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以研究促进学校发展:山西省长治市校长班学员论文集

以研究促进学校发展:山西省长治市校长班学员论文集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21-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416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2.9(5.5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以研究促进学校发展:山西省长治市校长班学员论文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2513129
  • 条形码:9787512513129 ; 978-7-5125-1312-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以研究促进学校发展:山西省长治市校长班学员论文集 本书特色

开办校长培养工程的初衷是选取一个区域的校长做整体、连续、体系化的培养,通过区域部分校长群体的成长与进步,带动校长所在学校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教育改革和发展。经过十年的时间,这种培养模式的途径越来越清晰,产生的效果也越来越好。作者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两年的科学探究精神、学习习惯的养成,会带给他们更多的教育思考和探索。

以研究促进学校发展:山西省长治市校长班学员论文集 内容简介

这本论文集内容包括该“后背校长班”所有学员在两年的时间里都完成的15篇研究报告、学习笔记,其中有的学习论文和报告撰写了5万多字,有的经验被用于改进学校的管理上,有的课题研究成果被应用在学校德育、教学和课程建设上,有的因此制订了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本论文集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在总结提炼前两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高了政治站位,完善了课程框架,优化了项目管理,成功实施的3.0版的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好校长”项目的发展成果。

以研究促进学校发展:山西省长治市校长班学员论文集 目录


**篇 学校发展规划和文化建设

基于SWOT分析法的特色高中发展战略探析

——以长治市第七中学校为例

崔翔002

“师生共读”推动薄弱学校特色发展的有效策略

——以长治市潞州区站前路小学为例

王红009

信息技术条件下智慧课堂探索与实践研究

石爱忠017

学校文化的研究综述

宋亚丽028

集团化办学中文化融合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以长治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为例

王维平036

学校文化建设引领学校管理提升路径研究

王长生045

农村中小学班级互助文化的建设路径探究

常青053

乡村学校红色文化进校园的策略研究

——以黎城县东阳关学校为例

范少云061

中小学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思考与实践

——以长治师范附属友谊小学为例

崔晓飞071

中学教师团队凝聚力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以长治市第十九中学校为例

郭志刚078

上党地域文化的校本化实施路径研究

——以长治市潞州区八一路小学校为例

吴晓荣086

中小学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意义与途径研究

——以长治市黎城县**中学校为例

张立青097


第二篇 学校课程与教学

王陶小学篮球文化特色学校建设的行动研究

辛江104

中学生操行评定完善策略

——以长治市第七中学校为例

连安刚113

小学STEM校本课程从社团到普及

王艳飞121

“以点带面”式校本课程开发探究

——以长治市火炬中学为例

李卫华132

五年制师范历史教学存在问题成因探究

吴艮堂140

基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以长治市潞城区**中学校为例

郝世俊149

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问题及改进研究

——以长治市第九中学校为例

李向东157

长治市第十中学校初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

魏峰166

学校文化与课程一体化建构研究

——以长治市潞州区东街小学校为例

郭丽娟175

节日育人的班本实施策略研究

郑亚旷183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对策研究

任杰仁190

基于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生本课堂实践研究

——以长治市第九中学校为例

李瑞芳200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规划方案研究

——以长治市第四中学校为例

郭晓伟209


第三篇 学校德育

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对策初探

李勇222

平顺县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改善对策研究

曹晶230

幼儿师范生就业实践基地内涵建设策略研究

马越昆236

城市学校转化农村“后进生”策略研究

常华女244

小学生养成教育途径与策略研究

——以长治市实验小学校为例

乔元南253

家园协同培养幼儿责任心的有效策略

韩仁玲261

关于自媒体时代中学生的公民媒介素养研究

李文强268

学校和家庭协同教育的策略研究

——以长治市第八中学校为例

张针鸿276

中职学校德育课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以襄垣县职业学校为例

孙中285

普通高中“优秀”学生思想品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长治市第二中学校为例

王强294

高中学生干部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以长治市武乡中学校为例

赵小玲301


第四篇 教师专业成长

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

——以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城南初级中学校为例

靳文军310

乡村特岗教师专业成长状况分析

——以长治市沁县特岗教师为例

彭志飞317

提升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研究

──以长治市实验教育集团为例

乔少东326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导入的对比研究

——以长治市潞城区第四中学校为例

王丽334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思维导图运用研究

王奋红344

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学科教研组建设的策略研究

——以长治市上党区**中学校英语学科教研组为例

冯伟355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晋升对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因素

