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洛克传(明德书系·大师传记馆)

洛克传(明德书系·大师传记馆)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8-01
开本: 其他 页数: 500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76.8(6.0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洛克传(明德书系·大师传记馆)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0296821
  • 条形码:9787300296821 ; 978-7-300-2968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洛克传(明德书系·大师传记馆) 本书特色

洛克的一生,经历了各种政治动荡、社会变迁,见识了科学知识和宗教制度跨越时代的推进,结识了很多举足轻重的朋友,他自己也成了有巨大影响力的公共人物,而*终,根据他的遗嘱,洛克被埋葬在一个朴素的、没有装饰的木制棺材里,因为在洛克看来“那份钱还如不用来给穷人做衣裳”。

洛克传(明德书系·大师传记馆)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半个世纪以来部全面的约翰•洛克传记。洛克好友众多,其中一位形容洛克“多才多艺,多能善用”,确为的见。本书作者罗杰•乌尔豪斯以诸多激动人心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举凡英国内战、宗教不宽容与偏见、反政府的斗争与阴谋,以及1688年光荣革命,均与洛克丰富多彩的一生行迹交织在一起,同时作者详细论述了洛克在诸多领域的思想发展,包括医学、知识论、科学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和经济学。本书以历史系年为序,描述并解释了洛克的思想及其接受情况,同时旁征博引,涉及洛克与朋友的亲密友谊和热诚交往的私人生活细节,以及他在越来越引发关注的公共生活中参与的角色,包括牛津大学的导师、沙夫茨伯里伯爵的合作者、尽职尽责的公务员。洛克这位多才多艺之士,本以长居牛津大学的宁静居所、从事医学和自然哲学的研究与实践为夙愿,却在几年政治流亡之后,很终成为鞠躬尽瘁、影响深远的公仆,如今已雄踞很重要的近代早期哲学家之列。本书以广阔的研究视野和对洛克哲学的多年研究为基础,必将成为一部人们期盼已久的洛克非常不错传记。

洛克传(明德书系·大师传记馆) 目录

导言“一位多才多艺之士”

**章 成长与教育(1632-1658)
1.1 1632-1646:“我发现自己身处风暴之中”
1.2 1646-1652:“一所非常严格的学校”(威斯敏斯特学校)
1.3 1652-1656:“不是非常用功的学生”
1.4 1656-1658:“有学识和天资的年轻人”

第二章 学院职责和医学研究(1659-1667)
2.1 1659年1月-12月:“忧伤且不悦”
2.2 1659年1月-12月:“如饥似渴地学习”
2.3 1660年1月-10月:“我不会自愿离开这里”
2.4 1660年10月-12月:“官长是否可以合法强制”
2.5 1660年12月-1662年12月:“宁静而稳定”
2.6 1663年1月-1665年11月:“没有立法者就没有法律”
2.7 1665年11月-1666年2月:“乘马车去德国”
2.8 1666年2月-7月:实践的与理论的自然哲学

第三章 伦敦埃克斯特宅邸:“我生命中的一次偶然”(1666-1675)
3.1 1666年7月-1667年5月:“一入侯门”
3.2 1667年6月-12月:“跟我的阿什利大人就像一家人一样”
3.3 1668年1月-12月:“让他的思想换一个方向”
3.4 1669年1月-1670年12月:“热爱各种有用知识”
3.5 1671年1月-9月:“人类理智之我见”
3.6 1671年9月-12月:“有益于人的生活”
3.7 1672年1月-1675年11月:“有一条系绳理所当然地束缚着我们”

第四章 法国(1675年11月-1679年5月)
4.1 1675年11月-1676年1月:从巴黎到蒙彼利埃
4.2 1676年1月-1677年3月:蒙彼利埃
4.3 1677年3月-1678年7月:巴黎
4.4 1678年7月-10月:一次延长的法国“短途旅行”
4.5 1678年11月-1679年5月:巴黎

第五章 萨尼特宅邸与伦敦(1679年5月-1683年9月)
5.1 1679年5月-12月:“事态还是如此令人费解”
5.2 1679年12月-1680年4月:“可能令你的朋友忧虑的景况”
5.3 1680年4月-11月:“命运继续划掉我所有的计划”
5.4 1680年11月-1681年3月:“11年又来了”
5.5 1681年4月-1683年4月:“他从未吐露一个字”
5.6 《论两篇》
5.7 1683年4月-9月:“时局现已颇为不利”

第六章 荷兰和尼德兰联省(1683-)
6.1 1683年9月-1684年10月:“往往独处卧室之中”
6.2 1684年11月-12月:“怀疑造成恶劣影响”
6.3 1684年12月-1685年9月:“被捕与被禁”
6.4 1685年9月:“上帝认为适合的事物”
6.5 1685年9月-1686年9月:“让信仰起作用的不是力,而是爱”
6.6 1686年9月-12月:“改换住所有些不便”
6.7 1686年12月-年3月:“忙如带着一只小鸡的”
6.8 年3月-1689年1月:“期待中的入侵”

第七章 伦敦(1689年2月-1690年12月)
7.1 1689年2月-12月:奇迹之年
7.2 1690年1月-9月:纷争与不和
7.3 1690年7月-12月:经济问题

第八章 奥茨(1691年1月-1695年12月)
8.1 1691年1月-12月:“奥茨的后宫”
8.2 1692年1月-12月:“您要是待在城里身体是不会好的”
8.3 1693年1月-12月:“您要是死了就更好了”
8.4 1694年1月-12月:“共商大事”
8.5 1695年1月:“基督教信仰就在其中”
8.6 1695年1月-8月:“关于索齐尼主义一个字都不要提”
8.7 1695年8月-12月:“对您的国家大有用处”

