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

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

作者:耿云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1997-06-01
开本: 32开 页数: 402
读者评分:4.4分45条评论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10.4(6.5折) 定价  ¥1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 版权信息

  • ISBN:7108005859
  • 条形码:9787108005854 ; 978-7-108-00585-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 本书特色

但凡提到中国现代史,不能没有胡适。在胡适诞生一百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发起了这次胡适学术研讨会,《近代学术史上的胡适》即是这次研讨会的成果汇编。学人们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胡适及胡适的著作、胡适的思想进行讨论,其中有共识也有分歧。但每篇都各有新意,富于启发性,是一本很值得参考的学术论文集。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的一个转折点,胡适与陈独秀同样以领导这场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而著名。胡适留下了很多的著作,他把白话文正式提到文学殿堂上来,开创了"新红学会",提倡用借用西方的科学方法来整理中国传统思想学遗产,写出**部中国的哲学史大纲。他的学术不仅影响了当时学术界,也深刻地影响了此后学术的发展。今天,要研究学术史,对胡适的研究仍然不可缺少且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991年11月7日-10日,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发起,在胡适的故乡安徽绩溪县召开了胡适学术研讨会。《近代学术史上的胡适》是这此讨论会的成果汇集,共收入与会学者的论文三十余篇,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胡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胡适与徽州文化;胡适在"整理国故"方面的得失、在小说考证方面的成就、对墨学研究的成果;对其著作《中国哲学史大纲》的评价;胡适重审《水经注》公案的意义;胡适对中国文化问题的探讨;"名教"与胡适思想的关系;胡适与"科学玄学论战"、与传统国文教育的改革;关于胡适的文化哲学、胡适思想的核心等等。各文各有特色、各有新意,从学术史视角对胡适进行了各个方面的讨论。

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 内容简介

胡适是一个很复杂的历史人物,对他的功过是非一直有争论,而且一时也难作出定论。过去,人们对他只着意于政治批判,对他有深远影响的学术思想还很少研究。这次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发起,由十二个单位合办的首次胡适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7日至10日在胡适的故乡安徽绩溪县举行。本书收录了这次胡适学术讨论会的27篇论文,对胡适作了全面的分析研究。

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 前言

序 人所共知,胡适与陈独秀以领导五四新文化运动而齐名。提到戊戌维新运动,人们总不能不提康有为和梁启超。同样,提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人们也不能不提胡适和陈独秀。想当年胡适和陈独秀这两个名字曾倾倒过多少青年学子。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吹响了文学革命的号角。这号声象春雷一样,震动全国。他以提倡白话文为新文化运动立下头功,从此胡适声誉鹊起。接着他又提倡新诗,出版了**部新诗集《尝试集》,也是开风气之先的作品。同时他考证《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把中国古典白话小说提高到中国文学正宗的地位。特别是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使他成为“新红学派”的开创人。在哲学方面,他提倡用西方的科学方法来整理中国古代的哲学遗产,他把研究成果写成了使人耳目一新的**部《中国哲学史大纲》。总之,胡适在文化学术领域的开拓工作是多方面的。 谁也不能否认,胡适是近、现代我国*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学者之一.可惜在学术文化上这样一位巨人,由于深受美国资产阶级教育的影响,迷醉美国的民主政治,对马克思主义始终采取敌视态度。 但对这样—个复杂的人物,不做全面分析研究,不把政治和学术分开而采取简单粗暴的否定一切的态度是不正确的。 胡适诞生到今年恰恰一百年,他逝世也已廿九年。他是一个很复杂的历史人物,对他的功过是非一直有争论,而且一时也难作出定论。过去,人们对他只着意于政治批判,对他有深远影响的学术思想还很少研究。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事求是的学风得到恢复,胡适学术思想的研究也提上了日程,这是好现象。已经开始的工作有待于继续深入。 这次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发起,由十二个单位合办的首次胡适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7日至10日在胡适的故乡安徽绩溪县举行。有来自京、津,沪,皖等十一省市的有关专家学者近五十人参加讨论。与会代表提交论文三十多篇,会上发言热烈踊跃,接触问题很广,重要的有:(1)胡适对新文学运动的功绩;(2)胡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3)胡适与徽州文化;(4)对胡适“整理国故”的评价;(5)胡适在小说考证方面的成就;(6)对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历史地位的评估;(7)胡适对墨学研究的成果;(8)胡适重审《水经注》公案的意义;(9)胡适与粱漱溟的中西文化问题的探讨;(10)关于“名教”与胡适思想的关系;(11)胡适与“科学玄学论战”;(12)胡适与传统国文教育的改革;(13)胡适的文化哲学及其评价;(14)关于胡适思想的核心;等等。 在讨论中有些问题取得了共识,但意见分歧也在所不免。不管意见看法如何,所有发言者都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力求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肯定应当肯定的成就,同时也毫无隐讳地指出应当指出的缺点和失误。 这部论文集,是这次会议的成果。虽然每篇论文水平高下不一,意见也不一定都是成熟的,但都能言之有物,立论有据,各具新意,值得一读。

