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道官制度史

中国道官制度史

作者:刘康乐著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7-01
所属丛书: 华夏文库
开本: 23cm 页数: 218页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32.6(7.0折) 定价  ¥46.5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道官制度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4892011
  • 条形码:9787534892011 ; 978-7-5348-9201-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道官制度史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研究国家管理道教事务的政策、道官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与社会各阶层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国中央集权,国家对于社会各个方面的管理和控制严苛,道教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也必然被纳入到国家政治控制的范围之中,因此道官制度就反映了国家对于宗教的控制意图,而道教与社会生活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道教信仰与政治制度之间特殊的政治生态。——马明超(中共淮阳区委书记) 初读此书,从文本结构上可以看出,作者成书严谨,在文献、论据、论述等方面都愈发精进。“道官”是道教在其发展过程中,与社会制度相结合的产物,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道教世俗化的产物。宗教在中国,从来没能够置于皇权之上, 建立起政教合一的体系。这就使得中国宗教自古以来,必然受到历代政权的管理和约束。为了便于管理道教, “道官”制度应运而生,但学界对此一直关注不够。今刘康乐博士在此问题上愈发精进,更加系统地向我们展现了 “道官”制度 。中国道官体系具有典型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道教事务管理制度的形 成 ,将这一时期的“道官”制度作为研究主体,具有两个方面的价值。厘清了明代道官制度的“来”与 “去” “来”是 指中国道官制度的形成并不是一时的产物 ,而是延续以前历朝历代的道教管理制度。——尚新娇(河南作家)

中国道官制度史 内容简介

道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道教管理体系之一,本书基于正史、道藏、佛典、文集、出土文献、金石材料、田野调查等史料的系统梳理,全面阐述中国道官制度的沿革和内容,总结了中国道官制度的演变特点和发展趋势,展现了中国古代道教与政治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中国道官制度史 目录

一 道官的起源与祭酒道官
1 上古国家宗教官制
2 天师道与祭酒道官制度
3 小结

二 南北朝道官制度
1 南朝道官制度
2 北朝道官制度
3 小结

三 隋唐五代道官制度
1 从崇虚局到功德使
2 道门威仪
3 道门大德
4 官观三纲
5 小结

四 宋代道官制度
1 左右街道录院
2 地方道正司
3 道官品阶和铨选
4 附:金朝、西夏、越南的道官制度
5 小结
……

五 元代道官制度
六 明代道官制度
七 清代道官制度
展开全部

中国道官制度史 节选

1. 道教是中国传统的本生宗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是中国文化的根底和灵魂所在,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但自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以来,道教逐渐被政治边缘化而转入民间社会甚至某些情况下退隐在社会之外,虽然唐、宋时代道教的地位一度上升,但更多时候道教并未成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国家对道教的管理随着皇权的加强而不断得以强化,道官制度就是国家管理为了有效管理道教事务而产生的。 2. 道官史的研究有着特殊性和一定难度。在中国古代官制体系中,道官与僧官、医学、阴阳学同属“技术性官僚”。就道教而言,虽然国家一边强化对这道官的控制,但在以儒学为正统思想的统治者和儒家士人看来,道教与巫术文化相杂糅,道教经典不入国家正典之流,由道士所担任的“道官”也不入国家官制的正统,因此历代典籍对此少有录载,或者对道官历史的记载相当混乱的。清代的《续文献通考》甚至称“按马端临考,无所谓僧道官”,根本否认僧道官的历史存在。 3. 在天师道道教教职和神仙等级中,天上有仙官,人间有阳官,鬼道有阴官,男女道士皆称为“道官”。“官”有执掌、管理之意,“以官为师,以官为长”的传统观念反映在“道官”上,还具有“道门之长”的尊称意味。天师道的“道官”作为官长的角色,是与“道民”相对应的,又称“男官”、“女官”,或“男女道官”,《玄都律文》云:“道士女官,道民箓生百姓所奉为师者”,反映道官作为早期道教神职和教民师长的宗教领袖地位。此种将“道官”作为道士尊称的传统一直保存下来,在元明话本戏剧小说等俗文学中,常见有称呼道士为“道官”。

中国道官制度史 作者简介

刘康乐,男,1979年生,安徽泗县人。四川大学宗教学博士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 长安大学副教授 刘康乐,1979年生,安徽泗县人,哲学博士,先后就读于西南大学宗教研究所、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主修道教和宗教学理论,同年8月进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12年6月博士后研究期满出站进入长安大学工作,主要从事宗教学、哲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