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创新研究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创新研究

作者:池源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6-15
开本: 16开 页数: 187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1.0(7.5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创新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2484811
  • 条形码:9787502484811 ; 978-7-5024-8481-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创新研究 内容简介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创新研究》通过对辅导员岗位特征和职责的理论剖析,探索辅导员职业化标准模型及其协同开发机制,建立由高校外部协同和内部协同构成的立体化辅导员职业化协同开发模型及其协调运行机制;有利于深化对辅导员的职业化认识、细化辅导员的学科分类,丰富和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发展;在实践中能够为国家推进辅导员制度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为高校完成辅导员的招聘、使用、培养、考核等管理体系提供指导,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专业化,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创新研究》可供高校老师及相关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创新研究 目录

章 绪论
节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概念解析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岗位特点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理论基础
节 以人为本理论
第二节 全面发展理论
第三节 德育为先理论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
节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概述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内容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途径
第四章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
节 咨询服务
第二节 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问题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节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第五节 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
第五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主要问题
节 学科建设
第二节 行业组织建设
第三节 高校系统
第四节 工作管理体制
第五节 工作运行机制
第六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交叉学科分析
节 交叉学科的理论方法
第二节 应用教师专业要素理论与辅导员职业化
第三节 应用管理者职业化胜任素质模型与辅导员职业化
第七章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
节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的基础理论
第二节 不同绩效考核体系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的深化研究
第八章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节 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机遇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应对机遇与挑战的措施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创新研究 节选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创新研究》:  一、职业能力概念  国际劳工大会认为,职业能力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不同的职业对其能力有不同的要求。综合来看,职业能力应该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各种能力互相影响和作用,决定了一个从业者是否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并在岗位上取得进步,作出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从业人员要求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内涵也在被重新构建,它不再只是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代名词。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协作精神等心理品质开始进入能力建设的大舞台。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界定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概念  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表述:  (1)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是高校辅导员在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反馈等环节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知识、经验和技能等综合能力。  (2)辅导员职业能力是辅导员拥有的,在实践中形成发展的对学生工作能动反映的一种体现。  (3)辅导员职业能力是指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大学生服务工作中所具备的本领,是其在职业、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的行事的热情和能力。  根据职业能力的概念,结合以上的几种表述,认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是高校辅导员能够胜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业引导和职业生涯引导等工作所应必须具备的知识、经验、能力和素质的总称。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是高校辅导员在从事各种学生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它不是各种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辅导员思想品质、业务能力、专业知识、人格魅力等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并互相作用的集中体现。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构成  高校辅导员是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高校辅导员的这种角色定位也决定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具有跨专业性和综合性。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在高校要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学业引导、学生党建、心理健康教育、帮困助学、职业规划、社会实践、创业教育等一系列工作职责。不同的工作职责对辅导员要求的具体能力也有所不同,同时承担这么多的工作职责也要求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尽管在专业化发展的今天,要求对高校辅导员进行专业化培养,使其在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向某一领域纵深发展,成为该领域的专家,但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综合性仍不可忽视,是否具备综合职业能力仍然是能否胜任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依据。  由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因此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构成也具有相对的复杂性。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构成进行一定的分类。  根据辅导员职业能力是否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具有普遍性,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辅导员在学生教育和事务管理中必须具备的普遍性的能力,就是一般能力,诸如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学业引导能力、学生培养能力、信息网络的运用能力和学习能力等:而辅导员为了完成特定的学生教育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就是特殊能力,包括心理教育能力、人格魅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创新研究 作者简介

池源(1983年-),女,讲师,2002年9月至2006年7月就读于西南大学生物科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9月至2009年7月就读于西南大学药用植物专业,获硕士学位。现就职于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从事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担任相关课程。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