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品课:语文与立身

品课:语文与立身

作者:陆逐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9.8(4.3折) 定价  ¥4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品课:语文与立身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2013041
  • 条形码:9787572013041 ; 978-7-5720-1304-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品课:语文与立身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中学语文教师,高中生或正在高考复习的学生陆逐老师的这本书整体特点是实在,他就是在实实在在谈怎样教好语文课。他从培养和培训教师的角度出发,关注语文教学的基础,特别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一定会遇到的但有时又会被忽略的事情。 实在体现在学以“致用”、培养“质疑”、重视“积累”、可读“流畅”这四点上。

品课:语文与立身 内容简介

现代人要确立现代理念,才能上好课。语文立身要执着地追求真善美,追求梦的实现!教好语文要与时俱进,教与学要贴近实际,理论上要研究新问题,实践中要作新探索。课题来自实践,作者敢想敢说,有新发现新见解。 本书由三辑构成,汇集了作者40篇文章。**辑11篇,写的是语文教学必须确立的几个正确的理念;第二辑17篇,写的是上好语文课以及语文教学的一些基本的技术性问题,有技巧、经验和知识;第三辑12篇,写的是作文指导。每辑的开头都有导读,旨在帮助读者顺利阅读。本书适合语文研究者、语文教师以及参加高考的学生阅读。

