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观剧(新世纪中国电视剧类型研究)

观剧(新世纪中国电视剧类型研究)

作者:杨洪涛著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6-01
开本: 24cm 页数: 385页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28.2(3.2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观剧(新世纪中国电视剧类型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4380654
  • 条形码:9787504380654 ; 978-7-5043-806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观剧(新世纪中国电视剧类型研究) 本书特色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推荐: 2018年是中国电视剧诞生60年。杨洪涛的《观剧》一书面世,是国内罕有的电视剧类型研究专著,在中国电视剧研究史上颇具开拓性。也可以说,是对电视剧60周年献上的一份学术厚礼。 类型研究是文化和艺术研究的一种途径。比如在电影研究中就有类型研究。但在电视剧研究中还很少见,尤其少见专著。由于中国电视剧研究涉及的文本体量巨大,每年的生产总量高达15000集左右,因此电视剧类型研究是一个宏大工程,与电影类型研究相比,它更耗时费力。单单把这些电视剧浏览一遍就需要很长时间。因此,系统梳理、独立完成的电视剧类型研究专著阙如。中国传媒大学青年学者杨洪涛教授历时5年,仅书中论及的影视作品就达到470余部,实属难能可贵。研究电视剧的类型及创作普遍规律,对于电视剧生产、传播、交易和接受都具有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指导意义。 该书为什么把研究的范围局限于新世纪以来的电视剧?严格说来,电视剧的类型化特征,恰恰是新世纪之后逐渐明显起来,之前的电视剧类型模糊,还处在不自觉状态,而这些年的类型化特征逐渐自觉,为作者提供了研究依据。作者全景式、多维度观察分析电视剧类型,跟踪分析,首次把全部电视剧类型进行系统性概括,从中可以看出一位青年学者那股持之以恒的钉子精神和严谨的学术态度。该书从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剧的实践出发,把它概括为谍战剧、军旅剧、家族剧和家庭伦理剧等16个类型,追索每个类型的发展历程,清晰地概括出每个类型的特点。对电视剧类型文本的具体分析,探究类型的内部结构、社会存在以及个体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建构起类型作品的意义领域,形成了这部著作的理论价值。比如,在探究“重大革命历史剧”时,是从“信仰之美”的视角分析《毛泽东》《海棠依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等剧,指出此类剧在注重史实挖掘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艺术感染力;又如,在探究“都市情感剧”时,是从“思想内涵”的视角分析《咱们相爱吧》《我的前半生》《欢乐颂》,所给的结论是在展现当代都市生活和社会风尚的同时,也要给现实生活以道德和精神的带领。这种由表及里的深刻性,正是要突破类型属性的局限性,自觉提升类型化作品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内涵,是电视剧题材类型开掘的应有之意。 该书研究,借鉴了影视学、传播学、文学、史学、哲学、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成果。如谍战剧与心理学、历史正剧与史学、军旅剧与军事学、涉案剧与犯罪学、家族剧与伦理学、都市情感剧与社会学、神话剧与宗教学等,做到史论结合。针对16种类型的电视剧,逐年对有代表性的剧作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摸索创作规律和特点。比如,针对谍战剧人物塑造,作者提出“从以扁平人物为主到以圆形人物为主,从强调意识形态对立到强调人性对立,从寡情到多情”的历史流变。在论及涉案剧时提到“正与邪、罪与罚、生与死、情与法”的辩证关系。论述网络自制剧的创作特点时提出:“颠覆式、碎片化、浅阅读、融媒体、类型化、交互式、指向性、强情节”等8个特点。 类型研究不是为了类型化,而是为了艺术化。因此具体的艺术分析,对适应观众不断提升的精神需求和美感体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部著作辟出大量篇幅,对视与听、时间与空间、动与静,造型与节奏等构成电视剧的主要元素加以研究,从光线与色彩、景别与角度、镜头运动与场面调度等的表现力,阐述了视觉层面上进行艺术表达和含意呈现的必要手段;从音乐、音响、语言等这些听觉元素在电视剧艺术呈现上的功能,寻找有效表现的规律;从文学的角度,探讨了电视剧艺术的结构模式和特点,新意迭出。 在论及的470余部影视剧中,作者针对100部左右的电视剧进行了文本解读,并且对其中颇具时效性和典型性的10余部作品进行了文本分析,像是《北平无战事》《白鹿原》《人民的名义》《白夜追凶》等。作者的分析丝丝入扣、洞若观火,是对编、导、演创作意图的精准阐释,也是对视听符码的精确读解。剧作家刘和平先生善于在宏大的历史潮流和深不可测的政治博弈当中见微知著、明察秋毫,善于从细微处着手表现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因果关联,把看似不相关实则相互勾连的事件剖析于观众面前。”在分析人物时,作者能够透彻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吃准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进行深入肌理的阐释。如在分析《琅琊榜》时作者指出:“梅长苏是一个颇具使命感的人,在他的视野里,复仇只是生命中必须完成的步骤,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才是他内心更大的气度与格局。朝堂之上一片阴沉,后宫之内尔虞我诈,江湖之中你死我活,唯有梅长苏心中有一盏不灭的长灯。用光明和希望驱走世间阴霾,让正义和公理照耀未来。” 作者的理论研究能够与电视剧艺术发展同频共振,展现了电视剧理论研究的新姿态。电视剧凭借先进的技术传播优势,赢得了其他艺术样式所无法企及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但其基础性理论和批评性理论却处于相对滞后状态,这将严重阻碍中国电视剧的再发展。实践是理论的*终归宿和出发点。洪涛博士很有学术锐气,对电视剧的艺术实践进行非常专注的动态跟踪,及时总结类型化的得失,为电视剧发展把脉,从宏观归纳到文本分析,看出作者的渊博学识。每一章节都可谓才子文章,才情恣肆,气象峥嵘。《观剧——新世纪中国电视剧类型研究》一著,是值得重视的一个新的学术成果,是中国电视剧类型研究的拓荒之作。 该书评光明书话、光明日报公众号、中国作家网、新浪看点等媒体平台都有转发。

