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学校-家庭-社会合力高校思政课育人研究

学校-家庭-社会合力高校思政课育人研究

作者:张璐斐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81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92.2(7.2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学校-家庭-社会合力高校思政课育人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708966
  • 条形码:9787522708966 ; 978-7-5227-0896-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学校-家庭-社会合力高校思政课育人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合力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相关理论为依据,回顾了我国高校思政课百年探索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全面梳理我国学者关于高校思政课合力建设的研究成果,以及一些国家关于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方面的实践。采用量化的实证研究方法,了解当前学校、家庭及社会合力建设高校思政课的状况,剖析影响我国高校思政课实效的因素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构高校思政课合力体系模型,以及发挥思政课整体功能的实现路径与策略。

学校-家庭-社会合力高校思政课育人研究 目录

**章 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建设高校思政课引论
**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概述
一 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内涵
二 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研究进展
三 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研究述评
第二节 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建设高校思政课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历史合力论
二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论
三 系统论
四 协同论
五 “三全育人”思想
第二章 我国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
**节 我国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发展历程
一 从无到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萌芽
二 从有到立: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创建
三 从立到兴: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变革
四 从兴到精:新时代以来的突破创新
第二节 我国高校思政课建设历程中的政策变迁
一 不同阶段高校思政课建设相关政策的发展变化
二 不同阶段高校思政课课程建设方案的发展变化
第三节 我国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一 我国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基本经验
二 我国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现实启示
第三章 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建设高校思政课研究动态
**节 国内高校思政课合力研究动态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研究动态
二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研究
三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的研究
四 学校-家庭-社会思政课合力建设研究动态
第二节 国外学校-家庭-社会公民道德教育合力研究概况
一 国外公民道德教育基本内涵的研究
二 新加坡学校-家庭-社会公民道德教育合力研究
第三节 国外学校-家庭-社会公民教育合力研究概况
一 国外公民教育基本内涵的研究
二 美国学校-家庭-社会公民教育合力研究
第四节 国外学校-家庭-社会公民教育合力的经验
一 国外学校-家庭-社会公民教育的现状
二 国外学校-家庭-社会公民教育合力对我国思政课合力建设的启示
第四章 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建设高校思政课的现实境遇
**节 新时代合力建设高校思政课的时代机遇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创新发展
二 课程协同创新理念的持续发酵
三 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建设高校思政课的发展趋向
第二节 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建设高校思政课的现状
一 高校思政课合力建设现状研究的设计
二 高校思政课合力现状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建设高校思政课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学校因素对高校思政课合力效果的影响分析
二 家庭因素对高校思政课合力效果的影响分析
三 社会因素对高校思政课合力效果的影响分析
第五章 提升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建设高校思政课的路径与策略
**节 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建设高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
一 高校思政课课程内部尚未形成同向聚焦力
二 高校思政课合力建设尚未形成学校协同效应
三 高校思政课合力建设存在家庭教育缺位现象
四 高校思政课合力建设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均衡
第二节 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建设高校思政课的生成路径
一 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建设高校思政课的模型构建
二 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建设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第三节 提升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建设高校思政课的策略
一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合力建设的策略
二 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力量构建高校思政课生态课堂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学校-家庭-社会合力高校思政课育人研究 作者简介

张璐斐,教育学博士,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广东省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青少年教育与发展心理。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参与出版教材和著作十余部,在中英文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