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非洲现代史(上、下卷)

非洲现代史(上、下卷)

作者:李安山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9-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484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235.5(6.4折) 定价  ¥3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非洲现代史(上、下卷)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4257840
  • 条形码:9787214257840 ; 978-7-214-25784-0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非洲现代史(上、下卷) 本书特色

《非洲现代史》为北京大学李安山教授非洲研究*新力作,以时间脉络为经,以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中心问题为纬,全面探讨了非洲人民追求国家独立、经济发展、民族建构和文化复兴的奋斗历程。李安山教授具有国际研究视野,广引中外数百种文献,力图用史实说话,改变中国读者对非洲的刻板印象,同时从中国学者的角度强调了非洲在历史发展上的自主性。 本书一是开创性地系统研究非洲现代历史,填补了中国学术界非洲现代史研究的空白,能够对今后中国的非洲史研究形成典范作用和引领作用。二是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四个方面,全面展示了非洲大陆求稳定、谋发展的趋势和进行自主性改革的历程,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非洲地区及非洲人民的了解和认识,更全面地了解这片“充满希望的大陆”,满足广大民众对非洲历史的兴趣。三是为中非合作发展提供借鉴、为中非交往提供知识参照系,21世纪是中非合作发展的世纪,中非将携手共建“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中国了解非洲提供全面客观的信息、为推动中非合作打下牢固的认知基础是作者写作的初衷,更是时代的重要命题。

非洲现代史(上、下卷)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非洲研究专家李安山教授从中国视角观察和分析非洲现代历史的两卷本著作。全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论述现代非洲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等方面的历史发展状况。部分“政治”着重探讨非洲政治。讨论非洲国家早期面对西方渗透时的警觉和相对应的自主改革运动后,分别论述了殖民主义统治与民族独立运动的轨迹、独立后的政治发展、民主化进程和北非变局,很后描述了从泛非运动的开始到非洲统一组织的创立到演变为非洲联盟的非洲一体化历史进程。第二部分“经济”从六个方面分析了非洲经济的发展。从近代埃及、埃塞俄比亚和马达加斯加的改革开始,揭示了非洲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分析了殖民统治下非洲的“虚拟现代化”问题,阐述了非洲独立以来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揭示了外部因素对非洲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文化”主要分析非洲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进步和面临的困难。非洲的人文社科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在殖民统治时期却被故意忽略、遗忘或篡改,独立后则面临着非殖民化和重建自身体系的重大任务。从现代史角度看,非洲学术文化传统包括三部分:本土文化传统、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第四部分“民族”对有关国家民族建构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个案探讨。本部分通过5个国家的例证,对政治与国族建构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力图分析非洲国家独立后面临的国族建构的挑战。此外,“非洲历史大事简表(13世纪—2000年)”是一个补充,记录了非洲国家当代发生的重要事件,并提及一些国人少有耳闻的非洲史实。