品课:语文与立身 目录

1 **辑 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理念

01 属于语文教师的语文本体/3

02 语文教学方式与语文教师的魅力/7

03 语文教学改革从整体阅读做起/11

04 语感与语用——什么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16

05 语文教学改革要做到“两个到位”/18

06 语文成绩提高功劳归于谁/24

07 走近家常课研究/28

08 达成度与课的生成和流畅/36

09 语文教师的职责与教学媒介的作用/40

10 课堂的节奏与容量/44

11 教师的成长与自我保护意识/49

55 第二辑 语文教学的知识与技巧

01 《丰碑》的召唤/57

02 做文章与教书育人/61

03 苹果效应与语文教学/67

04 从《窗口》的理解到主旨的探索/72

05 意境、意象及其他/76

06 从“杨柳岸,晓风残月”说起/81

07 写作手法、艺术手法与表现特色/85

08对文章手法的整体赏析与评价/99

09 语文阅读中赏析题的处理/105

10 语文阅读中选择题的处理/111

11 语文阅读中的文言文教学/117

12 议论文、说明文、实用文阅读及题型处理/121

13 记叙文阅读及题型处理/128

14 文言文阅读及题型处理/135

15 容易讲错的知识点/165

16 我与“五个一点”/180

17 语文教师职责外的职责/186

191 第三辑 作文或许可以那样指导

01 我的作文指导观/193

02 作文的标题/197

03 万事开头难/201

04 谈谈作文阅卷的种种心理/206

05 我是怎样写这篇应命作文的/210

06 对高中作文主题的几点思考/215

07 高中作文主题质疑范围/220

08 高中作文本论、分论点拟定的一些误区/229

09 谈谈质疑作文/234

10 材料、素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242

11 浆果林的启示与作文做人/248

12 高中作文必知30条/253


展开全部

品课:语文与立身 节选

**辑 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理念 本辑有11篇文章,介绍的是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理念。语文教学改革已经开始很长时间了,教学改革的实效也已经在语文教学的许多方面显现出来,有的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我本以为我说的一些理念是老生常谈,却不料听课时发现,有一些语文教师竟然对此毫不知晓,特别是年轻的语文教师。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我教过初中、高中、大学的语文,而且学生评价“教得9 还不错”。在本书中,我必须尽自己*大的努力,把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理念,用自己认为还算清晰的语言表述出来,希望能够让语文教师特别是年轻的语文教师有所收获,成为令人信赖的语文教师。我把这件事看作自己的一种责任! 在我看来,理念有一个主观参与并逐渐形成观点的过程,有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甚至对有的人来说还有脱胎换骨的意思。观点则几乎是已形成体系的认识或见解。前者是动态的,后者则常常有着静态的特征。我们教语文的很强调教育、教学理念的转换,并认为,要教好语文,这些理念必须与时俱进,必须在转换中常换常新。这个转换的过程有时是刻骨铭心的,甚至是痛苦的,然而一旦转换成功,则往往茅塞顿开,产生如虎添翼般的生机。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师有这样一个动态过程,对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是有所帮助的。 有些理念的解读已经超越语文的范围,似乎对教其他学科的教师也有用。这些理念适用于很多学科,因为学科教学理念本来就有相通之处,常常无法分得那么清楚。我强调了教学中的“本体意识”“整体阅读意识”“两个到位意识”“达成度意识”“节奏和容量意识”,以及教师很需要然而听不到的“自我保护意识”等。我认为这些意识是几乎所有教师都必须具备的。另外几种意识则大概都适用于语文教师,如“语感与语用意识”,从美学角度看语文课的完整性、和谐性和流畅性,等等。 虽然如此,在介绍这些教学理念时,我是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加以陈述的,如讲“本体意识”时主要讲的是“语文本体”。我写的那些,对语文教师而言应该是贴切的,因为其中有我的特殊体验和温度,是能够跟同行沟通和交流的。 01属于语文教师的语文本体 有一次,有个区拿出所谓*好的课让我听。听罢,我对带我来听课的教研员说:“这是语文课吗?……”我听过不少课,说实话,有些课不是语文课,尽管名义上都叫“语文课”。如果有教研员在其负责的区域是这样辅导教师上语文课的,那么还有语文课吗?注意,我没说“一流的语文课”。也有一次,我听有关老北京胡同的课,课上教师出示了上海旧弄堂的照片,里面有许多卖杂货的摊贩,还有各种叫卖声的录音…我评课时能说什么呢?我只能说:“刚才听了一堂介绍以前上海风俗的课……”我确实没有听到语文课,真的!语文教师居然把“语文”丢了,把语文本体丢了,这真是咄咄怪事! 一、语文课的拓展离不了语文本体 我这样说,好像自己就做得很好,其实不然。记得大概在十年前,我带一位我辅导过的教师到沈阳参加一次全国语文教学大赛。以前,凡我带的教师参赛十有八九会得**名的,这次居然只得了二等奖。究竟是什么原因影响了评奖?想了好久,我想问题应该是出在“拓展”这个环节上。当时上海强调每堂课都要有拓展部分,如果没有,就不合格。我在辅导时也强调了这一点,结果正好教学大赛不欢迎这样的“拓展”,所以影响了评奖的档次。 请问:语文课强调拓展有什么错?没有拓展的语文课有什么意义?我当时真的是这样想的。现在我想明白了,语文课当然要拓展,但不管怎样拓展,都不能影响整堂课的完整、流畅与和谐。用这一点来衡量这堂课,那么得二等奖就比较公允了。语文课的拓展,必然趋向现实生活。怎样才能让拓展的内容跟教材内容融为一体,而不是课的前面部分是一个样,后面部分又是另一个样?这应该是一堂完整的课,而且是语文课! 我记得上的课文是鲁迅的《阿Q正传》,当时是怎么拓展的呢?“在现代中国还存不存在‘阿Q精神’?”“应该怎么对待‘阿Q精神?”记得拓展时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现代中国当然也有“阿Q精神”,那要不要“阿Q精神”?“要。我们也需要增强自信,也要适当的精神胜利法。”“不要。我们要摒弃‘阿Q精神’,真正树立信心!”然后是双方辩论。 虽然在这样的拓展中有比较积极的思维活动,一般说来是符合拓展的要求的,然而请思考:整堂课前与后是和谐、统一的吗?