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音乐与心灵的对话 小提琴研究技术与艺术赏析

音乐与心灵的对话 小提琴研究技术与艺术赏析

作者:徐莉娅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出版时间:2021-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39.2(7.0折) 定价  ¥5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音乐与心灵的对话 小提琴研究技术与艺术赏析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8189272
  • 条形码:9787558189272 ; 978-7-5581-8927-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音乐与心灵的对话 小提琴研究技术与艺术赏析 本书特色

一本全面解析小提琴艺术的书,献给热爱小提琴音乐的你。多角度、多方位解析小提琴演奏技巧,帮你快速提升小提琴演奏技巧。不只谈音乐,还讲鉴赏,提升你的欣赏水平。语言清丽通俗,内容丰富翔实,读来轻松有趣。版块多样,插图精美,双色印制,风格秀丽。这是一本有营养的书,读来定有收获。

音乐与心灵的对话 小提琴研究技术与艺术赏析 内容简介

小提琴,这位高雅的音乐皇后,吸引着众多音乐爱好者。本书关注并解密小提琴演奏技巧,帮你全面了解小提琴的构造与演奏姿势,掌握小提琴的弓法变化与换把技巧,领略小提琴经典作品风采,聆听小提琴的空灵流转,感受小提琴音乐的声声入耳、丝丝入心。阅读本书,如识良师益友,帮你轻松掌握小提琴演奏技巧,提升小提琴审美能力,畅享小提琴音乐之美!

音乐与心灵的对话 小提琴研究技术与艺术赏析 目录

**章 何处响琴声:随我一睹琴声的真容吧
随我一睹琴声的真容吧
静听小提琴悠扬的故事
为你详解小提琴的构造
你对小提琴的音响特征了解多少?
认识一下小提琴的音域、音区与定弦
小提琴作品的体裁可谓各不相同
第二章 体态端正,神采奕奕:一起学习正确的演奏姿势
站坐标准,气宇轩昂
持琴准确,自由放松
持弓自如,灵活流畅
指法合理,得心应手
演奏协调,配合有度
第三章 旋律优美,热情无限:快来练习小提琴弓法吧
运弓方法有讲究
必须要掌握的小提琴基本弓法
掌握要领,运弓更轻松
第四章
音域宽广,撞击心灵:带你了解如何在小提琴演奏中换把
来认识一下什么是换把
换把的类型真的多种多样
你知道不同音程的换把有哪些?
第五章 空灵流转,惊艳绝伦:教你掌握小提琴演奏的方法与技巧
把握小提琴的演奏方法非常重要
让你惊艳全场的小提琴演奏技巧
第六章 万般柔情,触动心灵:带你了解小提琴与音乐治疗
为你解读什么是音乐治疗
小提琴音乐在治疗中发挥着怎样的功能呢?
小提琴音乐治疗的方法有哪些呢?
人群不同,就要选择不同的小提琴音乐
第七章 相顾无言,心照神交:充分感受与小提琴艺术心灵交汇的美好吧
柔美优雅的巴洛克时期小提琴音乐
洪亮饱满的古典主义时期小提琴音乐
情感丰富的浪漫主义时期小提琴音乐
个性鲜明的20世纪小提琴音乐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音乐与心灵的对话 小提琴研究技术与艺术赏析 节选

小提琴历史悠久,关于小提琴的源起,不同的史学家们各执己见,关于小提琴的起源地,大家也都众说纷纭,有说起源于印度,有说起源于北非,有说起源于欧洲,难有定论。 关于小提琴的起源,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小伙居住在海边,每天以出海打鱼为生,一天他在海滩上散步,忽然听到一阵悦耳的声音,十分动听,令人神往,不禁仔细寻找,*终发现原来是一个龟壳被海风吹动所发出的声音,小伙子将龟壳带回家细细琢磨,发明了一种类似龟壳的乐器,这种“乌龟壳琴”就是小提琴的原型。如果你仔细观察现在的小提琴的形状,就会发现小提琴的琴孔与龟背壳真的有几分相似。 还有一个关于小提琴的传说也流传甚广,相传5 000年前,在热带岛国斯里兰卡有一个君主,他的名字叫瑞凡那,是一个“音乐发烧友”,瑞凡那十分热衷于音乐与乐器研究。有一天,他尝试将圆柱形木头掏空,制成了和我国二胡非常像的一种乐器——瑞凡那斯特隆(Ravanastron),这便是小提琴的鼻祖。 也有人称,小提琴的前身是2 000多年前的乐器“里拉”(Lyre)。15世纪,意大利人对传人的里拉进行了改革,将马尾制成弓子,定名“Violin”,即小提琴。后来,又经过很多年的演变,小提琴才变成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样子。 还有资料称,小提琴*早诞生在意大利。相传,在16世纪,是一位住在意大利北部城镇中的工匠加斯帕洛·达萨罗(Gasparo Bertolotti daSal6,1540—1609)制造了小提琴。 14世纪开始,人们对海洋、对陆地上其他地区和国家勇敢进行探索,这种探索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促进了不同地区的贸易往来,随着不同地区之间贸易来往的增加,提琴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了波斯等中亚一带、阿拉伯地区以及欧洲。 中世纪,音乐分为两个方向:宗教和世俗。这一时期,乐器大改革,出现了一种名叫菲德尔(Fiedel)的乐器,也叫维耶拉(Viela),之后,再发展改进为维奥拉(Viola)琴。 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小提琴的形制正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一时期出现了大大小小、尺寸不一,但外形相似的微欧,琴侧被雕成半圆形,这就是小提琴*初的样子。 微欧虽然音量小、发音柔弱,但音色优美,制作精良,结构也非常完整,有琴头、琴颈、琴身,还有五条琴弦。 由于早期的小提琴音色动听、制作精良,因此受到上流社会的喜爱,在欧洲宫廷和贵族间广泛流行。 小提琴在意大利出现后,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快速流传开来,并且形制上也不断被改进和完善。 意大利北部的乐器制造师的制琴技艺高超,他们钻研和完善提琴,为小提琴的诞生创造了工艺条件。因此,人们一致认为意大利是小提琴的故乡。 大约在1560年,意大利乐器制造师在三条琴弦的提琴上加了一条E弦,正是这一改动,使得现代小提琴正式诞生了。 1650年以后的100年间,是小提琴制作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小提琴制作家,如N.阿玛蒂、J.斯坦纳、A.斯特拉迪瓦里、G.瓜尔内里等。小提琴制作本身就是一门非常精致的艺术,一些小提琴作为艺术品被珍藏在博物馆里。 现存关于小提琴的*早记载,是在1556年出版的《音乐摘要》(Epitome Musical)上,资料称,当时的小提琴非常受欢迎,尤其受到上流社会人们的喜爱,并且在当时已经传遍了整个欧洲。 现存*早的小提琴,是一把名字叫作“查理九世”的小提琴,是由意大利乐器师安德烈亚·阿马蒂在1560年制作的。P3-6

音乐与心灵的对话 小提琴研究技术与艺术赏析 作者简介

徐莉娅,南昌航空大学音乐学院教师,长期从事艺术实践教学和艺术管理工作。 曾指导南昌航空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在江西省第九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江西省首届校园戏剧展演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组织南昌航空大学语言队创排的南航首部校园话剧——《归来》获得江西省首届驻昌高校话剧展演二等奖和最佳编剧奖,该剧目同时获得江西省艺术基金资助。 指导创排“乐动心弦”——器乐专场音乐会、纪念“一二·九”运动100周年汇报音乐会等多台演出。对艺术管理、舞台实践教学有独到的见解和专业的管理模式。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