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仕学之间:清末书院生徒群体研究

仕学之间:清末书院生徒群体研究

作者:黄漫远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6-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96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69.3(7.0折) 定价  ¥9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仕学之间:清末书院生徒群体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700670
  • 条形码:9787522700670 ; 978-7-5227-0067-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仕学之间:清末书院生徒群体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作者以“传统知识人”为向度,将清末书院生徒置于三层相互交织的历史语境,进行综合考察:一是清末社会“大变局”的宏观环境;二是清末科举制度与学术发展趋向的中观环境;三是清末书院改制与停废的微观环境,注意从独立精神活动主体和社会主体的视角,利用课作、日记、笔记、书信、回忆录、自订年谱等诸多私人化记录的梳理,结合官书史料,在回答清末书院生徒“从何而来”“缘何而聚”和“将去何处”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清末书院生徒在入院前、肄业时、离院后三个阶段的心态行为、出处进退,展示清末民初传统知识人身处“仕学之间”“新旧之间”的处境立场与精神风貌,从特定角度分析传统知识人逐渐消失和知识分子社群的出现这一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特征的历史进程以及近代社会过渡转型的历史特征。

仕学之间:清末书院生徒群体研究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旨趣
二 既有研究
三 思路与内容
四 资料说明

上编 从何而来
**章 清代书院与书院教育
**节 书院与书院教育
第二节 清代书院政策与书院发展
第三节 同治光绪时期书院的特点
第四节 传统书院的“落幕”:书院改制与废止
第二章 清末书院生徒群体的形成分析
**节 生徒与书院生徒
第二节 清末书院生徒群体的数量
一 清末书院数量和各级书院员额
二 官学学额、乡试定额与书院员额
第三节 清末书院生徒群体的构成
一 入院前科名
二 入院前学缘
三 地理来源
第四节 清末书院生徒的取录与迁转
一 取录:举业能力与治学能力
二 迁转:院际迁转与向上迁转
本编小结

中编 缘何而聚
第三章 清末书院生徒群体与举业
**节 以举业为尚的生徒群体
一科名与科举书院的地理分布
二 科名炽盛:应元书院生徒群体
第二节 课作中的举业
一 生徒叶昌炽的举业历程
二 《紫阳书院课艺》中的叶昌炽课作
三 叶昌炽冷宦生涯中的学术坚守
第三节 社会活动中的举业
一 清末莲池书院
二 莲池生徒清末民初任职情况
三 莲池社交圈:以“仕”为基础的构建
四 《吴门弟子集》的学术水平
第四章 清末书院生徒群体与治学
**节 以治学为尚的生徒群体
一 清末学术人物与书院
二 治学有声:经训生徒群体
第二节 课作中的治学
一 生徒唐文治的治学历程
二《南菁讲舍文集》中的唐文治课作
三 唐文治的科场仕途之路
第三节 社会活动中的治学
一 清末江宁府诸书院
……
下编 将去何处
结语 清末书院生徒群体
——透视晚近中国的新鲜视角
附录 清末生徒书院肄业情况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仕学之间:清末书院生徒群体研究 作者简介

  黄漫远,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江西书院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理事。已在《社会科学战线》《东南学术》《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东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蒙以养正泽后世——王阳明与王氏家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