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 微动教学法

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 微动教学法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183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9.8(5.3折) 定价  ¥7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 微动教学法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609652
  • 条形码:9787522609652 ; 978-7-5226-0965-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 微动教学法 内容简介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交替,教育方法的改变已成为必然规律。在奴隶社会便产生了国学和私学,在封建社会有科举制度,在近代有国家举办的各类学校,现代学校学习了前苏联的班级授课制,教育模式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当今我国各项事业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与以往所不同的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在教育领域,教与学双方在理念上、思维方式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们已不能用旧的思维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标准来要求教育,我们的教育模式应随之改变,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作者研读了许多古今中外教育著作,研究了美、英、德等国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结合我国高校的现实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微动教学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得到了越来越多师生的认可与好评。微动教学法把教学过程分为感知、设计、实施和述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明确能力培养的任务,在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微动教学法》主要介绍微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教学过程和教学建议等,书中附有教学案例。

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 微动教学法 目录

前言

**章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节 我国教育家对教育的论述
第二节 外国著名教育家对教育的论述
第三节 真正的教育是什么

第二章 什么是高效课堂
**节 高效课堂的定义
第二节 高效课堂的认识误区
第三节 高效课堂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让课堂洋溢生命感
第五节 情感体验和品质提升是课堂的灵魂

第三章 高校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节 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二节 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第四章 混合式课堂教学概述
**节 混合式课堂教学的定义
第二节 混合式课堂教学的特点
第三节 混合式课堂教学过程
第四节 混合式课堂教学的优越性

第五章 微动教学法概述
**节 微动教学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微动教学法的定义
第三节 微动教学法的特点
第四节 微动教学法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五节 微动教学法实现五个转变
第六节 微动教学法的适用性
第七节 微动教学法的创新点

第六章 微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二节 掌握学习理论
第三节 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

第七章 微动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节 教学过程概述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
第三节 教学过程的管理

第八章 教学管理云平台的设计与实践
**节 教学管理云平台的设计理念
第二节 教学管理云平台设计
第三节 教学管理云平台的特点
第四节 微动教学法利用云平台管理教学过程

第九章 微动教学法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节 感知阶段对能力的培养要求
第二节 设计阶段对能力的培养要求
第三节 实施阶段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第四节 述评阶段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第十章 微动教学法的教学建议
**节 对教师的要求
第二节 对学生的要求
第三节 对教学场所的要求
……
第十一章 微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 微动教学法 节选

  二、课堂是开启学生心灵的地方  课堂是心灵交融的美好过程,也是让人性变得更美好的地方。诚如陶行知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理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击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是的,课堂教学的核心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可在交互中实现心灵的对接。课堂互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师生在持续交互作用中交换思想、情感,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发展。通常课堂教学的互动主要有两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相沟通、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指点,学生给老师以启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生生互动是指学生间摆脱了冷漠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活动中,互相合作、互相沟通,共同提高学习效益。  现在不少教师有这样的感觉:与学生沟通越来越不顺畅,有事要去交谈时,往往与学生还没说上几句,学生就显得不耐烦,不愿交谈。可能教师忽略了*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倾听。教师经常以说教者身份存在,很少倾听学生说话,甚至拒绝、打断学生的表达,给学生内心带来伤害,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愿说话。所以掌握倾听的技巧是一种教育能力,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方法。  成功的教育,关键在于得到学生内心的理解和认同。如果师生关系好、感情好,学生自然会打开接受教育的闸门,使你的话源源不断地流入他的心田。教师的教育,通过感情的正向作用就会产生积极的效应,与学生内心向上的愿望结合起来,化作进取的力量。  三、课堂是激活思维的地方  1.教师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中,教师根据所学内容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自主交流、互动、讨论问题的空间,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有效促进师生的交流沟通。另外,教师的引导促使学生学会抓住问题的关键来思考与联想,让学生明白只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就可以对问题分析清楚、到位,解决问题就比较容易,这些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教学环境,创造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思维课堂。如根据教学目标,巧妙设置一些问题,并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去思考,让学生自主去探究,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精心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发问,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思维逻辑,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2.巧妙精心设问,敢于逆向思考  逆向思维指的是改变平常的顺向思维,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问题,将往常的想法颠倒过来,是一种高效的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现,当学生遇到难题时,要主动引导他们避免用固定的思维来分析问题,鼓励他们尝试用逆向思维来思考问题,这样可克服思维的局限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对于他们的逻辑思维辨别能力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事务的解决。例如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学习的课程多了,理解知识的难度加大了,运用知识的要求提高了,这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解答各种推断题和探究题,如果学生掌握知识不牢固,逻辑思维能力不强,那么解答这类型的题目就感到力不从心。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对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学生不能够把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联系起来,就会导致所学知识点变得散乱,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逻辑系统。  3.创设特殊情境,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反映符合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思维。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是从变化发展的角度去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要有动态发展的眼光。课堂是培养学生具有辩证思维的好地方,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内化、吸收去实现教学的目标。情境教学一方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载体,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在学生的角色体验中把传递正能量作为教学目标。特殊情境提供了调动学生的原有认识结构,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顿悟或者产生新的认知结构。  “一流教师教思想”,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思维引导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辩证思维作为思维的*高形式,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本人,若能很好地掌握其思想的精髓,在生活中自然而然运用,那么,遇到复杂问题时将会心有成竹,说话有条有理,解决问题步骤清晰,办事成功率较高。

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 微动教学法 作者简介

  石铁峰,1963年生于广西南宁,研究生学历,教授。1986年至2003年在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教研室任教,2004年至2019年先后任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专业带头人、系副主任、主任,2020年至今任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长期从事人才培养研究、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和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是微动教学法的研创者。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