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俄罗斯当代语义学(研究生教学用书)

俄罗斯当代语义学(研究生教学用书)

作者:张家骅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暂无
开本: 0开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7.5(5.5折) 定价  ¥5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俄罗斯当代语义学(研究生教学用书) 版权信息

  • ISBN:7100042984
  • 条形码:9787100042987 ; 978-7-100-04298-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俄罗斯当代语义学(研究生教学用书) 本书特色

以《意思<=>文本》转换模式研究和语言逻辑分析为核心内容的俄罗斯当代语义学,成就斐然,举世瞩目。本书共分“词汇语义研究”、“句子的命题语义研究”和“语句的语用意义研究”三编,系统地阐释了俄罗斯当代语义学有关聚合与组合层面的指物意义与概念意义、语义配价、词汇函数、语义因素分析、词汇信息库和语义元语言,句子的命题语义结构、交际语义结构和指称意义,语句的命题态度、意向情态和评价语义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问题和方法问题。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卓有见地的学术观点和结论。书中的语料以俄语为主,例词、例句均附有汉语译文,以方便我国广大语言学工作者、师生参阅。
  俄罗斯当代语义学是一个公认的成就斐然的语言学领域。
人类的自然语言,就其基本功能而言,乃是特定信息的编码和解码的工具。编码与解码都离不开语义学的深入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起,语义学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语言学各门学科之间逐渐占据了理所当然的小心地位。所谓俄罗斯当代浯义学,指的就是这个时期以来的俄罗斯(前苏联)的语义学。20世纪60年代,在俄罗斯语言学界发生了一个有着深远影响的事件:以莫斯科国立多列士外国语师范学院机器翻译实验室为中心,形成丁一个语言学研究集体,这个集体以构建多层级的《意思㈡文本》转换模式为目标,对语言进行总合一体的形式化描写。后来,这个集体被称之为莫斯科语义学派。《意思㈡文本》模式模拟人的语言能力的两个重要方面:从“意思”到“文本”的编码能力和从“文本”到“意思”的解码能力。编码要解决的是,借助一系列规则,从数量众多的同义手段中筛选恰当手段以准确表达语义的问题;解码面对的则是,借助另外―系列规则,排除文本的多义性,筛选合适语义的问题。编码与解码任务都要求有一套特殊的、精确的意义语言,即所谓的语义元语言。编码过程就是把语义元语言翻译成自然语言的过程;而解码过程则是将自然语言翻译成语义元语言的过程。莫斯科语义学派很快就赢得了世界范围的声誉,《意思㈡文本》模式被应用于许多语言的描写之中。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可以说,真正意义的俄罗斯当代语义学,正是伴随着莫斯科语义学派的诞生而在俄罗斯语言学领域逐渐地轮廓分明起来。
  语素是语言中*小的表义单位,从语素到篇章,浯言的各个层次单位都有与形式对应的意义方面。本书的研究范围只限于词汇和句子两个基本层次的语义问题。其中的句子(浯句)语义区分为客观性质的命题意义和主观性质的语用意义两编。限于篇幅和人力,构词语义和篇章语义暂未纳入视野。语法意义不是我们的描写重点,但根据臭斯科语义学派总合一体描写的原则,在若干章节中有所涉及。
  弗雷格(G.Fregc)在《意思与所指》一文中指出,符号就其本身而言,不仅可以从它与所指客体的关系角度来理解,而且可以从它与概念意义关系的角度来理解。符号的概念意义反映符号指向客体事物的方式。莫斯科语义学派的意义观着眼于符号指向客观事物、事件的方式。浯言单位的意义属于人的精神世界,而不属于被语言描写的物质世界,它们是操母语者当作同义手段来使用的各种不同语句的共同内容,即众多同义转换语句的常体内容。如果这个常体内容使用元语言表达的话,那么,语言单位的意义就是这个单位被翻译成的另外―个相对扩展的,因而更加显性的元语言符号表达式。莫斯科浯义学派的这种语义观与各种各样的逻辑语义学、形式语义学明显不同,后者的关注焦点不是弗雷格所谓的符号指向客体的方式,而是符号与所指客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书的“词汇语义研究”一编遵循的是莫斯科浯义学派的意义观。
  词汇语义学是一门形成时间不久的新兴学科,较之传统的同汇学有一系列重要的区别。首先,其研究对象是作为义项从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词中分离出来的词汇语义单位,而不足内容与形式统―的、常常包含若干义项的词本身。因而,词与语素、短语的外部界线问题,在语音、形态方面的内部同一性问题,同与词之间的同音关系、形似关系以及固有词/外来词、全民词仿言词、积极词/消极词、语体通用词/语体专用词的词层划分等词汇学的传统问题,都不是词汇语义学的研究对象。其次,词汇晤义学与词汇学虽然都关注词汇的内容层面,但关注的方式和角度不同。词汇学严格E分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对词汇意义层面进行孤立、静止的描写。