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高等教育学

作者:艾兴主编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6-01
开本: 26cm 页数: 205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2.4(7.0折) 定价  ¥3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高等教育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9702958
  • 条形码:9787569702958 ; 978-7-5697-0295-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高等教育学 内容简介

本书在总体把握分析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中外高等教育理念的哲学基础、内涵和时代特点的基础上, 总结了中外高等教育学校制度、学位制度、招生考试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演变和现状, 论述制度的革新发展趋势。从高等教育主体这一要素出发, 分析高等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即师生的角色内涵及特点, 探讨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并基于主体关系的把握阐述高等教育德育现状及其改革对策。

高等教育学 目录

**章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节 外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

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理念
**节 高等教育的理念
第二节 西方高等教育的理念
第三节 我国高等教育的理念

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制度
**节 高等教育的学校制度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学位制度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招生考试制度

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师生
**节 高等教育的教师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学生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师生关系

第五章 高等教育的德育
**节 高等教育的德育原理
第二节 高等教育德育的组织形式
第三节 我国高等教育的德育改革

第六章 高等教育的课程
**节 高等教育课程的概述
第二节 高等教育课程的设置
第三节 高等教育课程的实施

第七章 高等教育的教学
**节 高等教育教学的概述
第二节 高等教育教学的过程与原则
第三节 高等教育教学方法与策略
第四节 高等教育教学的设计
第五节 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

第八章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节 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
展开全部

高等教育学 节选

  《高等教育学》: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当下,高等教育德育工作主要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党组织建设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四个层面展开。  一、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德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理论、方法和实践几个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终要通过思政工作实践去实现,通过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内容传播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按照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而进行思想行为的修炼和塑造。当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廉洁、公民意识、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法治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  新时期,在市场经济多元化和信息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强烈冲击下,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具体而言,可采取以下策略,从而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高度融合的工作,但是“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过分地强化对人的管理功能,这种管理功能的1-具理性越是‘科学’和完备,就越会使人的对象化得到加剧,使人与自己的本性越来越疏远和分离。”因此,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要回归大学生的“真实”校园生活,还原个体“成长”所处环境的本真面貌。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性把握大学生关注的政治话题,引导大学生的理性成长;学生工作部门要以饱满的人文情怀切实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心理波动及其与校园环境的融合,回应大学生的核心关切,保证大学生的创新性人格具备优良的外部发育环境;高校要逐步引进和培养一支稳定的专业心理学教师团队,扩充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延展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开展深度辅导和一对一的咨询,积极开展创新人格培养机制的学理研究与实践探索,对大学生开展普遍的创新型人格教育,为他们成才奠定稳定的心态成长基础。这样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专业性,增强其与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教育科研活动的交叉性、共融性和互益性。  高校应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为思政教师充分参与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往往决定了思政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而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加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教学意识不到位、教学手段落后、师资队伍的水平得不到提高等,都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高校应提高对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以提升高校思政教师的综合素质,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制来规范学校思政工作的开展。①另一方面,高校要改变目前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由专业教师独挑大梁的局面,以制度保障思政课教师尤其是学生工作队伍全程参与目标设计、过程培养和日常管理等环节,积极发挥两支队伍在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效集成力量。如西安交通大学已经设立8个本科生书院,突出跨学科和全面发展的理念,拥有一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学生工作人员,突出学生自主管理和学生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形成了常任导师、学业导师、兼职导师三支队伍在各个层面发挥育人作用的全新格局。这就弥补了创新人才培养仅突出科研学术素质培养的缺陷,实现了高校创新人才培育工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覆盖。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