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定向培训: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进路

定向培训: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进路

作者:高树平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6-01
开本: 24cm 页数: 128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1.8(7.5折) 定价  ¥2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定向培训: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进路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3496647
  • 条形码:9787533496647 ; 978-7-5334-9664-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定向培训: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进路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乡村振兴与个体发展下的职业教育发展,提出需成立多方协作的培训帮扶共同体,设计“定岗—定培—定技能”定向培训框架,开发“志智技”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职业教育定向培训模式,从而有效推进我国乡村振兴的实现。

定向培训: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进路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标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五、主要创新之处 (一)职业教育帮扶理论的发展 (二)职业教育帮扶模式的创新 (三)职业教育帮扶实践的创新 **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贫困 (二)乡村振兴 (三)新型职业农民 (四)职业培训 二、理论基础 (一)基于经济发展视角的贫困理论及开发式帮扶 (二)可行能力理论及发展可行能力 (三)人力资本理论及提升人力资本存量 (四)现代化理论及促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 (五)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分类治理相关者利益诉求 第二章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职业培训运行机制不够完善,未形成帮扶振兴的合力 (一)当地政府工作任务繁重,推进动力不够充足 (二)培训学员退学人数较多,降低了教育资源利用率 (三)行业企业参与动力不足,合作稳定性不高 (四)社会参与度不高,缺乏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 二、职业培训的精准度不够高,影响帮扶目标达成 (一)职业培训项目开设与区域产业结构不匹配 (二)职业教育培训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要求不适应 (三)农村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三、乡村发展空心化,部分群众内生发展能力不足 (一)农村人力资源外流及新型职业农民缺乏 (二)部分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及缺少一技之长 第三章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机理与实现路径 一、农村职业教育的使命责任 (一)国家政策导向: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治理相对贫困:职业教育肩负乡村振兴的时代责任 (三)多主体协作帮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多主体参与 二、职业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内容与工具 (一)依靠乡村“振兴”职业教育:以乡村振兴促进农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以职业教育“振兴”乡村:农村职业教育是振兴乡村的重要工具 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 (一)转变思想观念,引导乡民树立内生持续发展观念 (二)普及文化知识,为提升乡村民众的可行能力奠定基础 (三)传授技术技能,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乡村实用人才 (四)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打通相对贫困者发展通道 (五)普及生态文明知识与理念,引导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四、职业教育服务中西部农村地区乡村振兴的行动逻辑 (一)行动主体:从以农村农民为主体走向城乡多方振兴共同体 (二)价值取向:从“离农”“为农”二元对立到服务城乡融合共同发展 (三)行动处境:从脱贫攻坚战略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四)服务工具:从外援式帮扶到“内生发展式”振兴乡村方略 五、职业教育服务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一)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融合 (二)实施“三定”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培养本土兴农人才 (三)传承发展在地乡土文化,促进乡村社会特色化发展 第四章 职业教育定向培训帮扶共同体研究 一、职业教育定向培训帮扶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二、定向培训帮扶共同体成员的权益诉求分析 (一)确定型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诉求 (二)预期型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诉求 (三)潜在型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诉求 三、育人与营利:定向培训帮扶共同体中的利益冲突与均衡 (一)确定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博弈 (二)预期型利益相关者与确定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博弈 (三)潜在型利益相关者与确定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博弈 四、利益均衡机制建构:加强定向培训帮扶共同体中利益相关者分类治理 (一)调适确定型利益相关者的合作行为,促进协同发展 (二)满足预期型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调动积极性 (三)积极争取潜在型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促进良性发展 第五章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定向培训帮扶模式建构 一、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定向培训模式个案研究 (一)“职业院校 地方政府 企业”的订单式定向培养帮扶 (二)“地方政府 特色行业 职业院校 特定企业”的定向技能培训帮扶 二、职业教育定向培训模式建构的理论框架 (一)已有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二)“主体-工具-内容”理论框架的具体建构 三、职业教育定向培训帮扶模式建构的逻辑机理 (一)从单一主体到帮扶共同体:定向培训帮扶模式的主体变迁 (二)从服务区域发展到个人成长:定向培训帮扶模式的价值逻辑 (三)从扶生活之贫到扶能力之困:定向培训帮扶模式的行动逻辑 四、职业教育定向培训帮扶的运行机制 (一)成立“政 行 企 校”四方协同帮扶共同体,建立健全协作帮扶运行机制 (二)设计“定岗-定培-定技能”的“三定”培训框架,实施定技能培训 (三)构建“三扶”的“志 智 技”模块化课程体系,增强学员的内生发展能力 第六章 职业教育定向培训帮扶模式的保障措施研究 一、宣传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转变乡村传统职业教育观念 (一)倡导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念,改变对职业教育的社会偏见 (二)加大职业教育宣传,营造实施定向培训模式的社会氛围 二、尊重相关利益群体的价值诉求,提高参与积极性 (一)尊重协调利益相关者诉求 (二)争取相关利益主体参与定向培训帮扶 三、调整人才培训定位,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 (一)注重培训项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契合度 (二)保证模块化课程设置的合理性、针对性 (三)提升项目教学内容之于学生发展的适切性 四、精准识别定向培训的帮扶对象,助力提升可行能力 五、提高定向培训帮扶质量,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六、建立健全振兴机制,保障定向培训帮扶模式实施 后记
展开全部

定向培训: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进路 作者简介

高树平,女,汉族,1987年2月出生,河南鹤壁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原理;先后在《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期刊发表论文15篇,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2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