而词汇语义学,一方面,在宏观上把词汇意义描写作为语言总合一体描写系统中的有机构件,使内部的词汇语义特征与外部的语法规则系统有机地相互协调,融为一体。这种描写方法不仅正确地反映厂语言的客观事实,语法规则与词汇意义本来就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文本的分析与综合的实际需要,总合一体描写是揭示词汇语义单位之间与词汇意义相关的各种因果联系的手段,这些因果联系就是文本编码、解码过程必需的规则系统。另一方面,词汇语义学较之词汇中,更加深入到词汇浯义的微观世界中。词汇语义单位的结构,不仅包括概念意义、指物意义、聚合意义、组合童义、表情意义、联想意义、语法意义等侧面,而且可以进一步分割为若于义素。义素之间在交际地位上的关系常常不是简单的合取关系,而是陈说/预设、前景/背景等主次关系。词汇语义单位之间的差别可能只体现在义索扮演的交际角色不同上,而不是义素的内容和数量不同上。语义被置于言语的动态组合系列中时,其义素的交际结构较之在语言的静态聚合系统中,可能发生变异。特定的某一词汇语义因素常常被选择、凸显出来扮演主要的交际角色,其他方面则在交际功能上退居次要的地位。词汇语义单位的微观世界在聚合系统、组合层面上的义素结构与交际结构分析,由于缺少行之有效的研究手段而长期没有得到进展,语义元语言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词汇语义学的一种严谨、精确的科学手段。各种流派的当代浯义学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有各自专门的元语言体系作为精确描写语言意义,揭示词汇语义单位微观世界的研究工具。
交际功能既然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功能,作为*小交际单位的句子当然应该占据语言研究的中心地位。各种不同的句法学理论一致认为,句子的意义可以分割为客观与主观两个性质不同的方面。句子的客观意义在语义学中称之为命题,命题内容的所谓客观性,一方面指它反映的是外部世界的客观现实片断,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指它剥离于命题态度、意向情态、评价等主观意义之外的客观化了的性质,首先,命题不等于判断,没有真值意义,只在与肯定或否定的交际意图结合起来时,才获得相应的真或假的情态意义。按照弗雷格的观点,判断句作为符号单位,与词、短语相同,其内容也有意义与所指的区分。意义就足判断句的命题,所指则是命题获得的真、假值。逻辑语义学、形式语义学的关注对象,恰恰是逻辑演算式、自然语言句与对应外部世界片嘶的真值关系、真值条件。其次,命题不仅存在于表达肯定或否定情态意义的判断句中,而且存在于表达祈使、疑问、承诺、感谢等意向情态的各种非判断句中。命题是各种言语行为变体语句的常项,各种言浯行为意图则是包装命题的主观语义变元。
  命题反映客观现实片断只是相对而言。外部世界片断反映到句子中来要经过语言使用者主观意识的折射,在命题的构成过程中,说话人的因素就已经介入。“他卖蛤了我一套邮票’’和“我买了他一套邮票”反映的是同一客观现实片断,但是因为说话人关注的着眼点不同而选择了配价结构不同的谓词。很难认为这两个谓词不同的句子包含着同一命题。
  句子的主观意义在传统语法中称作情态性,情态性进一步又有主观与客观的区分。主观情态性表达说话人对句子内容的态度.客观情态性指由说话人确定的句子内容与外部事况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有现实的和非现实的两种。非现实关系没有确定的时间定位,现实关系包括现在、过去和将来的时间意义因素。
  除了现实与非现实的对应关系外,句子内容与外部事况问还有可能、必然、应该一类关系。这类关系出现在被描写事况的发展前景客观地存在着不只一种选择的情况下,亦即句子内容或者至少在一个可能世界中现实(可能),在全部可能世界中都非现实(不司能),或者在全部可能世界中都现实(必然)等。句子内容与事况的这类关系电应纳入客观情态中。有人认为,客观情态性不属于句子的主观意义,而是客观命题内容的组成部分。这种观点正确与否,我们暂且不作断言,但有―点应该强调,那就是包含可能、应该等意义的语问于段,如俄语的MOqb,(可能),;(应该)等,既可以用来表达客观情态意义,又可以用来表达主观情态意义。以MOqfm为例,这个助动词既可用于表示事况自身的发展存在着不确定性,选择哪种发展前景取决于各种因素(OH MOFnCeMIoIO,”OynYcTMcoJyqafi(他曾经有可能建立家庭,但是错过了机会)),又可用于表示说话人因自身缺少足够信息,难以确定事况现实与否(OuMOFcefiqacc皿TLKpe,IK'ZLMCHOM[他现在可能睡得正香呢))。即使同意将客观情态性纳入命题内容之中,也应注意区分具有可能、应该等意义的语词表示客观情态意义与主观情态意义的不同情形,将后者从命题语义十分离出来。