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 目录


胡著《说情》与郭著《驳说儒》平议
胡适与墨学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与中国现代学术
胡适的中古思想史研究述评
胡适与中国传统文化
胡适与徽州文化
胡适:徽州历史上的第三小文化伟人胡适与徽州文化
胡适整理国故平议
胡适重审“《水经注》公案”浅议
胡适与近代中国传记史学
谈谈胡适的文化哲学倾向
反“名教”与胡适思想
胡适与杜威哲学的聘文化传播
论胡适的科学人生观
胡适“科学的人生现”的得与失
胡适自然主义人生观的哲学倾向(大纲)
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论五四时期胡适与梁溟的东西文化之争
胡适的新文学史观(大纲)
胡适与新文学的现实主义
评胡适的小说考证
《文学改良刍议》的历史考察
胡适由少年诗人到新诗鼻祖
胡适与中国近代目录学
胡适与传统国文教育改革
胡适与北京大学
鲁迅与胡适:从同一战阵到不同营垒
试论陈胡粱思想分歧的文化底蕴
附录:胡适研究论著要目
后记
展开全部

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 节选

class=big14>(一)胡先生总是主张“拿证据来”和“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但《说儒》却并不是在这一原则下写成的。他所用作证据的,有很多都是经过他加以委宛疏解之后才使用的,既不够直截了当,其说服力自然就不够坚强了。

(二)胡先生的《说儒》,对先秦典籍中的有关记载,穷搜博采,又结合现代人的一些创见(可惜并不包括郭先生的创见),融会贯通,自是一篇大块文章。郭先生虽指出其中三年之丧为殷制之说与殷的史实不符,但被他所驳倒的乃是孔子的言论,并且是孔子据以建立儒家学派的重要主张之一,《说儒》据此进行阐述是正确的。郭的驳难,并不能降低《说儒》的声价。

(三)三年之丧为孔孟所极力提倡(《孟子·万章篇(上)》竟断言舜禹之时已实行三年丧制),历代学者将信将疑,至《说儒》则断然接受而不疑。href="http://www.sogou.com/sogoupedia?query=郭沫若"
target=_blank>郭沫若
先生从甲骨文中找到王二祀,王三祀亲自主祭、贞卜的记载,使殷人行三年丧制之说被彻底否定。这实在是郭氏《驳说儒》一文的绝大贡献。所以,他的此文并不因没有驳倒《说儒》而失去其理应享有的声价。

于是乎我要说,《说儒》与《驳说儒》两文虽各有瑕疵可指,然而两文以其各有创见创获,它们是各有千秋的。

近现代中国处在一个中西冲突、新旧交替的文化转型过程。任何文化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不可能是绝对判然可辨的,他们往往呈现含糊、矛盾的态度,有时会表现出激烈反传统的倾向,有时会产生延续传统的思绪,胡适是这个时代的缩影。他本人既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塑造,在情感上对传统文化有所依恋;又受到西方近代文化的浸染和牵引,在理智上要求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在制度、风俗、习惯等层面,胡适对传统采取一种全面排斥与否定的态度,这与他对现实的关怀,对未来的关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学术、知识,思想等层面,胡适对传统表现出犹豫不定与困惑的一面,他的态度只能说是怀疑批判,而不是拒斥否定。胡适“整理国故”的主张,就是*明显的证据。这种情感与理智、价值判断与历史判断的矛盾集于胡适一身,决定了他反抗传统、又联结传统的现实表现。

历史是一条发展的锁链。传统是割不断、切不开的,这就规定了人们必须承接传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和革新,不可能排除传统,不可能超越历史对自己的限制。但是,传统毕竟又是一种历史的惰力,它制约、阻碍着人们进行新的文化创造,构成人们革新文化的心理障碍,因而建设新文化的过程必然就是一个反传统的过程。胡适在对待传统文化上所表现的矛盾态度正是由传统自身内在的二重性决定的。