非洲现代史(上、下卷) 目录

绪 论

一、“现代化”理论、世界历史与非洲/002

(一)“现代化”理论出笼的背景及其实用性/002

(二)非洲与西方现代化历程的关联/005

(三)“现代化”理论在非洲:学理与实践的谬误/006

(四)战后对非洲的关注/010

二、非洲文明:被人遗忘的历史/012

(一)历史学家的谬误/013

(二)人类起源:非洲的优势/015

(三)非洲文明:历史的见证/016

(四)欧洲人对非洲文明的钦羡/019

三、被称为“奴隶”的非洲人对世界历史的贡献/021

(一)威廉斯论点:有关奴隶贸易对西方工业化贡献的辩论/022

(二)奴隶贸易对西方工业化的作用/023

(三)奴隶贸易对非洲发展的影响/028

四、奴隶贸易和奴隶制的废除/030

(一)废除奴隶贸易和奴隶制的争论/031

(二)废奴运动与资本主义的关系/033

(三)塞拉利昂殖民地的建立/036

(四)美国的废奴运动与利比里亚的建立/039

**部分 政治

**章 历史的自觉:非洲早期发展与改革

一、萨米尔??阿明的错误与非洲面临的变局/046

(一)北部非洲的变局/046

(二)南部非洲的动荡/048

(三)东部非洲的转手/050

(四)西部非洲的变革/051

二、中部非洲的刚果:姆本巴?? 恩津加及其开放政策/052

(一)刚果王国的起源与扩张/053

(二)刚果王国与葡萄牙的早期关系/055

(三)开放门户政策及其后果/056

三、奥约帝国的兴起与改革/057

(一)奥约的扩张与帝国的形成/057

(二)奥约王权的神圣性/059

(三)奥约帝国的政治制度及其改革/062

四、阿散蒂帝国与“克瓦多革命” /066

(一)阿散蒂的起源/066

(二)帝国王权的演变与巩固/070

(三)“克瓦多革命”:改革与意义/076

(四)英国的渗透与新的危机/081

五、未成功的早期改革尝试/084

(一)穆罕默德??阿里改革/084

(二)马达加斯加的“前工业化”努力/086

(三)非洲国家早期改革的特点/089

(四)早期改革失败的原因/090

(五)双方军事力量的严重失衡/091

六、埃塞俄比亚的成功改革/092

(一)埃塞俄比亚的古代文明/092

(二)特沃德罗斯二世的早期改革/095

(三)孟尼利克二世的持续改革与阿杜瓦之战/099

(四)埃塞俄比亚改革的历史意义/103

第二章 殖民主义统治与非殖民化进程

一、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原因/110

(一)非洲的瓜分:“一件荒诞不经的咄咄怪事”? /110

(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110

(三)欧洲发展与蚕食非洲的因果关系/111

二、非洲噩梦的开始:殖民瓜分/112

(一)殖民瓜分的预备阶段/112

(二)殖民瓜分进程的加速/114

(三)瓜分非洲的方式与直接后果/117

三、殖民统治的方式/118

(一)分而治之/119

(二)间接统治/120

(三)直接统治/124

四、非殖民化———民族独立运动的历程/125

(一)民族主义的自发肇始阶段(1880—1919年) /127

(二)民族主义的聚集力量阶段(1919—1935年) /129

(三)民族主义的快速发展阶段(1935—1960年) /133

(四)民族主义的重新考验阶段(1960年以后) /145

第三章 独立后的非洲政治:曲折与前行

一、非洲政治与国际局势的关联:苏伊士运河事件/151

(一)1954年协定与“苏伊士集团”的失败/151

(二)苏伊士运河事件的过程/152

(三)英国失败的原因解释/154

(四)两个历史逻辑/157

二、政治变迁与制度选择/159

(一)与狼共舞———两个阵营的对立与选择/160

(二)从分权到集权/162

(三)葡萄牙殖民地的独立/165

(四)南非“班图斯坦”的建立/167

(五)90年代的民主化与南部非洲的解放/169

三、军事政变与军人干政/172

(一)非洲军队的性质/172

(二)军人干政的现实/173

(三)军人干政的原因/179

(四)军人干政的影响/182

四、非洲政治与国际关系/184

(一)热点问题频繁/185

(二)直接干涉:以卢蒙巴被害事件为例/187

(三)间接干涉:以达尔富尔问题为例/190