  句子的命题由述体核心和受其意义制约的数量不等的名项组成。命题结构中的名项区分为题元(论元)和状态元(情景语)两类。题元和配价足两个经常被混淆的概念。按照莫斯科语义学派的观点,语义配价主要是一个针对谓词语义单位而言的概念。谓词语义单位以情景为描写对象,其语义反映必需情景参与者的属性、相互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事件。必需情景参与者在相应谓词语义结构小对应的抽象浯义参数叫做该谓词的语义配价。特定数量与类型的一组语义配价是相应谓词语义单位词汇意义的有机组成部分。谓词语义单位的深层语义配价在表层结构中一般通过句法题元体现出来。二者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却是两个逻辑性质不同的概念。语义配价仿佛是钓竿上的同一个鱼钩,句法题元则是每次钓上来的不同的鱼。一方向,特定类型的语义配价通常都体现为特定类型的句法题元;另一方面,语义配价与句法题元之间没有必然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此外,还有语义题元和句法配价两个概念。语义题元与句法题元的区别在于句子描写的层面。在句子的语义结构层面卜,用来填充谓词语义配价的语义片断称之为语义题元;在句子的形式结构层面上用来填充谓词浯义配价的句法片断则称之为句法题元。同样,句法配价指渭词在句子的形式结构层面上能够联结的必需句法片断,而语义配价指的则是谓词在其词汇语义结构内部能够联结的、表示必需情景参与者的抽象语义参数。所谓几价谓词,足一个歧义概念。从语义配价着眼,几价渭词指的是在谓词的语义结构或释文中有儿个必需的变项,它们缺一不可,剔除任何一项都会导致词汇意义的变更或破坏。至于这些配价是否必须在语篇中通过句法题元形式体现出来,怎样体现出来,则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特殊情况。而从句法配价着眼,几价谓词指的当然就是使用该谓词构成的句子表层结构可能包含几个相关的句法题元丁。在莫斯科语义学派《意思㈡文本》转换模式中,句法题元和语义配价的概念刘于描写句法结构深层与表层的相互转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转换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详解组合词典》,对每个谓词语义单位都要以表格形式给出语义配价的类别及其与句法题元形式的对应关系。这种表格称做词汇语义单位的支配模式,例如,M(1trpe02PIf[LanY-a-x国的军队通过发动军事行动非法闯人Y的领土)的支配模式是。
  包含命题意义成分的有单句、从句以及由句子派生而来的完全名物化和非完全名物化结构等。关于这些沿言单位的命题成分是否具有指称属性,俄罗斯语言学界存在分歧意见。持否定意见的人依据弗雷格的观点认为,就独立的句于以及由意见谓词引导的从句而言,只可以说对于真与假的指称,而真与假属于心智领域,谈论句子的指称会将句子的真值这一核心范畴掩盖起来。本书倾向于肯定的意见,认为命题具有指称性质。命题的指称可以区分为事实预设命题的指称、事件中立命题的指称和事件肯定命题的指称。这些命题类型的指称属性主要通过构成命题单位的谓 词的语义范畴、时体范畴,命题的客观情态范畴,说话人与受话人对于命题内容知悉关系等因素表示。命题的指称属性与名词性短语的指称属性有着整齐的对应关系,例如事实预设命题的指称属性与包含存在预设的名词性短语的定指属性对应,事件中立命题与出现在包含町能、希望、应该、必须等情态语境中的名词性短语的非事实所指属性对应,个别事件旨定命题的指称属性与有定名词性短语的指称属性对应等。
  就指称对象的本体属性而言,从属命题可以区分为事实命题和事件命题两种。从属事实命题的语义焦点是联接判断主词与谓词,表达真值意义的逻辑系词,其指称刘象因而只限于心智世界的真与假;而从属事件命题的语义焦点是谓词本身,谓词表示的概念意义特征属于主词表示的具体事物,阅而其指称对象是外部世界的事件、过程。例如,意见命题态度谓词支配以逻辑系词为焦点的事实命题(我认为你是正确的),因而从属事实命题不能改写为完全名物化的形式(?我认为你的正确),而感知谓词支配以谓问本身为焦点的事件命题(我看见了校队在比赛),因而从属命题可以改写为完全名物化的形式(我看见了校队的比赛)。
  一方面,具体的指称关系是在言语行为的过程中实现的,另一方而,指称的全部机制仍属于语言的聚合系统。命题的指称问题既可以在语句的层面上研究,又可以在句子的层而上研究。指称理论在句子层面研究命题及其构成部分用于各种指称类型的潜在功能,而在语句层面上研究的则是这些潜在机制实现的具体条件。
  语句的实际切分结构,是根据不同交际情景的需要,将同一命题内容的相关部分,按照重要的程度,通过变换视角排列起来的不同结构。这种结构由对立的述忙与主位组成,是句子语义的一特殊方面,既不涉及命题内容本身,又不涉及说话人的言语意向。
  所谓实际切分不改变命题内容,事实―卜也是相对的,这取决于命题在什么层次上定义。如果着眼于语句层面,将成索相同、指称不同的命题看作不同内容命题的话,那么这种说法就失之偏颇了。实际切分改变名项指称意义的情况是常常遇到的:Bope/(院子里有一条狗)与Cxa/Ape(狗在院子里)中的名词性短语咖a,山于实际切分的角色不同,指称意义相互区别。
  在存在句中,充当述体的ffff是无定的;而在空间描述句小,6fff,m充当主位,所指的是交谈双方共同视野中的有定事物。语句的实际切分可区分为改变与保留名项指称意义的两种类型,后者如:Mm nx/H Nex(米沙去莫斯科了)/B M~KK~MM(去莫斯科的是米沙)。有人将因交际结构变化而形成的请语句叫做同一句子的交际聚合体,但严格意义L的句子的
  交际聚合体,应该排除固实际切分而改变名项指称意义的变体类型。
  俄语是形态丰富的语言,与汉语不同,语法关系的主要表达手段不是词序,而是词的形态。俄语词序捏脱了语法功能的束缚,因而较之汉语拥有广阔得多的表达交际结构的自由空间。在很多情况下,调整语句的交际结构时,无须变更句子的语法结构,只调换相关词序就已达到目的。就这个意义而言,词序是俄语语句实际切分的主要表达手段。句子的几乎所有成分都可以移到句尾充当述位,这在汉语里往往是无法办到的事情。对于词序的自由空间相对广阔的斯拉夫语而言,“客观词序”、“自然焦点”的概念无疑是恰当的,因为几乎任何承担述位功能的成分都至少可以有两种选择:或者移至句尾,用中立的句尾重音表示;或者放在其他位置,用逻辑重音表示。而对于汉语则没有客观词序与主观词序的区分。