《阿Q正传》的主旨是否定精神胜利法的,是针对中国人的弱点加以批判的。从语文本体的角度看,如果肯定“阿Q精神”,这样的拓展当然是错的。 那么,怎样的拓展才是正确的呢?如果能够以理解鲁迅小说的一般主旨为要求,那么这样的拓展是对的。如果在这个基础上理解“阿Q精神”是中国人的一种弱点,那么这也是对的。如果能够由此联系到我们现在的中国人依然存在某种“阿Q精神”,那当然是对的。如果进一步理解鲁迅揭示了人类存在着的“阿Q精神”,那肯定是对的。因为这些都没有违背这堂课应该遵循的语文本体原则,体现了课的完整性和流畅性,而且在理解的深度上真正与语文本体原则和谐、一致。 二、语文本体的内涵 语文的含义是什么?这在语文界以前作了探讨。我们认为语文的含义,包括语文的内涵与外延。《语文学习》期刊的封面上清楚地写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也就是说,以语文作为载体可以告诉我们整个生活的一切。看来语文的外延不能作为语文本体,总不能把语文课上得像物理课、化学课、思想品德课……语文的因素涉及语法、修辞、逻辑、写作、美学……这些概念可能还很大,它们跟语文是同列的。语文本体涉及更基础的认字、写字、组词、造句、写作……甚至语文本体跟听、说、读、写的能力直接有关。如果要周延,那么语文课的文学味也应是语文本体的范畴。简单地说,这些才可以算作语文本体的内涵,也正是语文教师应该坚守的本位,舍此就没有语文,没有语文教师! 从动态而言,语文课是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在夯实基础中提高,在不断深入理解、欣赏中提高,不同阶段语文课的要求与难度也在不断地提高。从终身学习角来看,这个过程是没有止境的。甚至同一篇课文在不同的年级都能教,只是对语文本体掌握的要求不同罢了。 因此,语文课要有认字、写字的基本要求,教师要会写字,而且要写得好,笔顺要对。语文教师要会读,而且读得准确,当然也要让学生读,并作适当指导。教师要开口说,要分析讲解课文,不仅要到位,而且要和谐、完整。教师要写一手好文章,要能有理有据地赏析别人写的文章并比较恰当地打出等第。教师要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写作对象,对文章的人物或主旨有逐渐深人和透彻的理解并进行评价。有时,甚至一个词或一个手法的改变,都会影响写作对象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都会影响文学意味的表达和传递。 经典课文的文学性也是语文本体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师承担着神圣的职责,就是要让祖国的优秀文学著作在学生的心中扎根,让崇高的中华文化的基因在学生的心中扎根。我们这里暂且不说那些古代的经典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以及应该如何教学,我们怎么能不把鲁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讲清楚呢?怎么能不把鲁迅塑造的人物形象在世界文学长廊中的地位讲清楚呢?我们教舒婷的《致橡树》《双桅船》,怎么能不让学生了解朦胧诗,了解它的含蓄多义及其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并且爱上她的诗呢?我们教卡夫卡的《变形记》(节选),怎么能不讲虚幻与现实的结合,以及他对现代文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学味,是文化传承的密钥,掌握课文的文学味也就成了语文教师坚守语文本体的密钥之一。 三、坚守语文本体与“点石成金” 坚守语文本体,就是要用好语文课上基础的东西,来弄懂课文的写作对象。这样,语文的外延跟语文课就有关系了。语文教师重在用学到的语文本体知识来把握写作对象,语文教师是教学生怎么用学到的语文本体和基础知识更好地理解内容和主旨的专家,而不是课文内容研究的专家,因为课文内容涉及各科的知识。学生学好了语文本体的知识,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甚至对此产生兴趣。这才是语文课的当然目标。 学生兴趣产生之后,会对物理、化学、数学等相关学科感兴趣。他们以后在这些学科方面的发展,一般跟语文教师关系不大。但是,对此,语文教师没有什么遗憾,因为我们作为语文教师的职责已经完成了,这就是“点石成金”! 对创造力培养而言,人的兴趣多少会对此起到直接作用。更可贵的是,语文教师教会了学生自己运用语文本体知识来学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也就是说,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文能力,能够独立学习前人的知识、经验、学问、理论,甚至是在此基础上作出的创造。这是语文教学的直接结果。 “点石成金”不是语文教师的专利,只要是教师,就必须珍视这种专利。教师不经意的一句点拨、一个赞许的目光、一次会心的感慨,也许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你的作文写得真不错,你会成为作家的!”几十年后,这位学生真成了作家。“你对数学很敏感,有几个人有这样的天赋!”谁知道你这个语文教师的一句话竟然启蒙了一位数学家! 也许语文教师*能“点石成金”,因为跟其他学科教师相比,语文教师这样点拨学生的机会*多。其他学科教师的“点石成金”往往集中在本学科上,语文教师的“点石成金”却会涉及各科。语文教师必须给学生传授课文中包含的各种知识,包括语文基础知识。也只有在这样大量的实际语言运用中,语文本体中的基础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长远作用。 语文教师当然会喜欢对语文感兴趣的学生,但我们培养学生不会只希望他们当语文教师或作家。我们的学生会在各行各业发展,在各个领域里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只要学生掌握的语文能力对他们从事专业的长远发展有益,就说明我们对得起他们,我们尽到了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品课:语文与立身 作者简介

陆逐,语文特级教师、作家。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在上海市闸北区教育学院(现静安区教育学院)任教,直至退休。1992年评为中学高级教师,1994年评为副教授,1999年评为语文特级教师。2004年、2008年、2012年、2016年获聘任上海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活动评委。曾在上海市各区县和全国一些省听课、评课、品课。出版长篇小说3部、散文集1部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