第九章 “君子有责”(1695年12月-1700年3月)
9.1 1695年12月-1696年11月:“您的国家召唤您的帮助”
9.2 1696年11月-1697年2月:“被剪边的基督教”
9.3 1697年2月-1698年1月:“告诉我必须为暴风骤雨做好准备”
9.4 1698年1月-7月:“死神之口”
9.5 1698年7月-12月:“什么都逃不过您的法眼”
9.6 1699年1月-1700年3月:“在城里耽搁了太久”

第十章 “告老还家”(1700年3月-1704年10月)
10.11 700年3月-1701年3月:“都是我应当也确实预料到的”
10.21 701年3月-1702年12月:“为时代增光添彩”
10.31 703年1月-12月:“新生”
10.41 704年1月-8月:“日薄西山”
10.51 704年8月-10月:“此生长幸,空有些浮名虚誉”
引文缩写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展开全部

洛克传(明德书系·大师传记馆) 节选

  约翰·洛克的高祖,威廉·洛克爵士(Sir william Locke),据说是“亨利八世在位时*伟大的英国商人”。作为绸布商,他经营丝绸和天鹅绒生意;这项生意由他的儿子尼古拉斯(Nicholas)继承下来。尼古拉斯从多塞特郡的巴克兰牛顿(Buck—land Newton,D13rset)移居萨默塞特郡的潘斯福德(Pensfor(i),在那里他生意兴隆,到英格兰西部各个村庄收购呢绒织品,并行销海外。尼古拉斯育有二女(弗朗西丝和安妮)四子。长子约翰生于1606年,没有跟随父亲做布匹贸易,而是转攻法律;次子彼得(1607-1686)*初做皮匠,后来做地主为生;三子爱德华(1610-1663);幼子托马斯(1612—1664),在布里斯托成为富裕的啤酒商。据说所有这些孩子“为人处世,皆为典范”。  1630年7月,23岁的约翰与艾格尼丝·基恩(Agnes Keene)成婚,艾格尼丝比约翰年长十岁,据说是位“极其美丽的女人”。她的家庭就在威灵顿本地,距潘斯福德大约十英里,家族成员中不少人有地有房。她的哥哥既继承了父亲埃德蒙的名字,也继承了他的皮匠生意;另一个兄弟约翰则是律师(attorney)。  约翰和艾格尼丝·洛克结婚一年之后,他们的**个孩子,约翰·洛克,生于1632年8月29日;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彼得在婴儿期就夭折了;三子托马斯出生于1637年8月。在整个婚姻生活中,约翰和艾格尼丝一直居住在尼古拉斯·洛克给他们的房子里,房子位于贝鲁顿(Belhlton)。他们的儿子约翰却不是在这里出生的,而是生于艾格尼丝的祖父母家,位于威灵顿。祖父母的这座房子。后来由她的兄弟居住。一直保存到维多利亚时代,紧邻教堂北侧,约翰出生那天就是在这座教堂里洗礼的。  老约翰·洛克起初是太平绅士的书记员。太平绅士中有一位亚历山大·波帕姆(Alexander Popham),既是大地主,也多次担任巴斯地区的国会议员。后来老洛克以律师为业,负责过郡里的排水系统。父亲留下的土地和房产的经营也花了他一些时间。他把二十多年来的这些营生和他操心的事儿的具体情况都记在笔记本上,其中包括当地巡回审判案件及其陪审团、法庭宣誓形式、租金收据,以及税收负债清单。  关于艾格尼丝对儿子约翰的影响,我们所知甚少。洛克后来说,她是一位“非常虔诚的女人,充满爱心的母亲”。在给父亲的信中提到母亲时,他只是请父亲“记住我对母亲少得可怜的责任”。父亲对洛克的影响,我们知道得更多一些,也许有迹象表明父亲的影响更强。多年以后,玛沙姆夫人记载说:“我常常听说,他颇具才垡”——  洛克先生提到他的父亲时,从来都是充满尊敬,饱含深情……他父亲在他幼年时,总是率先垂范,所以洛克先生一说起来,就对此称颂不已。他小时候父亲对他很严肃,让他满怀敬畏,保持距离;直到他长大成人才逐渐放宽了那种严肃,直到他学会严肃地做人,像朋友似的同父亲相处融洽……他告诉我,他父亲在他长大成人后,郑重地请他原谅,因为父亲曾在他幼年时盛怒之下揍过他一次,而他的过错还不至于遭到那种程度的惩罚。  在洛克的回顾中,他是认可这种培养方式的,其证据不只是上面的记述,还可见于他在临终前发表的关于儿童抚养著作中所做的评论。他在书中说,许多父亲犯了双重错误,那就是在子女幼年时溺爱而放纵,及至稍长愈加严厉而矜持。这往往会产生“父子之间的敌视”。如果在儿子长大以后要与之建立友谊,则幼年期严格的纪律和严厉应逐步放宽,父亲要为正在成熟的男孩“变得更加亲近”提供机会。我们不知道洛克年幼时的想法是怎样的,但父子关系长期以来确实一直很好,洛克写给父亲的那些诚恳热情的书信,就见证了“多年父子成兄弟”的说法。  ……

洛克传(明德书系·大师传记馆) 作者简介

  罗杰·乌尔豪斯,(RogerWoolhouse)系英国约克大学荣休哲学教授。在近代早期哲学领域著述颇丰,著有《经验论者》(TheEmpiricists)、《笛卡尔、斯宾诺莎与莱布尼茨》(Descartes,Spinoza,Leibniz),与弗兰克斯(R.Francks)合著《莱布尼茨的“新系统”》(Leibniz's“NewSystem”)。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