  客观词序、自然焦点是相对于主观词序、非自然焦点而言的,汉语句中用重音表达的非句尾焦点(他天天骂我)不是主观词序,因为它没有客观词序与之对立世隔绝(’他骂我天天),因而也就无所谓“非自然焦点”。将自然焦点理论从斯拉夫语搬到汉语中来未必恰当,这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汉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表达实际切分的手段主要不是词序,而是重音:作为符号体系来研究的自然语言划分为语义、语法和语用三个部分,(:.Morris的这一著名观点有着十分严重的缺陷。浯义事实上不是游离于语法、语用之外,而是贯穿于词汇、语法、语用的始终。首先,人们早就发现,词汇和语法没有截然的界限。同样的意义,一种语言用词汇手段表达,另一种语言可能使用语法手段表达。其次,自然语言的特点在于,它不将语言外的世界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会环境区分开来。无法与语言使用人分割开来的不是语言中的个别单位,而足数量庞大的词汇、语法单位,甚至是整个语言体系。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值语义仅仅是全部话语内容的十分有限的部分,而且就连这种语句也包含着说话人的肯定、报道等意向情态,因而不能将自然语言单位的意义简单归纳为符号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严格地说,自然语言不能用来客观地描写世界的本来面目。关于符号学的浯义、语法、语用区分只适用于逻辑学、人工符号系统,对自然语言体系无效。合理的表述应该是,自然语言的意义区分为词汇、语法、语用三种类型。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的区别体现在表达手段而不是语义性质上,而它们与语用意义的区别体现在意义的性质而不是表达手段上。
  语句的主观意义就是浯用性质的意义,对于语句而言,基本的语用童义是它们的意向情态,即由j.Austin奠基的言语行为理论中所谓的语势(yfa。citJl~)。言语行为理沦是用来研究语句语用意义的理想工具。J.Searle将言语行为划分为命题行为、童向行为和取效行为三个层次,其中的命题行为就是组建语句客规意义结构的行为,由指称行为和述谓行为两个部分组成。构成命题内容的行为过程包括按照需要的视角调整命题交际结构的过程在内。同一命题行为构建的语句可以用在若干不同的意向行为中。言语行为意向可以通过百语意向动问显示,也可以借助语境等其他手段表达。能够用在施为句中做谓语的只是言浯意向动词中的一部分,这部分言语意向动词叫做施为动词。
  命题态度谓词是表示命题态度主体对从属命题广义主观意向的谓词。对具体类型的命题态度,甚至特定命题态度的深入研究是俄罗斯当代语义学的一个特点。命题态度的分类、命题态度与从属命题的相互作用、主体的命题态度与说话人命题态度的相互关系、依附命题态度谓词的否定语气词的辖域、命题态度与间接疑问句、各种命题态度谓词句的交际结构、从属命题的名物化、命题态度谓词的插入语化、从属命题中名词性短语的指称限制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取效行为使语句作用于受话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以唤起相应的反应。同――取效结果可以通过使用各种各样意义不同的语句来达到,反之,使用同一意义的语句可能导致完全不问的取效结果,这里的制约因素涉及到受话人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等等。因此一般认为,取效行为与语句的内容层面没有必然的联系。俄罗斯语言学工作者在研究取效行为方面的一个显著成果是,他们发现,有些俄沿言语意向动词的对应完成体属于取效行为动词。这类对偶体动词与两体都表示意向行为的对偶体动词明显不同,试比较oc~Tb(请求)/nonl~cu*b(请求)与yMo~rn(恳求)yMOYLr4Tb(恳求到),**个动词的未完成体垸成体的语法关系是“活动/开始活动,活动一定时间,然后停止活动”,因而只分别表示“说话以示请求”和“说出话来以示请求”;第二个动词的未完成体完成体的语法关系则是突变结果动词 不仅表示“说话以示恳求/1兑出话来以示恳求”,其完成体的意义还包括“受话人满足了说话人愿望”的取效结果成分。
  俄罗斯当代浯义学是一个内容浩瀚的海洋。本书作者能力所及,只是其中的有限领域。呈献在凄者面前的是一部研究性质的著作,所论未能全面,但力求深入。多数章节都贯穿着作者本人的研究心得,以综述为内容的只是个别的章节。书中的浯料以俄语为主,例词、例句都附有汉语译文,有些章节尝试用俄罗斯当代语义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相关的汉语语言问题,目的在于方便我国语言学界了解俄罗斯当代语义学的成就。

俄罗斯当代语义学(研究生教学用书) 内容简介

以《意思<=>文本》转换模式研究和语言逻辑分析为核心内容的俄罗斯当代语义学,成就斐然,举世瞩目。本书共分“词汇语义研究”、“句子的命题语义研究”和“语句的语用意义研究”三编,系统地阐释了俄罗斯当代语义学有关聚合与组合层面的指物意义与概念意义、语义配价、词汇函数、语义因素分析、词汇信息库和语义元语言,句子的命题语义结构、交际语义结构和指称意义,语句的命题态度、意向情态和评价语义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问题和方法问题。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卓有见地的学术观点和结论。书中的语料以俄语为主,例词、例句均附有汉语译文,以方便我国广大语言学工作者、师生参阅。