——以晋东南幼儿师范学校为例

杨凯363

普通高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提升策略研究

——以长治市Z中学校为例

张强国370

高中数学形式逻辑思维教学策略的研究

周伟377

以校本研修促高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以长治市第十七中学校为例

申雷波387

一位高中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教育故事

武斌396


展开全部

以研究促进学校发展:山西省长治市校长班学员论文集 节选

“师生共读”推动薄弱学校特色发展的有效策略 ——以长治市潞州区站前路小学为例 长治市潞州区建设东路小学 王红 【摘要】“师生共读”推动薄弱学校特色发展的策略研究,是基于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2017年迈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行列的时间节点上,当学校向优质均衡迈进的时候,相对薄弱学校的发展会面临更大的困难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缺乏内在精神动力;二是教育行为存在不规范现象;三是未形成特色的校园文化。基于上面的观点,办出特色就成为薄弱学校摆脱困境,提高社会声誉的途径之一。特色不是凭空想象的,也不是简单的模仿与移植,而应该基于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地理环境、发展需求等多种原因分析。以站前路小学为例,学校正是基于多种原因分析,*终将目标聚焦到“阅读”上,以“师生共读”为载体,打造书香校园,推动学校优质发展。 【关键词】薄弱学校;特色发展;师生共读;有效策略 特色是学校永恒的生命力,是学校不竭的竞争力。特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基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优发展。薄弱学校如何以特色求发展,“阅读”无疑是*好的突破口,而“师生共读”是*好的载体。其一,“师生共读”能推动学校特色品牌的创立。薄弱学校之“薄”在于学校文化建设上不求更新,显得学校发展没有活力,不知不觉中就落后于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即使有些薄弱学校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却未形成自己的文化风格,不能通过文化建设形成学校的凝聚力和内在活力。因此,一所学校要想改变薄弱的状况,*主要的一点是明确自己的办学目标,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其二,“师生共读”能推动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众所周知,阅读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生共读”活动不仅为教师和学生的阅读提供了时间的保障,还提供了高质量的经典书籍,坚持“师生共读”活动,就会全面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素养。其三,“师生共读”的做法可以辐射其他学校环节薄弱。 以站前路小学为例,从2014年3月开始,学校启动了“书香溢满校园 经典浸润人生”的“师生共读”活动,把打造书香校园作为学校的特色工作来抓,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可操作流程。 一、做好动员,让“共读”成为共识 推广阅读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难事,更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如何让阅读的种子根植于每一位师生的思想中,*终变成他们自觉自愿的事需要认真筹谋。学校在推广活动前,做了大量的动员工作,利用全体教师大会、周一升国旗、校务会、教研工作会等多种形式,宣传阅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及学校以“书香”为突破口进行优质发展的可行性与紧迫性,让全体教师从思想上认可,从行动上重视,*终上下一心,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二、纳入课程,让“共读”有时间 阅读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时间为前提,阅读只能成为一句空话。而“师生共读”更需要时间去保障,因为它需要有一段共同的时间是属于师生的,而这段时间只能用来阅读。为了保障“师生共读”活动的效果,学校将它纳入课程体系,作为校本课程进入学校的课表中,这样就有了时间的保障。以站前路小学为例,“师生共读”的时间放到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利用四十分钟进行阅读。而且,阅读书目由学校统一为学生推荐与购买,这样做就能避免活动流于形式,长期坚持之后,阅读成为师生的一种习惯。 三、推荐经典,让“共读”更有内涵 “师生共读”除了有时间作保障,读什么,也需要慎重选择。为学生推荐图书时,一是要推荐经典名著,让学生利用六年的“共读”时间,与经典同行,与名著为伴;二是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阅读能力、生活阅历等,选择适合阅读,又能激发阅读兴趣的图书;三是要考虑书籍的范围及深度,既要有经典的文学类书籍,又要有自然科学、历史地理、军事类书籍,这样的阅读能让孩子获取的知识更全面;四是要考虑到图书的品质, 必须买正版书籍,以防阅读盗版书籍对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低年级 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识字少,阅读能力相对偏弱,同时,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想象力丰富,因此,针对这个阶段孩子的特点,可以推荐这样的书籍: 一是推荐经典的图画书即绘本。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我有友情要出租》等。这类书的特点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它画面精美,故事情节丰富,能快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即使识字不多的孩子,也能通过看图“读”懂书中大意。 