促的咳嗽声,使赵立辉没法说话。杜春红听到女孩的咳嗽声,敏感地问:
  "你跟谁在一起呀?"
  "我的一位朋友病了,今晚我恐怕去不了你那边了,你自己先去吃饭吧,别等我,呃?"
  "她是谁?"
  "她……她是我老乡。你就别问了,以后我会告诉你的。先这样,呃?我挂了。"
  赵立辉双目落户然地望着情绪低落的李婉贞,一阵沉默过后,李婉贞声音低沉地问:
  "刚才给你打电话的那位是你现在的女朋友吗?"
  "如果要我说实话,就是她。"赵立辉耷拉着脑袋,心情变得异常沉重。
  "她在等你吧,今晚你应该去她那里。你想去就去好了,我不会有事的。"李婉贞说着躺下床去,扯起棉被把整个头部盖住,她又哭了。
  "婉贞,别哭好吗?今晚我哪儿也不去,我陪着你。告诉我,你想吃什么?我去餐馆买,你都一天没吃东西了。"赵立辉欠下身拉开一角棉被,让李婉贞的头部露出来。
  "你走!我不用你管……"李婉贞大嚷,哭个不停。
  赵立辉的心情也糟透了,他坐在床头一直不吭声,李婉贞忽然爬起来扑入他的怀里哭,他被李婉贞的哭泣声感染了,豆粒大的泪珠也顺着面颊滚落下来。

清华制造 作者简介

张宏杰: 1974年生于广东潮汕地区饶平县,1993年到北京上大学,念精密仪器本科,中途退学,不顾一切听从心灵的召唤追求文学。进清华大学是上帝最好的恩赐,1995年至1999年在清华根植几代人失去的大学梦想,坚持用人生最美丽的年华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青春写照是"我知道风从哪里来,所以我知道自己要去何方"。20岁开始写小说,23岁发表第一部中篇小说《白与黑》,27岁至今三年内出版有长篇小说《清华园的故事》、《美国的诱惑》、《窗外有蓝天》和《永远都不够》,及长篇纪实文学《寄托的一代》、《一切从大学开始》和《挑战盖茨神话》,被誉为"青年精英的代言人",现居北京。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