  俄罗斯当代语义学是一个公认的成就斐然的语言学领域。
人类的自然语言,就其基本功能而言,乃是特定信息的编码和解码的工具。编码与解码都离不开语义学的深入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起,语义学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语言学各门学科之间逐渐占据了理所当然的小心地位。所谓俄罗斯当代浯义学,指的就是这个时期以来的俄罗斯(前苏联)的语义学。20世纪60年代,在俄罗斯语言学界发生了一个有着深远影响的事件:以莫斯科国立多列士外国语师范学院机器翻译实验室为中心,形成丁一个语言学研究集体,这个集体以构建多层级的《意思㈡文本》转换模式为目标,对语言进行总合一体的形式化描写。后来,这个集体被称之为莫斯科语义学派。《意思㈡文本》模式模拟人的语言能力的两个重要方面:从“意思”到“文本”的编码能力和从“文本”到“意思”的解码能力。编码要解决的是,借助一系列规则,从数量众多的同义手段中筛选恰当手段以准确表达语义的问题;解码面对的则是,借助另外―系列规则,排除文本的多义性,筛选合适语义的问题。编码与解码任务都要求有一套特殊的、精确的意义语言,即所谓的语义元语言。编码过程就是把语义元语言翻译成自然语言的过程;而解码过程则是将自然语言翻译成语义元语言的过程。莫斯科语义学派很快就赢得了世界范围的声誉,《意思㈡文本》模式被应用于许多语言的描写之中。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可以说,真正意义的俄罗斯当代语义学,正是伴随着莫斯科语义学派的诞生而在俄罗斯语言学领域逐渐地轮廓分明起来。
  语素是语言中*小的表义单位,从语素到篇章,浯言的各个层次单位都有与形式对应的意义方面。本书的研究范围只限于词汇和句子两个基本层次的语义问题。其中的句子(浯句)语义区分为客观性质的命题意义和主观性质的语用意义两编。限于篇幅和人力,构词语义和篇章语义暂未纳入视野。语法意义不是我们的描写重点,但根据臭斯科语义学派总合一体描写的原则,在若干章节中有所涉及。
  弗雷格(G.Fregc)在《意思与所指》一文中指出,符号就其本身而言,不仅可以从它与所指客体的关系角度来理解,而且可以从它与概念意义关系的角度来理解。符号的概念意义反映符号指向客体事物的方式。莫斯科语义学派的意义观着眼于符号指向客观事物、事件的方式。浯言单位的意义属于人的精神世界,而不属于被语言描写的物质世界,它们是操母语者当作同义手段来使用的各种不同语句的共同内容,即众多同义转换语句的常体内容。如果这个常体内容使用元语言表达的话,那么,语言单位的意义就是这个单位被翻译成的另外―个相对扩展的,因而更加显性的元语言符号表达式。莫斯科浯义学派的这种语义观与各种各样的逻辑语义学、形式语义学明显不同,后者的关注焦点不是弗雷格所谓的符号指向客体的方式,而是符号与所指客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书的“词汇语义研究”一编遵循的是莫斯科浯义学派的意义观。
  词汇语义学是一门形成时间不久的新兴学科,较之传统的同汇学有一系列重要的区别。首先,其研究对象是作为义项从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词中分离出来的词汇语义单位,而不足内容与形式统―的、常常包含若干义项的词本身。因而,词与语素、短语的外部界线问题,在语音、形态方面的内部同一性问题,同与词之间的同音关系、形似关系以及固有词/外来词、全民词仿言词、积极词/消极词、语体通用词/语体专用词的词层划分等词汇学的传统问题,都不是词汇语义学的研究对象。其次,词汇晤义学与词汇学虽然都关注词汇的内容层面,但关注的方式和角度不同。词汇学严格E分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对词汇意义层面进行孤立、静止的描写。而词汇语义学,一方面,在宏观上把词汇意义描写作为语言总合一体描写系统中的有机构件,使内部的词汇语义特征与外部的语法规则系统有机地相互协调,融为一体。这种描写方法不仅正确地反映厂语言的客观事实,语法规则与词汇意义本来就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文本的分析与综合的实际需要,总合一体描写是揭示词汇语义单位之间与词汇意义相关的各种因果联系的手段,这些因果联系就是文本编码、解码过程必需的规则系统。另一方面,词汇语义学较之词汇中,更加深入到词汇浯义的微观世界中。词汇语义单位的结构,不仅包括概念意义、指物意义、聚合意义、组合童义、表情意义、联想意义、语法意义等侧面,而且可以进一步分割为若于义素。义素之间在交际地位上的关系常常不是简单的合取关系,而是陈说/预设、前景/背景等主次关系。词汇语义单位之间的差别可能只体现在义索扮演的交际角色不同上,而不是义素的内容和数量不同上。语义被置于言语的动态组合系列中时,其义素的交际结构较之在语言的静态聚合系统中,可能发生变异。特定的某一词汇语义因素常常被选择、凸显出来扮演主要的交际角色,其他方面则在交际功能上退居次要的地位。词汇语义单位的微观世界在聚合系统、组合层面上的义素结构与交际结构分析,由于缺少行之有效的研究手段而长期没有得到进展,语义元语言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词汇语义学的一种严谨、精确的科学手段。各种流派的当代浯义学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有各自专门的元语言体系作为精确描写语言意义,揭示词汇语义单位微观世界的研究工具。