二是推荐一些短故事集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如《小巴掌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 三是推荐一些自然科学类,如拼音版《少儿百科知识精读》、拼音版《十万个为什么》,通过阅读这样的书籍,让孩子们对自己生活的世界有个简单的认识。 四是推荐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类的书籍,如《百岁童谣》《图说二十四节气》等,通过阅读这样的书籍,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自己国家的优秀文化,帮助他们树立民族自信心。 (二)中年级 三、四年级在小学阶段是过渡年级,是孩子跨入中高年级的起始年级。这时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也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但他们的认知能力、阅读能力、独立自主能力有待于提高。针对这个阶段孩子的特点,可以推荐这样的书籍: 一是推荐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等短故事组成的书籍。如《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狐狸列那的故事》等,这样的故事书是由一个一个故事组成的,故事内容相对独立,故事情节相对浅显,适合中年级的学生阅读与理解。同时,独立的故事内容又便于他们去做好读书计划,能准确规划每天的阅读量,这样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是推荐《绿野仙踪》《苹果树上的外婆》等童话故事书籍,这样的图书,故事情节完整,内容通俗易懂,想象大胆奇特,富有梦幻,既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极大地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三是推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的书籍,如《小英雄雨来》《希腊神话故事》。通过课内与课外的整合,让学生加深对人物的了解。四是推荐有一定含金量的科普类读物,如《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万物简史》少儿彩绘版,帮助他们更好地探知与了解自己生活的世界。 (三)高年级 五、六年级的学生知识储备更丰富,抽象思维进一步发展,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能够从多种角度看待一个问题。此时,他们在阅读方面会表现出一定的倾向,会开始对人类及命运表示关心,他们会好奇人类的历史以及未来,他们会喜欢阅读以历史为主轴的小说。因此,给他们推荐的阅读书籍有: 一是以友情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如《草房子》《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二是侦探、推理小说,如《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纸牌的秘密》等。 三是对知识相关的书籍产生兴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的对话》《十万个为什么》等。 四是对人类的历史感兴趣,如《写给孩子的世界历史、世界地理、天文奥秘》《我们的祖国叫母亲》等。 五是科幻类、探险类小说,如《鲁滨逊漂流记》《八十天环游地球》等。 四、跟进制度,让“共读”更有效果 每一项活动的顺利推进,除了要制订详细的方案,更要有合理的评价制度为其保驾护航。因此,为使“师生共读”这项活动开展得更加有效,让阅读真正融入师生的生活中,*终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制定合理的制度。 (一)巡查制度 巡查制度,顾名思义,就是每天选派专人巡查各班读书情况,从时间的保证、教师的到岗、图书的发放、读书的效果、读书的姿势等,督促好每班的读书活动。同时设计出配套的巡查记录表,作好记录。 (二)奖励制度 为了激发师生的阅读兴趣,积极推动读书活动,学校可制定出相对应的奖励制度。以站前路小学为例,学校根据每天的巡查从高、中、低段各选出两个读书情况良好的班级,到月末进行汇总统计。每月月初,利用周一的升国旗时间颁发书香流动红旗。学期末,学校可根据每个班师生参与读书的总体情况,如班级读书交流情况、读书成长手册完成情况、班级读书总结情况、学生的读书心得评选情况,综合评选出校级书香班级、书香教师、读书小明星。除了一定的物质奖励,还可以将其纳入学校的评模评优制度中。 五、指导阅读,让“共读”更有深度 “师生共读”活动的开展,是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通过六年的阅读,达到甚至超额完成课程标准所要求的15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终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 “师生共读”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但随着活动的深入,阅读过程越来越趋于“高耗低效”。如果学生阅读随意,缺乏方法指导,就会导致他们的阅读始终停留在浅层次阅读上。为了搭建语文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桥梁,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需要将泛读与精读结合起来。 以站前路小学为例,学校每个学期从必读的6~8本图书中挑选出一本书,利用20天的时间,由教师指导学生去精读。通过四种阅读课例,教师教给学生如何更好地读懂一本书。而学生通过举一反三,用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去读更多的课外书,*终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四种课例如下: (一)读前推荐课 阅读一本书前,教师可以为学生上一节推荐课。其目的就是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自觉走入书中去一探究竟。