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动画响菩提:佛教动画的文化透视

动画响菩提:佛教动画的文化透视

作者:张启忠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60.8(7.8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动画响菩提:佛教动画的文化透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50754
  • 条形码:9787520350754 ; 978-7-5203-507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动画响菩提:佛教动画的文化透视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佛教动画为切入点,在对有代表性的中外佛教动画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佛教动画的特性进行归纳,提出汉传佛教文化对动画解析和创作具有深刻的适用性。进而主张国产动画业者只有深刻理解以佛教文化为肌理的中国传统文化,才能获得经典动画的创作智慧。

动画响菩提:佛教动画的文化透视 目录

前言

**章 绪论
一 “佛教动画”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现状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方法
四 样本的选取
五 创新之处
六 佛教与动画的关系

第二章 佛教动画兴盛的文化透视
一 引“萌”文化入佛教传播
二 佛教动画的涌现
三 佛教文化传播兴盛的社会原因
四 动画契合了佛教义理的意象思维
五 佛教动画的文化功能

第三章 动画电影叙事中的“佛语”
一 儿童寻找亲人的故事架构
二 历史元素对画面符号的锚定
三 人、动物、神的转换与融通
四 佛教艺术形象介入叙事

第四章 佛教与动画叙事空间
一 动画叙事空间的类型
二 动画叙事空间的塑造

第五章 动画角色的变体、再生与轮回
一 杂耍的动画体现
二 人工智能的变体
三 动画角色的生命与佛教生死观的相通性

第六章 神秘的动画空间
一 空间符号需要文化的复活
二 动画空间中文化符号的再生
三 心存敬畏的生命观
四 佛教建筑的寓意
五 死亡空间的神秘性

第七章 佛教与动画角色的塑造
一 菩萨行
二 “有漏皆苦”与矛盾编织
三 善良与救赎
四 涅槃
五 无常与劫难
六 童心与赤子之心
七 高僧大德的美德与动画角色
……

第八章 佛教的灵异与动画的通灵
第九章 佛教公案与动画台词
第十章 佛教文化与动画创作者的资禀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动画响菩提:佛教动画的文化透视 节选

  《动画响菩提:佛教动画的文化透视》:  宫崎骏的作品常有日本民俗故事中的精灵神怪,借以表现儿童视野中奇异与玄妙的世界。比如在《龙猫》中有一个镜头,微雨初歇的夜晚,小姐妹俩在乡村的车站,等待着父亲的归来,路灯的昏黄灯光透过参差的枝叶,树枝的上半部明暗斑驳,树干则是漆黑一片。然而,镜头右下角的暗影处,有个小小的神像,日本的观众能理解,其寓意是灵异空间的神仙在暗中保护着野外这对孤单的姐妹。但是,这个神像,很像一个玩具。这样,不同的文化圈的观众,对同一画面就产生了不同意义层次的解读。而且,这个小神像处于阴暗处,是一闪而过的,如果观众仅仅关注了光影的上半部构图,也能够理解动画角色的心理,而神灵的眷顾与怜惜,则会在以后的情节中予以展开。  这个镜头原本来自宫崎骏的一幅画,《龙猫》的企划案*初就出于此。德间书店与吉卜力工作室的联系人铃木敏夫当初就是因为看到了这幅画,而提出制作意向的。而此前,该片的制作意向遭到了高烟勋和德间书店负责电影的经理山下辰巳的共同反对,后者还是希望做类似《风之谷》《天空之城》之类的,主角是外国人的作品。而宫崎骏因为十年前曾向日本电视台的特别节目提交的《龙猫》的企划案被否决,以至于内心纠结。但铃木敏夫“只凭一幅画的感觉就想做成动画片”的情感极其强烈。于是,铃木敏夫力排众议、巧妙疏通,竭力督促宫崎骏完成了剧本与动画创作,并让《龙猫》与《萤火虫之墓》进入了一同制作的工期。《龙猫》讲述了凡人与善良神灵的交流,而《萤火虫之墓》则讲述了凡人阴阳两隔的故事,而且在开片就以灵魂离开肉体之前的回望与叙述,奠定了该片的凄凉。其实,这个镜头或者原画,提出了动画空间的本性是自然环境与文化的融合,这是刻画动画空间的前提,再者,神秘性,是动画空间成功刻画的典型属性。  神秘性,不仅表现为威灵的凶恶,或者食人魔的血腥,这些都是外在的。关键是营造出让观众捉摸不透的、具有遥想空际的空间。银河系,其场景的奇观、猝不及防的危机、武器的科幻与炫酷,本身就是一个神秘空间。与凡人对抗的神灵的变身,也是一个神秘空间。可见,动画空间的神秘性,首先是神灵与人类两个空间,至于这两个空间的情节比例,则取决于故事本身,但是,无论怎样,观众需要一种“冥冥之中”的力量,来左右动画角色的命运,至于现世或者凡间的力量,则都是左冲右突的飞来横祸,或者是各种挫折、挤压的机缘巧合。同时,“冥冥之中”的力量,不是以全貌示人的,其神秘性,就在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恍惚,以及其威力与伟力。而这种伟力,又是宗教、神话、民俗等文化精神的载体。动画空间中的场景、道具(如家具、木雕、漆画等)、服饰等可视元素,只是解决了“是什么”和“在哪里”的问题,而可视元素可以引发人们对角色的生命感悟、思考及对宗教思想、终极关怀之类的哲思,才是动画空间元素是否具有“活性”及“活力”的评判标准。可以说,空间中的可视元素,既可以是固定的视觉元素,也可以是载人探索浩瀚星空的宇宙飞船。  ……

动画响菩提:佛教动画的文化透视 作者简介

  张启忠,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电影学博士、美国布朗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访问学者,专业方向为电影史论、动画电影史论研究。先后在《现代传播》《当代电视》《当代电影》《文艺评论》《中国宗教》《光明日报》《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关于电影、电视、动画等论文四十五篇,专著两部,参编著作一部。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等六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