观剧(新世纪中国电视剧类型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分别从学理和实践的层面对几种主要类型的电视剧, 即正剧、青春偶像剧、谍战剧、家庭剧、军旅剧、少数民族剧、家庭伦理剧、农村剧等展开了多元的思考与探讨。不仅梳理了这些类型电视剧的发展轨迹、生成语境、影像风格衍变规律, 还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态势。

观剧(新世纪中国电视剧类型研究) 目录

前言 **章 类型化与反类型:新世纪国产剧创作的两个维度 第二章 谍战剧 **节 谍战剧的人物塑造 第二节 谍战剧的悲剧意识 第三节 文本分析:《北平无战事》 第三章 军旅剧 **节 军旅剧的三个视角 第二节 军旅剧的五大元素 第三节 军旅剧的女性叙事 第四节 抗战“神剧”的文化悖论 第五节 文本分析:《十送红军》 第四章 革命历史剧 **节 革命历史剧的新姿态 第二节 革命历史剧的青春化叙事 第三节 革命历史剧的长征主题创作 第四节 文本分析:《毛泽东》 第五章 历史正剧 **节 历史正剧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文本分析:《大秦帝国》 第三节 文本分析:《少帅》 第六章 少数民族剧 **节 少数民族剧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少数民族剧的创作特点 第三节 少数民族剧的音乐表达 第四节 少数民族剧的发展趋势 第五节 文本分析:《茶颂》 第七章 家族剧 **节 家族剧的史诗风格 第二节 家族剧的家国观念 第三节 文本分析:《白鹿原》 第八章 家庭伦理别 **节 家庭伦理剧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文本分析:《幸福来敲门》 第九章 都市情感剧 **节 都市情感剧的创作特点 第二节 都市情感剧:为情感寻找配方 第三节 文本分析:《我的前半生》 第十章 医疗剧 **节 医疗剧的主题呈现 第二节 医疗剧的叙事视角 第十一章 情景喜剧 **节 情景喜剧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情景喜剧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情景喜剧的创作特点 第四节 情景喜剧的发展趋势 第十二章 涉案剧 **节 涉案剧的创作要素 第二节 涉案剧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文本分析:《人民的名义》 第十三章 武侠剧 **节 武侠剧的缘起 第二节 武侠剧的叙事动机 第三节 武侠剧的人物塑造 第十四章 古装传奇剧 **节 古装传奇剧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文本分析:《琅琊榜》 第十五章 神话剧 **节 神话剧的缘起 第二节 神话剧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神话剧的叙事模式 第十六章 农村剧 **节 农村剧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文本分析:《平凡的世界》 第十七章 网络自制剧 **节 网络自制剧的创作特点 第二节 文本分析:《白夜追凶》 第十八章 新世纪国产剧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节 电视剧产业年度纵览2014 第二节 电视剧产业年度纵览2015 第三节 电视剧产业的五大问题 第四节 电视剧产业的“互联网+”时代 第五节 电视剧产业中大数据的价值 第六节 电视剧的“网感” 第七节 电视剧的文学性 第八节 生活是影视创作的源泉 附论 本体论 **节 画面的表现力 第二节 音乐的表现力 第三节 音响的表现力 第四节 语言的表现力 第五节 静默的表现力 附录一 参考书目 附录二 参考剧目 后记
展开全部

观剧(新世纪中国电视剧类型研究) 作者简介

  杨洪涛,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十、十一届全国理事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曾为解放军驻京某部团级军官,后转业至中国传媒大学任教。  在军队期间曾荣立个人三等功并破格提前晋级。曾获国家广电总局第四届全国“百优”广播电视理论人才奖;第十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理论奖一等奖;第二、三、五届“飞天奖”电视剧评论奖;第三届“星光奖”电视文艺评论奖;第十二、十三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奖。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现代传播》《中国电视》《当代电影》和《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报纸及核心期刊独立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着1部(26万字)。学术论文或观点被国内百余家网站转载,并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和日本共同社等国际媒体引用。曾在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媒体担任编导和评论嘉宾,参与多部影视剧创作,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两项,主持其他科研项目六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