“历史家不应该哭,不应该笑,而要求得理解。”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回观胡适处理传统文化所出现的矛盾态度和二重性格,我们与其给他贴上一、二项标签,简单地作出某种价值判断了事,不如对胡适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所面临的困局,作实事求是的历史分析和文化阐释,理解他和时代的困惑。应该看到,胡适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反映了他及其所处时代不成熟的一面,胡适对传统的态度始终摆脱不了感性对理性的情结纠葛,致使他对传统的态度往往随着心理情绪的起伏而发生某种波动;他对传统文化的“价值重估”一直欠缺充分的思想表现和学术挖掘,而他对“整理国故”的热衷远远超过了他本身所提示的范围;他始终未能理顺历史的文化批判和现实的文化选择两值者之间的关系,他所张皇的自由主义学说在传统文化空间里几乎是一块不毛之地,缺乏生存和扎根的土壤。这些都寓示了胡适对传统的批判,对历史的探讨,对民族文化的反省都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不可能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这一时代条件给胡适文化思想所带来的局限,只有为人们深刻理解后,才会得到真正的克服。

胡适所提倡的“不摹仿古人”,并非他的创见,自古有成就的作者无不如此。黄梨洲就曾说过:“夫诗之道甚大,一人之性情,天下之治乱,皆所藏纳。古今志士学人之心思愿力,千变万化,各有至处,不必出于一途”。他还对一味摹仿杜诗的人说:“有杜诗,不知子之为诗者安在?”袁枚也说过:“使韩(愈)杜(甫)生于今日,亦必别有一番境界,而断不肯为从前韩杜之诗”。胡适因此也说:“与其作似陶似谢似李似杜的诗,不如作不似陶不似谢不似李杜的白话高腔京调。与其作一个作‘真诗’、走‘大道’、学这个,学那个的陈伯严,郑苏盦,不如作一个‘实地试验’、‘旁逸斜出’、‘舍大道而不由’的胡适”。胡适渎黄梨洲的诗序而联想到陈伯严的“钞杜句,终岁秃千笔”。因之而作诗云:”学杜真可乱楮叶’,便令如此又怎样?可怜‘终岁秃千毫’,学像他人忘却我”。更笑王壬秋“诗必法古,……己欲有作,必先有蓄”为返祖现象。

胡适在留学期间,墙壁上曾悬有一则格言,“汝果不敢高声言之,则不如闭口勿言也”。 (If you Con't say it out cold keep your mouth shut)他说:“此与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同。不敢高声言之者,以其无真知灼见也”。有人说胡适“立异以为高”。他自己解释“立异”有两种:(一)“不苟于流俗,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非吾心所谓是,虽斧在颈,不谓之是。行吾心所安,虽举世非之而不顾”。(二)“下焉者,自视不同流俗,或不屑同于流俗,而必强为高奇之行,骇俗之言,以自表异,及其临大节,当大事,则颓乎无以异于乡愿也”。胡适说他是向慕前者的。他对任叔永说过:“吾岂好立异以为高哉?徒以心所谓是,不敢不为。”胡适敢于立异,犹如敢于大声说话,是基于他对新文学的真知灼见。这种见地若以实验主义的祖孙方法来阐明其历史的进化。就是“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论了。

胡适是一位由旧至新的过渡诗人。他曾引用龚自珍的诗:“但开风气不为师”。十分贴切。”唯其原为旧诗人,深知律诗对自由思想的桎梏。在倡导新诗的过程中,又有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才能写出像《谈新诗》、《读沈尹默的旧诗词》一类诗论。它满足了一个时代的需要,一时为作新诗者所共信。守旧的诗人不知其何谓新诗而不能写,新诗人则无旧诗的修养而写不出,唯胡适能肩负此历史赋予的使命。至于他所创作的白话新诗,则如他自己所说:“像我们这样做古文作旧诗起家的人,不能完全运用白话,正和小脚女人不能恢复天足一洋”。即便如此,胡适所倡导的白话新诗,仍然是“辛亥大革命以来的一件大事”。

胡适的目录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就是在上述历史背景下展开的,它在中国近代目录学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1916年4月,他读了萧山、来之恂的《汉文典》后,感到此书“眼光狭小”,特地编制《文字学古目录》以补不足,给初学文字学者指引读书门径。该《目录》分三部分:(一)体制(包括小学、文字);(二)音韵;(三)训诂,列举图书105种,按历史顺序举代表性著作注录,如史游的《急就章》,许慎的《说文解字》,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张揖的《集古文》,无名氏的《尔雅》等。虽有炫奇示博之弊,但各部分的发展流变都比较清楚,只要选读其中的代表性著作,便能掌握文字学的要义。