交际功能既然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功能,作为*小交际单位的句子当然应该占据语言研究的中心地位。各种不同的句法学理论一致认为,句子的意义可以分割为客观与主观两个性质不同的方面。句子的客观意义在语义学中称之为命题,命题内容的所谓客观性,一方面指它反映的是外部世界的客观现实片断,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指它剥离于命题态度、意向情态、评价等主观意义之外的客观化了的性质,首先,命题不等于判断,没有真值意义,只在与肯定或否定的交际意图结合起来时,才获得相应的真或假的情态意义。按照弗雷格的观点,判断句作为符号单位,与词、短语相同,其内容也有意义与所指的区分。意义就足判断句的命题,所指则是命题获得的真、假值。逻辑语义学、形式语义学的关注对象,恰恰是逻辑演算式、自然语言句与对应外部世界片嘶的真值关系、真值条件。其次,命题不仅存在于表达肯定或否定情态意义的判断句中,而且存在于表达祈使、疑问、承诺、感谢等意向情态的各种非判断句中。命题是各种言语行为变体语句的常项,各种言浯行为意图则是包装命题的主观语义变元。
  命题反映客观现实片断只是相对而言。外部世界片断反映到句子中来要经过语言使用者主观意识的折射,在命题的构成过程中,说话人的因素就已经介入。“他卖蛤了我一套邮票’’和“我买了他一套邮票”反映的是同一客观现实片断,但是因为说话人关注的着眼点不同而选择了配价结构不同的谓词。很难认为这两个谓词不同的句子包含着同一命题。
  句子的主观意义在传统语法中称作情态性,情态性进一步又有主观与客观的区分。主观情态性表达说话人对句子内容的态度.客观情态性指由说话人确定的句子内容与外部事况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有现实的和非现实的两种。非现实关系没有确定的时间定位,现实关系包括现在、过去和将来的时间意义因素。
  除了现实与非现实的对应关系外,句子内容与外部事况问还有可能、必然、应该一类关系。这类关系出现在被描写事况的发展前景客观地存在着不只一种选择的情况下,亦即句子内容或者至少在一个可能世界中现实(可能),在全部可能世界中都非现实(不司能),或者在全部可能世界中都现实(必然)等。句子内容与事况的这类关系电应纳入客观情态中。有人认为,客观情态性不属于句子的主观意义,而是客观命题内容的组成部分。这种观点正确与否,我们暂且不作断言,但有―点应该强调,那就是包含可能、应该等意义的语问于段,如俄语的MOqb,(可能),;(应该)等,既可以用来表达客观情态意义,又可以用来表达主观情态意义。以MOqfm为例,这个助动词既可用于表示事况自身的发展存在着不确定性,选择哪种发展前景取决于各种因素(OH MOFnCeMIoIO,”OynYcTMcoJyqafi(他曾经有可能建立家庭,但是错过了机会)),又可用于表示说话人因自身缺少足够信息,难以确定事况现实与否(OuMOFcefiqacc皿TLKpe,IK'ZLMCHOM[他现在可能睡得正香呢))。即使同意将客观情态性纳入命题内容之中,也应注意区分具有可能、应该等意义的语词表示客观情态意义与主观情态意义的不同情形,将后者从命题语义十分离出来。
  句子的命题由述体核心和受其意义制约的数量不等的名项组成。命题结构中的名项区分为题元(论元)和状态元(情景语)两类。题元和配价足两个经常被混淆的概念。按照莫斯科语义学派的观点,语义配价主要是一个针对谓词语义单位而言的概念。谓词语义单位以情景为描写对象,其语义反映必需情景参与者的属性、相互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事件。必需情景参与者在相应谓词语义结构小对应的抽象浯义参数叫做该谓词的语义配价。特定数量与类型的一组语义配价是相应谓词语义单位词汇意义的有机组成部分。谓词语义单位的深层语义配价在表层结构中一般通过句法题元体现出来。二者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却是两个逻辑性质不同的概念。语义配价仿佛是钓竿上的同一个鱼钩,句法题元则是每次钓上来的不同的鱼。一方向,特定类型的语义配价通常都体现为特定类型的句法题元;另一方面,语义配价与句法题元之间没有必然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此外,还有语义题元和句法配价两个概念。语义题元与句法题元的区别在于句子描写的层面。在句子的语义结构层面卜,用来填充谓词语义配价的语义片断称之为语义题元;在句子的形式结构层面上用来填充谓词浯义配价的句法片断则称之为句法题元。同样,句法配价指渭词在句子的形式结构层面上能够联结的必需句法片断,而语义配价指的则是谓词在其词汇语义结构内部能够联结的、表示必需情景参与者的抽象语义参数。所谓几价谓词,足一个歧义概念。从语义配价着眼,几价渭词指的是在谓词的语义结构或释文中有儿个必需的变项,它们缺一不可,剔除任何一项都会导致词汇意义的变更或破坏。至于这些配价是否必须在语篇中通过句法题元形式体现出来,怎样体现出来,则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特殊情况。而从句法配价着眼,几价谓词指的当然就是使用该谓词构成的句子表层结构可能包含几个相关的句法题元丁。在莫斯科语义学派《意思㈡文本》转换模式中,句法题元和语义配价的概念刘于描写句法结构深层与表层的相互转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转换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详解组合词典》,对每个谓词语义单位都要以表格形式给出语义配价的类别及其与句法题元形式的对应关系。这种表格称做词汇语义单位的支配模式,例如,M(1trpe02PIf[LanY-a-x国的军队通过发动军事行动非法闯人Y的领土)的支配模式是。