五、非洲的政治变迁:成就与问题/192

(一)非洲地区一体化/193

(二)人权事业的推进/194

(三)相对稳定的边界/196

(四)良政与治理/197

(五)非政府组织/201

(六)人口与健康/203

六、小结/204

第四章 非洲民主化与国家建构的互动

一、对非洲民主化理论的理解/208

(一)民主制度的概念/208

(二)政党制度与政治动员/210

(三)民主化进程与军队干预/213

(四)非洲民主化的运作/214

二、国家建构:殖民遗产与整合类型/216

(一)殖民遗产的负面清单/216

(二)国家与国家权力/218

(三)国家建构的三种形式/220

(四)非洲民主化与政体类型/220

三、非洲民主化与国家建构的悖论/224

(一)民主化与民族一体化之关系/224

(二)民主化与地方民族利益之关系/225

(三)民主化与民族冲突之关系/226

(四)新闻自由与民族问题之关系/226

(五)多党制与民族一体化之关系/227

(六)民主化与国家建构之关系/228

四、非洲民主的典范与尝试/228

(一)毛里求斯———权力分享机制的典范/229

(二)博茨瓦纳———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232

(三)肯尼亚的民主尝试/236

(四)埃塞俄比亚过渡政府的新宪法与民族矛盾/241





(二)结构调整计划:国际金融机构的干预/483

(三)结构调整计划的破坏作用/485

(四)几内亚:结构调整计划的负面案例/489

(五)毛里求斯:另辟蹊径的成功案例/491

(六)结构调整计划的评估与《替代框架》的补救/494

五、小结/499

第十章 非洲“失语综合征”:西方的援助

一、国际援助的西方典型/505

(一)英国援助:从殖民地开发肇始/506

(二)法国援助:从“父子关系”到“兄弟关系”? /510

(三)美国援助:为冷战和霸权服务的工具/515

(四)日本援助:西方的另类? /522

二、国际援助:质疑与批判/529

(一)老一辈的质疑/530

(二)两部重要著作的批判/531

(三)20世纪90年代的批判潮/532

(四)威廉??伊斯特利的否定/533

(五)丹比萨??莫约等非洲学者的鞭挞/534

(六)中国学者的关注/537

三、有关西方援助的数量统计/540

(一)西方援助与非洲的依附性/540

(二)非洲联盟与经合组织的不同数据/541

(三)坦桑尼亚接受的援助/543

四、西方援助的目的与效益/545

(一)援助目的的宣示/545

(二)援助标准的制定/547

(三)援助的经济条件/551

(四)援助的政治与社会条件/553

五、小结/556

第十一章 “向东看”:非洲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合作

一、新型经济体的出现/562

(一)金砖国家(BRICS) /563

(二)新兴经济体:不同的名称/564

(三)新型经济体:相似的特点/566

(四)美好平等的世界愿景/567

二、非洲与巴西的发展合作/568

(一)“被大西洋分隔的兄弟”/568

(二)非洲与巴西的合作进展/571

(三)非洲与巴西的合作机制/575

三、非洲与印度的发展合作/577

(一)早期交往与移民历史/577

(二)非洲与印度的经贸合作/580

(三)印非高峰论坛及后续行动/583

四、非洲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合作/585

(一)非洲与俄罗斯的发展合作/585

(二)非洲与阿拉伯国家的发展合作(以科威特为例) /585

(三)非洲与亚洲国家的发展合作(以印度尼西亚为例) /587

五、非洲与中国的发展合作/587

(一)互相支持的历史/587

(二)平等相待的理念/591

(三)互利双赢的目的/593

(四)自主发展的原则/595

(五)非洲国家的评价/596

六、从坦赞铁路到蒙内铁路的技术转移/600

(一)坦赞铁路:技术援助/601

(二)知识共享:从政治团结到经济合作/603

(三)华为公司:电信业的技术转移/607

(四)蒙内铁路:中国路桥公司的技术转移/610

(五)中非教育合作/612

(六)中非发展合作中的技术转移/614

七、小结/615

第十二章 从“无望的大陆”到“非洲崛起”