五四运动之后,随着新文学运动的高涨,青年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一部分人想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并整理历史学文献及先秦诸子的哲学著作。1923年春,清华学校有批毕业生在出国留学之前,想通过一段较短的时间,学到一些研治国学的门径,并想预备一些*必要而且*经济的古书带到美国去读。于是他们用团体的名义写信给名噪当时的学术大师梁启超和胡适,请他们开两个书目。结果,梁启超开了一个《国学入门书要目》,胡适开了《一个*低限度的国学书目》。3月4日,胡适的《一个*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在《读书杂志》(《努力周报》增刊)第七期上发表,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这个《书目》分工具、思想史、文学史三大部类,将每个部类的书籍按内容或形式排列。这种分类方法对小型书目较为适合,因为所举书籍的数量不多,次序较为明确,如“文学史之部”中,全部书籍先按朝代顺序排列,朝代之下,再按文体区分,这样做,指导读者按类选读图书,十分方便。

《一个*低限度的国学书目》至少有三点值得我们肯定。

一,充分重视工具书的作用。众所周知,工具书是打开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它不仅将自身储存的大量文献资料直接提供给读者,而且可以指引人们更好地利用一般图书。学会使用工具书,可以寻得读书门径,开拓知识领域,解决疑难问题,提供参考资料,节省时间精力。该《书目》所列举的14部工具书,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书目举要》汇编了自汉代至清末的270多种书目及有关书籍,是“书目的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清代*大的一部解题书目,收入古籍3461种,对于希望了解中国文化遗产一般情况和寻求读书门径的读者,能够起到“知类旁通”的作用。《书目答问》一书,补录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成书后一百多年间的2200种书籍,是“束发小生”的一部重要入门书。《汇刻书目》及《续汇刻书目》,是两部丛书目录,共收录丛书561种,从中可查到大量未能单独刊印或原刻本已经亡佚的珍贵资料。《史姓韵编》,系将《二十四史》中有列传和附传的人名按韵目编排,极便查检。《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上古至清末的人名四万多个,多方面的重要人物基本囊括其中。《历代名人年谱》,将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至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间的著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以表格形式列出,按王朝先后,用于支纪年排列,眉目清楚,且便于对比。《世界大事年表》记录了从黄帝元年至民国年间的大事。《历代地理志韵编》、《清代舆地韵编》,查检古今地名沿革时不可或缺。《历代纪元编》可考订汉代以后各王朝的纪年。《经籍纂诂》是一部把唐以前主要书籍中的文学训诂加以汇编的古汉语词典,所收古书材料比《康熙字典》及《中华大字典》为多,对文字本义的通转假借,剖析得十分细致。《经传释词》对160个虚词分类说明其意义和用法,用“经传”本文及周秦诸子书中的材料加以佐证并追溯源流,是古代虚词词典的代表作。《佛学大辞典》汇释佛学专门名词及人名、书名三万余条,它既是佛学专科词典,亦可供一般参考之用,因为佛教对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语言诸方面均有重要影响。胡适把工具书作为《书目》的一个重要部类,是很有见地的,且举书颇为全面精当。

……

商品评论(45条)
  • 主题:现代学术史

    这次是补够的,原来那本损坏了

    2020/3/11 10:02:58
    读者:zxq***(购买过本书)
  • 主题: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最懂得时代要求的,最能启迪年轻人的,最能解人动人的。

    2017/12/8 11:25:50
    读者:258***(购买过本书)
  • 主题:一些学者对胡先生的回忆

    文章基本上写于90年代,受制于条条框框,不是很出色,但是已经很不容易了,可以窥见胡适研究的路程

    2015/1/21 16:52:07
    读者:sun***(购买过本书)
  • 主题:书有点旧了

    内容很强大

    2014/11/19 22:05:58
    读者:******(购买过本书)
  • 主题:物美价廉,值得购买

    物美价廉,值得购买

    2014/10/21 15:56:53
    读者:858***(购买过本书)
  • 主题:关于胡适的

    值得看看,胡适是近代人物

    2014/9/13 23:23:07
    读者:xix***(购买过本书)
  • 主题:印刷一般!内容精美!

    好书!可以收藏,经典的书。版本难得,印刷精

    2014/6/23 18:26:57
    读者:******(购买过本书)
  • 主题:研究胡适的文章合集

    三联书店的书,感觉就是不一样

    2014/5/11 20:18:06
    读者:das***(购买过本书)
  • 主题: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

    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讲胡适的,比较详细

    2014/4/12 22:47:02
    读者:191***(购买过本书)
  • 主题:社科院的作者

    东西是社科院出的,有社科院的味,但作者做胡适是倾尽一生,水平很好

    2014/3/18 22:00:54
    读者:187***(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