  包含命题意义成分的有单句、从句以及由句子派生而来的完全名物化和非完全名物化结构等。关于这些沿言单位的命题成分是否具有指称属性,俄罗斯语言学界存在分歧意见。持否定意见的人依据弗雷格的观点认为,就独立的句于以及由意见谓词引导的从句而言,只可以说对于真与假的指称,而真与假属于心智领域,谈论句子的指称会将句子的真值这一核心范畴掩盖起来。本书倾向于肯定的意见,认为命题具有指称性质。命题的指称可以区分为事实预设命题的指称、事件中立命题的指称和事件肯定命题的指称。这些命题类型的指称属性主要通过构成命题单位的谓 词的语义范畴、时体范畴,命题的客观情态范畴,说话人与受话人对于命题内容知悉关系等因素表示。命题的指称属性与名词性短语的指称属性有着整齐的对应关系,例如事实预设命题的指称属性与包含存在预设的名词性短语的定指属性对应,事件中立命题与出现在包含町能、希望、应该、必须等情态语境中的名词性短语的非事实所指属性对应,个别事件旨定命题的指称属性与有定名词性短语的指称属性对应等。
  就指称对象的本体属性而言,从属命题可以区分为事实命题和事件命题两种。从属事实命题的语义焦点是联接判断主词与谓词,表达真值意义的逻辑系词,其指称刘象因而只限于心智世界的真与假;而从属事件命题的语义焦点是谓词本身,谓词表示的概念意义特征属于主词表示的具体事物,阅而其指称对象是外部世界的事件、过程。例如,意见命题态度谓词支配以逻辑系词为焦点的事实命题(我认为你是正确的),因而从属事实命题不能改写为完全名物化的形式(?我认为你的正确),而感知谓词支配以谓问本身为焦点的事件命题(我看见了校队在比赛),因而从属命题可以改写为完全名物化的形式(我看见了校队的比赛)。
  一方面,具体的指称关系是在言语行为的过程中实现的,另一方而,指称的全部机制仍属于语言的聚合系统。命题的指称问题既可以在语句的层面上研究,又可以在句子的层而上研究。指称理论在句子层面研究命题及其构成部分用于各种指称类型的潜在功能,而在语句层面上研究的则是这些潜在机制实现的具体条件。
  语句的实际切分结构,是根据不同交际情景的需要,将同一命题内容的相关部分,按照重要的程度,通过变换视角排列起来的不同结构。这种结构由对立的述忙与主位组成,是句子语义的一特殊方面,既不涉及命题内容本身,又不涉及说话人的言语意向。
  所谓实际切分不改变命题内容,事实―卜也是相对的,这取决于命题在什么层次上定义。如果着眼于语句层面,将成索相同、指称不同的命题看作不同内容命题的话,那么这种说法就失之偏颇了。实际切分改变名项指称意义的情况是常常遇到的:Bope/(院子里有一条狗)与Cxa/Ape(狗在院子里)中的名词性短语咖a,山于实际切分的角色不同,指称意义相互区别。
  在存在句中,充当述体的ffff是无定的;而在空间描述句小,6fff,m充当主位,所指的是交谈双方共同视野中的有定事物。语句的实际切分可区分为改变与保留名项指称意义的两种类型,后者如:Mm nx/H Nex(米沙去莫斯科了)/B M~KK~MM(去莫斯科的是米沙)。有人将因交际结构变化而形成的请语句叫做同一句子的交际聚合体,但严格意义L的句子的
  交际聚合体,应该排除固实际切分而改变名项指称意义的变体类型。
  俄语是形态丰富的语言,与汉语不同,语法关系的主要表达手段不是词序,而是词的形态。俄语词序捏脱了语法功能的束缚,因而较之汉语拥有广阔得多的表达交际结构的自由空间。在很多情况下,调整语句的交际结构时,无须变更句子的语法结构,只调换相关词序就已达到目的。就这个意义而言,词序是俄语语句实际切分的主要表达手段。句子的几乎所有成分都可以移到句尾充当述位,这在汉语里往往是无法办到的事情。对于词序的自由空间相对广阔的斯拉夫语而言,“客观词序”、“自然焦点”的概念无疑是恰当的,因为几乎任何承担述位功能的成分都至少可以有两种选择:或者移至句尾,用中立的句尾重音表示;或者放在其他位置,用逻辑重音表示。而对于汉语则没有客观词序与主观词序的区分。
  客观词序、自然焦点是相对于主观词序、非自然焦点而言的,汉语句中用重音表达的非句尾焦点(他天天骂我)不是主观词序,因为它没有客观词序与之对立世隔绝(’他骂我天天),因而也就无所谓“非自然焦点”。将自然焦点理论从斯拉夫语搬到汉语中来未必恰当,这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汉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表达实际切分的手段主要不是词序,而是重音:作为符号体系来研究的自然语言划分为语义、语法和语用三个部分,(:.Morris的这一著名观点有着十分严重的缺陷。浯义事实上不是游离于语法、语用之外,而是贯穿于词汇、语法、语用的始终。首先,人们早就发现,词汇和语法没有截然的界限。同样的意义,一种语言用词汇手段表达,另一种语言可能使用语法手段表达。其次,自然语言的特点在于,它不将语言外的世界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会环境区分开来。无法与语言使用人分割开来的不是语言中的个别单位,而足数量庞大的词汇、语法单位,甚至是整个语言体系。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值语义仅仅是全部话语内容的十分有限的部分,而且就连这种语句也包含着说话人的肯定、报道等意向情态,因而不能将自然语言单位的意义简单归纳为符号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严格地说,自然语言不能用来客观地描写世界的本来面目。关于符号学的浯义、语法、语用区分只适用于逻辑学、人工符号系统,对自然语言体系无效。合理的表述应该是,自然语言的意义区分为词汇、语法、语用三种类型。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的区别体现在表达手段而不是语义性质上,而它们与语用意义的区别体现在意义的性质而不是表达手段上。