一、非洲在崛起:研究与判断/621

(一)麦肯锡的结论:狮子在前行/621

(二)《经济学家》的道歉———从“无望”到“崛起”/624

(三)非洲人的看法:乐观与信心/625

二、非洲经济现实:发展与成就/628

(一)经济以较快速度发展/628

(二)制造业的贡献/630

(三)多元化的趋势/631

(四)非洲**大经济体尼日利亚/633

(五)非油气国家的发展/636

三、非洲经济持续发展的条件/637

(一)政治局势相对稳定/637

(二)基础设施的积极推进/639

(三)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641

(四)非洲地区一体化/643

(五)国际发展合作的积极推进/645

四、非洲经济发展的潜力/647

(一)自主自强的指导思想/647

(二)蜂拥而至的海外投资/649

(三)非洲发展的潜力无限/651

五、非洲经济的问题与困难/652

(一)少数国家政局不稳/652

(二)过分依赖单一产品/653

(三)金融与债务问题/654

(四)贸易壁垒和交通障碍/654

(五)公共卫生问题突显/655

六、非洲自主性的振兴/657

(一)本国专业人士直接参与政策制定/657

(二)政策制定过程拒绝外来干涉/658

(三)非洲自身的产业化/659

(四)《非洲制造》的指导意义/660

七、小结/660

第三部分 文化

第十三章 现代非洲文化源流

一、非洲启蒙思想及其哲学家/667

(一)泽拉??雅各布的时代及其遭遇/669

(二)泽拉??雅各布的理性主义/672

(三)加纳的安东??阿莫的成长过程/676

(四)安东??阿莫的研究成果/678

(五)安东??阿莫的学术贡献/681

(六)非洲启蒙思想家的意义/684

二、近代以来的北非学术传统/687

(一)厚重的历史传承/687

(二)近现代学术的转型/689

(三)伊本??赫勒敦持续的学术影响/691

(四)埃及学的本土化/696

(五)摩洛哥历史学家阿卜达拉?? 拉鲁伊/699

三、受基督教影响的非洲学术传承/701

(一)早期知识精英的代表人物/701

(二)非洲民族主义之父爱德华??威尔莫特??布莱登/703

(三)西非民族主义的早期代表阿非利堪纳斯??霍顿/706

四、小结/708

第十四章 非殖民化概念及其在文化领域的实践

一、“非殖民化”概念的提出与传播/710

(一)谁*早提出“非殖民化”? /710

(二)“非殖民化”概念的传播与歧见/712

(三)不结盟国家的统一认识/716

二、“非殖民化”之因的话语之辩/717

(一)殖民政策论/718

(二)民族主义论/721

(三)新殖民主义论/726

(四)外部因素论/728

(五)中国学者的研究/728

三、非洲文化领域非殖民化的必要性/731

(一)独立国家文化的重要性/731

(二)文化和心理的非殖民化/731

(三)非洲国家领袖对文化的重视/733

四、非洲文化领域非殖民化的实践/734

(一)教育领域的非殖民化/734

(二)民族性建筑物/736

(三)地理名称的民族化/737

(四)民族文化运动/738

(五)文化非殖民化的挑战:以语言为例/740

五、“非殖民化”概念的重新定位/744

(一)非殖民化:如何界定? /744

(二)非殖民化的深层含义/746

(三)非洲历史的非殖民化/747



展开全部

非洲现代史(上、下卷) 节选

非洲,你不是一个国家, 你是一种观念, 形成于我们的思想,互相印证, 掩藏我们各自的恐惧, 憧憬我们各自的梦想。 ———D.A.尼科尔(塞拉利昂诗人兼外交官) 2008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同事张小明教授从欧洲访学回来,告 知一位荷兰外交官有关非洲的著作正在译成中文出版,这位外交官希望我能 为这本书的中译本写几句话。几天后,我收到了维恩(RoelvanderVeen)先生 寄来的英文著作《非洲怎么了》(What Went Wrong with Africa?)。读完这部 著作后,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作为一位长期在非洲工作的外交官,作者 对非洲有着无穷牵挂和深厚感情。然而,一种欧洲人的种族优越感跃然纸上。 他对殖民主义的消极遗产只字未提,似乎毫无认识。全书有两个观点:非洲失 败了;非洲失败的原因是其“社会结构和文化出奇的僵化”,这种僵化以及相应 的特征构成了发展的主要障碍。他明确表示:“非洲的前途并不太乐观。”换 言之,非洲发展缓慢的责任全部在非洲。究竟是因为这种特殊的观察角度 使他只能用“现代化”理论去解释非洲的发展问题,还是由于“现代化”理论 的影响使得他得出这种结论,不得而知。 由此看来,在中非关系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学者有责任也有必要写一 本从中国视角观察和分析非洲历史的著作。