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关注书的细节,如封面、目录、梗概、作者简介等信息,让学生明白它们的作用及意义;*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制订读书计划,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地规划阅读,提高阅读效果。 (二)读中指导课 学生要从浅层次的阅读过渡到深层次的阅读,就必须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及方法。因此,教师要通过阅读指导课,教会学生有效的阅读策略及方法,如教学生学会做批注,学会抓住重点语段去感悟书的思想内涵、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会分析写作特点,学会关注不同体裁作品的表达方式等。通过这样的指导,可以使学生积累一定的阅读策略及方法,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终通过阅读更多的书籍,提升文学素养。 (三)读后交流课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深入细致地读完一本书后,应该进行一次班级读书交流,汇报整本书的阅读收获。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握几点原则:一是把握学生年龄及学段特点,确定交流内容;二是把握学生的阅读水平差异,设计活动形式;三是师生互动分享,提升阅读效果。 (四)图画书指导课 图画书是一种图文并茂的书,它*大的特点是文字少,图画多。这样的书浅显易懂,但学生拿到书也容易走马观花式地读。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孩子们如何去读懂一本图画书。通过指导,让孩子们明白读懂一本图画书不仅仅要读文字,更应该读图。 六、开展活动,让“共读”有形式 为了更好地推动“师生共读”活动,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提供各种平台让全校师生一学期的读书情况得以展示。 (一)评选*佳读书成长手册 为了记录学生的读书足迹,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年级为学生设计读书笔记——《读书成长手册》。手册内容可包括:读书寄语、必读书目、选读书目、读书计划、读书格言、好词好句记录卡、画一画*喜欢的书中人物(一、二年级);续编故事(三、四年级);读后感(五、六年级)、读书小结(四、五、六年级)、读书小报(五、六年级)、好书推荐(五、六年级)、小驿站(读书评价、自评、家长评、老师评)等。 随着一学期读书活动结束,每个孩子完成属于自己的读书成长手册。学校出台相应的评比方案,从每一个年级中选出*佳读书成长手册,被评选出的个人纳入读书小明星的评选活动中,评选人数*多的班级纳入书香班级的评选活动中。同时,全校评出的*佳读书成长手册,到新学期的家长会上予以展示。 (二)开展校际读书交流活动 每学期,学校可以开展校际读书交流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汇报读书成果。在交流会上,班级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本学期所读书目,选择不同的交流形式,如好书推荐、读书心得分享、讲故事、创编故事、课本剧展演等,在活动中,孩子们尽情展示读书的成果,享受读书的喜悦。 (三)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学校可以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做到不同的年级开展不同的活动形式。如:邀请一、二年级的家长,每周一天走进课堂,为学生读绘本讲故事;中高年级的家长可以走进课堂与学生共读一本书,或分享精彩片段,或分享读后感悟,或是在读书交流活动中进行课本剧展演。通过亲子共读活动,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四)开展教师读书沙龙活动 在书香校园的建设中,不仅仅要带领学生开展读书活动,更要带领教师读书。为了激发教师读书的兴趣,促进教师读书的效果,为教师读书搭建平台。学校可以定期举行教师读书沙龙活动,活动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交流的书目与交流的形式都由各教研组自行选择。在每一次的沙龙活动前,学校要求读书交流的小组以海报的形式知会学生及家长。通过这种形式,让教师们在形式不一的读书交流中共赴一场场精神的盛宴,从一本本有深度有内涵的书中,共享读书的快乐。 七、营造氛围,让校园有书香 为了营造学校浓厚的读书氛围,可以对校园文化进行整体设计,设计核心就是书香。无论是内容,还是构图,都要进行精心的布置,力争让每一面墙、每一个楼道、每一个角落都散发出浓浓的书香,让师生走入校园就沐浴在浓浓的书香氛围中。 以站前路小学为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楼每个楼层采用了不同的设计风格,一层为科幻风格,二层是线条与色彩组合的现代风格,三层是采用传统的青花元素,四层是中国红风格。各个楼层在内容编排上既有一脉相通的,如必读书目与选读书目;也有各具特点的,如一层的绘本推荐,二层的汉字的演变、我们的传统节日,三层的成语故事、名人故事,四层的京剧脸谱、中国画、剪纸艺术。 特别是每个楼层的开放式读书角,一楼绘本馆,二楼童话屋,三楼书香阁,四楼博雅轩,更为孩子们的课余时间提供了方便舒适的读书环境。 八、结束语 通过“师生共读”活动的开展,学生的阅读总量会远远超过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的150万字。在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中,学生通过制作书签、制作读书报、续编故事、讲故事、写读后感、分享读书收获、演课本剧等活动,提高了表达能力,提升了写作水平,阅读让他们变得更智慧,更加自信。“师生共读”活动让教师也受益匪浅,数百篇的读后感,数十个精彩的课外阅读课例,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分享,使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师生的成长也带动了学校的书香特色发展。“师生共读”从读书活动走向读书课程,又从读书课程走向书香文化,学校的大书香特色已然形成,特色理念已深入每一位师生的心中,书香文化推动了学校的优质内涵发展。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