  语句的主观意义就是浯用性质的意义,对于语句而言,基本的语用童义是它们的意向情态,即由j.Austin奠基的言语行为理论中所谓的语势(yfa。citJl~)。言语行为理沦是用来研究语句语用意义的理想工具。J.Searle将言语行为划分为命题行为、童向行为和取效行为三个层次,其中的命题行为就是组建语句客规意义结构的行为,由指称行为和述谓行为两个部分组成。构成命题内容的行为过程包括按照需要的视角调整命题交际结构的过程在内。同一命题行为构建的语句可以用在若干不同的意向行为中。言语行为意向可以通过百语意向动问显示,也可以借助语境等其他手段表达。能够用在施为句中做谓语的只是言浯意向动词中的一部分,这部分言语意向动词叫做施为动词。
  命题态度谓词是表示命题态度主体对从属命题广义主观意向的谓词。对具体类型的命题态度,甚至特定命题态度的深入研究是俄罗斯当代语义学的一个特点。命题态度的分类、命题态度与从属命题的相互作用、主体的命题态度与说话人命题态度的相互关系、依附命题态度谓词的否定语气词的辖域、命题态度与间接疑问句、各种命题态度谓词句的交际结构、从属命题的名物化、命题态度谓词的插入语化、从属命题中名词性短语的指称限制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取效行为使语句作用于受话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以唤起相应的反应。同――取效结果可以通过使用各种各样意义不同的语句来达到,反之,使用同一意义的语句可能导致完全不问的取效结果,这里的制约因素涉及到受话人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等等。因此一般认为,取效行为与语句的内容层面没有必然的联系。俄罗斯语言学工作者在研究取效行为方面的一个显著成果是,他们发现,有些俄沿言语意向动词的对应完成体属于取效行为动词。这类对偶体动词与两体都表示意向行为的对偶体动词明显不同,试比较oc~Tb(请求)/nonl~cu*b(请求)与yMo~rn(恳求)yMOYLr4Tb(恳求到),**个动词的未完成体垸成体的语法关系是“活动/开始活动,活动一定时间,然后停止活动”,因而只分别表示“说话以示请求”和“说出话来以示请求”;第二个动词的未完成体完成体的语法关系则是突变结果动词 不仅表示“说话以示恳求/1兑出话来以示恳求”,其完成体的意义还包括“受话人满足了说话人愿望”的取效结果成分。
  俄罗斯当代浯义学是一个内容浩瀚的海洋。本书作者能力所及,只是其中的有限领域。呈献在凄者面前的是一部研究性质的著作,所论未能全面,但力求深入。多数章节都贯穿着作者本人的研究心得,以综述为内容的只是个别的章节。书中的浯料以俄语为主,例词、例句都附有汉语译文,有些章节尝试用俄罗斯当代语义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相关的汉语语言问题,目的在于方便我国语言学界了解俄罗斯当代语义学的成就。

俄罗斯当代语义学(研究生教学用书) 目录

前言
**编 词汇语义研究
**章 指物意义与概念意义
  **节 指物意义与概念意义的定义
  第二节 聚合与组合层面的指物意义与概念意义
第二章 组合意义
  **节 语义配价
  第二节 语义配价与句法题元
  第三节 语义配价与词汇搭配
  第四节 词汇函数的概念
  第五节 词汇函数与深层句法结构
  第六节 词汇函数与同义转换系统
  第七节 词汇函数理论的语言学价值
第三章 词汇语义因素分析
  **节 词汇语义因素的交际功能转换
  第二节 预设与词汇语义因素分析
  第三节 词汇语义偏移
  第四节 词汇信息库
第四章 莫斯科语义学派
  **节 莫斯科语义学派概述
  第二节 Aпреcян/Wierzbicka的语义元语言
第五章 俄汉词汇语义对比研究
  **节 俄汉语动词的语义类别对比
  第二节 俄汉熟语范畴的对比研究
第二编 句子的命题语义研究
第六章 命题意义中的题元
  **节 题元的概念
  第二节 主体题元
  第三节 客体题元
第七章 命题意义中的述体
  **节 语义述体的分类原则
  第二节 关系述体的语义描写
  第三节 感情述体的语义描写
  第四节 物理行为述体的语义描写
第八章 命题结构的扩展与模式化
  **节 命题结构的扩展
  第二节 命题结构的模式化
第九章 命题的指称意义
  **节 名词性短语的指称
  第二节 命题语义的指称研究
第十章 句子的交际结构意义
  **节 句子的实际切分
  第二节 实际切分与动词用体
  第三节 实际切分与事实情态
  第四节 俄语的主位与汉语的话题
第三编 语句的语用意义研究
第十一章 命题态度
  **节 关于语句意义的二元对立范畴
  第二节 命题态度谓词的分类
  第三节 感知命题态度谓词
  第四节 意见命题态度谓词
  第五节 对命题态度的思考
第十二章 意向情态意义
  **节 俄语语用学
  第二节 施为动词与施为句
  第三节 有关言语意向的概念
  第四节 有关言语行为的概念
  第五节 交际策略
  第六节 取效行为与取效结果
第十三章 言语行为类型
  **节 言语行为类型
  第二节 祈使言语行为的亚类
  第三节 间接言语行为
第十四章 评价意义
  **节 从语言学角度看评价意义
  第二节 评价谓词与评价语句
俄汉术语对照表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