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

作者:刘廷忠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364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3.3(7.0折) 定价  ¥47.6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 版权信息

  • ISBN:9787040431759
  • 条形码:9787040431759 ; 978-7-04-043175-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 内容简介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第三版)》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世界经济政治为基本内容,以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国家行为体为出发点,着重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人类所经历的经济政治活动而引起的一系列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  在政治领域,《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第三版)》对当代世界的重大事件,如海湾战争、巴以冲突、9·11事件、伊拉克战争、朝鲜和伊朗核问题以及乌克兰危机所引起克里米亚地缘政治的变故等世界热点问题都作了专门的介绍和阐述。  在经济领域,《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第三版)》深刻剖析了国际金融危机问题对当今世界经济的影响,并归纳出这些影响对今后世界经济可能产生的后果和国际新经济秩序建立应注意的问题。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第三版)》可作为本科院校和专科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公共选修课的教材,同时也适宜于师资培训和社会读者阅读。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 目录

绪论
一、“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二、“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内容与结构
三、“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学习意义与方法

**章 当代世界经济
**节 世界经济概述
一、世界经济的含义
二、世界经济的形成
三、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世界经济主体、运行机制及格局演变
一、世界经济主体
二、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
三、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及其演变
第三节 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世界经济全球化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
三、市场经济全面化
四、知识经济广泛化
第四节 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问题
一、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国际金融危机问题
三、环境恶化问题
四、能源短缺问题
五、粮食危机问题

第二章 当代世界政治
**节 世界政治概述
一、世界政治的基本内容
二、国际关系的历史演变
三、国际关系的研究
第二节 冷战时期的世界政治格局
一、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
二、两极格局的发展变化
三、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第三节 冷战后的世界政治关系
一、雅尔塔体系瓦解后的世界政治形势
二、新世纪世界政治的变化
三、当今国际政治关系的特征
第四节 国际关系中的国际组织
一、国际组织概述
二、联合国
三、其他国际政治组织

第三章 谋求全球战略的美国
**节 当代美国经济
一、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概况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特征和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美国的政治
一、美国的政治文化
二、美国的政治制度
三、美国政治的新特征
第三节 美国的全球战略与外交
一、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
二、美国全球战略的实质
三、冷战后的美国外交
……

第四章 走向联合的欧洲
第五章 追求大国的日本
第六章 重振大国地位的俄罗斯
第七章 面对挑战的发展中国家
第八章 当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第九章 时代主题与国际新秩序

参考书目
第二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展开全部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 节选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第三版)》:  五、粮食危机问题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世界性的干旱,粮食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其后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警告人类粮食危机的严重后果。为使人类对粮食问题始终保持清醒认识,重视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197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第20届大会决定从1981年起,将每年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希望以此唤起人们对粮食问题的重视。但是粮食危机还是一再发生。1983-1984年度非洲的粮食总产量只有4600万吨,年人均粮食仅为46公斤,造成空前的粮食危机-2亿多的非洲人面临着饥饿的威胁,3000万非洲人死于饥饿。此外,亚洲的朝鲜、孟加拉、斯里兰卡、尼泊尔、马尔代夫等国家粮食也严重短缺。  1996年11月,186个国家的领导人聚集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历史上首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讨论粮食安全问题,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确定了到2015年将全球饥饿人数减少到4亿人的目标。2002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又在罗马召开了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再次对世界粮食安全形势进行评估,探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新途径。2007年以来,粮食危机席卷全球,“世界粮仓”美国也未能幸免。而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粮食危机造成的影响更为广泛而深刻。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目前全球粮食储备已降至1980年以来的*低水平,仅能满足50多天消费。与此同时,2005-2007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普遍暴涨了一倍,有的地方甚至涨了两倍,2008年以来粮食上涨势头更加迅猛。经济学家使用“农业通胀”新概念,来描述多年未见的农产品持久、普遍、大幅上涨这一现象。对全球粮食危机追根溯源,可以发现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交织,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混杂。  首先,汽车“吃”粮扩大了对粮食的需求。近些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飙升。作为世界*大的能源消费国,美国2007年底通过的新能源法案鼓励大幅增加生物燃料的使用量,预定到2022年增至360亿加仑。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后几年美国玉米产量的1/3将用于乙醇生产。汽车与人争吃粮食的现象正愈演愈烈。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齐格勒曾经警告说,一些国家将粮食转化为燃料的做法是一种“反人类罪”。他认为,农业作物应该首先用来应对饥饿现象,而不是生产生物燃料,美国等国把数千万吨玉米、大豆转化成乙醇燃料对贫困人口来说绝对是场灾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西蒙·约翰逊呼吁,有关国家需要重新考虑生物燃料计划。  其次,美国和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对本国农业的大量补贴,一直是世界农业和粮食问题的主要症结之一。富国的高额农业补贴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形成巨大冲击,恶化了他们的贸易条件,甚至使贫穷的农业国家越来越穷困。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在谈及目前的粮食危机时也承认,富国的农业补贴扭曲了农产品贸易,伤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  *后,市场投机造成粮食价格扭曲。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由“实物经济”向运用投机资本致富的“金融经济”转型。投机资金通常借助于一些题材疯狂炒作,不达目的不罢休。2007年,在美国农业部连续数月预测美国小麦库存将降至60年来新低时,小麦价格飙升;2008年2月,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的春小麦期货合约曾经出现连续11个交易日涨停的“壮观”行情;在市场传言中国春节前后雪灾造成植物油短缺的背景下,芝加哥大豆期货屡创新高;国际大米供应吃紧,世界*大稻米进口国菲律宾被迫赴美国市场大宗采购大米,芝加哥糙米期货价格在2008年4月份不断刷新纪录。根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2007年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三种农作物的产值达到926亿美元。美国也是上述三种粮食作物*大的出口国,而其产值的一半被农产品期货买家持有。可以说,华尔街的投机商正是世界上*大的粮食囤积居奇者。在投机资金将大豆等农产品价格连续炒作达到历史高位之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成本成倍增加,收入微薄的穷人则可能陷入忍饥挨饿的境地。高粮价将带来动荡和不安,更危险的是有可能将贫穷国家推向战争的边缘。  总体而言,一方面,当前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全球性经济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如世界人口增长问题、自然环境恶化问题、自然资源短缺问题、粮食匮乏问题等关系到世界经济持续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生存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严重性和紧迫性。全球性经济问题的解决不是仅仅依靠某些国家或地区的努力就可以做到,而必须通过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具有全球的协调一致性和相互合作性。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围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存在严重分歧,发达国家片面强调环境保护优先,而发展中国家则要捍卫自己的发展权。出于经济上的利己考虑,发达国家不能正视其工业发展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愿意承担起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不愿意在资金和技术上增加对发展中国家治理环境的支持,反而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甚至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产业或排放污染物。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发展问题,目前仍在探索既能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又能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