这是撰写本书的主要驱动力。 本书主要针对两种人。一种是非洲研究学者,另一种是普通民众。中国与 非洲关系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要求学者对非洲历史进行研究以提供知识参照 系,另一方面也催生了广大民众对非洲历史的兴趣。《非洲现代史》的目的 兼而有之。本人虽学力不逮,但服务意识尚可,众口难调则不可避免。 如果我们将非洲放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观察,我们会发现,非洲对人类 发展贡献卓著,这个大陆与世界历史进程的关系可谓千丝万缕,至少表现为 以下层面。 1.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这一点已经日益为考古发掘和基因研究所证 明。可以这样说,人类从非洲走向全世界。虽然对埃及文明是否起源于非 洲这一问题存在争议,但毫无疑问,非洲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2.非洲大陆早期为人类发展贡献了各种文明,如埃及文明、努比亚文 明、埃塞俄比亚文明、东非斯瓦希里文明、西非文明(加纳、马里、桑海、伊费、 贝宁、阿散蒂)、刚果文明、津巴布韦文明等。 3.非洲作为大西洋奴隶贸易的受害者,为欧美的原始积累和工业化作 出了贡献。强迫迁徙及后来的自由移民使非洲与世界融为一体,非洲人遍 布世界各地。在这一点上,非洲人与华人颇为相似。 4.非洲被强行纳入世界经济体系,这一过程使得非洲成为人类发展进 程的重要部分。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大陆为整个世界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 血液和乳汁,而它自身仍然落后,它的发展充满着困难和艰辛。 5.殖民主义统治使非洲经历了各种痛苦,非洲独立不仅从各个方面影 响了世界历史进程,也揭露了欧洲殖民统治的劣行,在国际舞台上对剥夺殖 民主义的道德及其在国际法中的合法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6.南部非洲推翻以种族歧视为特征、以隔离制度为基础的白人种族主 义政权,对在世界范围内彻底否定种族主义的伪科学和种族歧视的伦理起 到了重要作用,对实现种族平等的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7.非洲大陆创造的各种文明使世界文明增色,非洲本土的宗教、哲学、 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以及竞技等传播到全球各地,她所特有的以包容为特 点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及其文化感染力使整个世界受益匪浅。 20世纪是中国与非洲共命运的世纪,21世纪将是中国与非洲同发 展的世纪。如果说,20世纪中国与非洲共命运主要表现在列强瓜分、社 会剧变、民族复兴和国家建设四个方面的话,21世纪的中国与非洲可以 在建构新的国际政治秩序、推进世界经济发展、塑造包容和可持续发展 模式等方面通力合作。只有这样, 中国与非洲才能为人类作出更大 贡献。

非洲现代史(上、下卷) 作者简介

李安山,北京大学教授,多伦多大学哲学博士。担任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会长、中国亚非学会副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通史》(第9—11卷)国际科学委员会副主席等多项学术职务。学术兴趣主要包括非洲历史、中国对非政策、殖民主义和非殖民化、华侨华人史、比较民族主义等方面研究。曾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出版过《殖民主义统治与农村社会反抗》(1999)、《非洲华侨华人史》(2000)、British Rule and Rural Protest in Southern Ghana(New York,2002)、《非洲民族主义研究》(2004)、A History of Overseas Chinese in Africa to 1911 (New York, 2012)、《非洲梦:探索现代化之路》(2013)、《世界现代化历程:非洲卷》(2013)、《非洲华人社会经济史》(2019)等中、英文著作。曾应邀参加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中非峰会,在亚、非、拉、美、欧三十余国作过讲座和学术报告。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