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大学教学共享空间建构

大学教学共享空间建构

作者:熊岚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72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3.4(7.0折) 定价  ¥6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大学教学共享空间建构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6036251
  • 条形码:9787576036251 ; 978-7-5760-3625-1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学教学共享空间建构 本书特色

教学共享空间是什么?
为什么要建构教学共享空间?
怎样建构教学共享空间?
《大学教学共享空间建构》一书系统地回答了这三个基本问题。作者从我国大学教学共享既有组织建制的现状描摹与问题剖析入手,通过典型案例描述,呈现了中外大学从非专门化到专门化和基于校本情境的教学共享空间的实践样态与探索过程,*后凝练出了大学教学共享空间的建构机制。本书在理论层面上丰富和拓展了“教学学术”的内涵,在实践层面上深入探寻了当下大学教师教学发展及教育治理的新方向与新路径。

大学教学共享空间建构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我国几种不同类型大学的教研室、跨学科课程团队、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两岸四地高校教学发展网络(CHCD)等为研究对象,以博耶“教学学术观”和吉登斯“结构二重性”原理为理论基础,以形成的分析框架分析和描摹我国大学作为多元载体和雏形形态的教学共享空间的基本特征、独特性与局限性,揭示理想的教学共享空间是通过教师的空间实践(行动)与既有空间作为结构性条件之间的互构得以动态生成与发展的机制,并进一步探究这一建构过程对参与教师的影响。

大学教学共享空间建构 目录

导论
一、 问题缘起
二、 研究价值
三、 文献述评
四、 内容框架 **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伦理
**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研究伦理和效度 第二章 大学教学共享空间建构的理论阐释与价值意蕴
**节 大学教学共享空间建构的理论阐释
第二节 大学教学共享空间建构的价值意蕴 第三章 我国大学教学共享组织的问题透视
**节 功能弱化与形同虚设的大学教研室
第二节 政府主导与制度安排下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第四章 美国大学教学共享空间的实践样态与经验
**节 大学教学共享空间建构的非专门化路径
第二节 大学专门化的教学共享空间
第三节 美国大学教学共享空间的建构经验 第五章 我国大学教学共享空间建构的实践探索
**节 大学组织教与学情境——结构剖析
第二节 大学教师教学探究与创新实践
第三节 大学组织中结构与行动的关系 第六章 大学教学共享空间建构机制与策略
**节 教学共享空间建构机制
第二节 教学共享空间建构策略 结语 附录
后记 图目录
示意图1 朝向学习共享空间的演化16
示意图2 研究框架图38
图1-1 概念框架图44
图2-1 教学共享空间——一个演化的概念54
图3-1 J大学教研室访谈文字节点之词汇云79
图3-2 B大学FED-CELD的发展历程96
图3-3 B大学CELT使命与属性99
图4-1 智力共同体的侧面116
图4-2 哈克尼斯圆桌教学法128
图4-3 教师学习共同体(围绕“质量保障计划”主题)130
图4-4 沉浸式体验与虚拟现实(教学探究与创新行动示例1)133
图4-5 沉浸式体验与虚拟现实(教学探究与创新行动示例2)134
图4-6 反种族主义——2020年秋批判教育学阅读小组阅读书目136
图4-7 教职工Showcase136
图4-8 斯坦福大学教学共享空间138
图4-9 斯坦福大学教学共享空间入口138
图4-10 TEACH框架图141
图4-11 与资源相联结的在线旅程142
图4-12 “事件与机会”栏目的年度学术会议143
图4-13 重新捕捉班级教学动态要素的在线课程实验144
图4-14 为合作与表达提供先进资源的教室148
图4-15 迈阿密大学校园共享空间示意图156
图4-16 传统教室与重构的教室157
图4-17 为团队合作工作配置家具的共享空间158
图4-18 劳伦斯大学(Lawrence University)教与学中心158
图4-19 通过视频会议分享田野体验的空间160
图4-20 数字演播室161
图4-21 友好的门厅162
图4-22 优化共同体设计的空间169
图4-23 圣母堂门厅170
图4-24 开放、灵活的门厅共享空间173
图5-1 教育总长特奖学校匾额176
图5-2 1933届“一班四院士”所在班级学生成绩单176
图5-3 肯·贝恩教授在X大学的讲座184
图5-4 首期研修班 教学工作坊185
图5-5 经典名著共读海报189
图5-6 “新君子六艺”课程内容体系206
图5-7 《悠然见君子》第7期(2020年春期)排课表207
图5-8 《悠然见君子》课程自组织流程207
图5-9 《生命之舞》学生课程报告之词汇云214
图5-10 跨学科课程的迭代与升级217
图5-11 教学共享空间的动态生成模型219
图6-1 反思:实践者与情境的对话与互动241 表目录
表2-1 教学共享空间55
表3-1 J学院A教研室被访教师基本情况74
表3-2 W老师访谈文字开放编码——贴标签与发现类属76
表3-3 W老师访谈文字开放编码——寻找属性与维度76
表3-4 Y老师访谈文字开放编码——贴标签与发现类属77
表3-5 Y老师访谈文字开放编码——寻找属性与维度78
表3-6 S老师访谈文字开放编码——寻找属性、维度与类属78
表3-7 W学院X教研室教师构成基本情况80
表3-8 L1老师访谈文字开放编码——寻找属性、维度与类属80
表3-9 W2老师访谈文字开放编码——寻找属性、维度与类属82
表3-10 大学教研室资料矩阵表内容分析85
表3-11 愿景/使命陈述对比100
表3-12 中心领导结构101
表3-13 布朗大学谢尔丹教与学中心专职人员配置104
表3-14 布朗大学谢尔丹教与学中心教学资源构成105
表3-15 示范与非示范教学发展中心发展状况109
表4-1 “学习创新与教师参与”团队主管关键话语分析125
表4-2 “通过讨论与对话的学习”的专门网站127
表4-3 哈克尼斯圆桌教学法127
表4-4 LIFE2019/2020年度报告的对比分析表128
表4-5 学术技术单位支持的教师学习共同体130
表4-6 教职员年度分享与展示131
表4-7 斯坦福大学教学共享空间138
表4-8 教学共享空间栏目之教学指南139
表4-9 2019年斯坦福教室的重新构想计划147
表4-10 斯坦福大学CTL团队组织架构149
表4-11 教学共享空间非专门化到专门化建构的共同要素分析表165
表5-1 “资源”视角下的组织教与学情境——结构解析179
表5-2 《悠然见君子》跨学科课程团队成员构成203
表6-1 教学共享空间建构的影响因素221
表6-2 斯坦福大学愿景及其蕴含价值230
表6-3 有影响力实验室——公共影响的新模式231
展开全部

大学教学共享空间建构 作者简介

熊岚,重庆人,68年2月生,副教授,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学专业在读博士,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