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全面发展视域下高校第二课堂素质育人新解

全面发展视域下高校第二课堂素质育人新解

作者:宋洪峰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1-01
开本: 25cm 页数: 292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7.6(3.8折) 定价  ¥9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全面发展视域下高校第二课堂素质育人新解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9452698
  • 条形码:9787519452698 ; 978-7-5194-5269-8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全面发展视域下高校第二课堂素质育人新解 本书特色

为了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实践对于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对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影响,本书在人本主义理论、新人力资本等理论的基础之上,重点围绕高校素质育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是否培养了这样的人以及如何用好这样的人等关键问题,进一步结合高校共青团在第二课堂育人的独特优势,构建了学生能力素质体系、课程项目体系、记录评价体系、能力评估体系、数据信息体系等九大体系的有机运行机制,并就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如何进一步提升品质、彰显价值、扩大影响等提出相关建议。

全面发展视域下高校第二课堂素质育人新解 内容简介

本书是研究第二课堂实践对于高校立德树人重要作用的专业图书。本书在人本主义理论、新人力资本等理论的基础之上,重点围绕高校素质育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是否培养了这样的人以及如何用好这样的人等关键问题,进一步结合高校共青团在第二课堂育人的独特优势,构建了学生能力素质体系、课程项目体系、记录评价体系、能力评估体系、数据信息体系、价值应用体系、资源供给体系、行为动力体系等九大体系的有机运行机制,并就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如何进一步提升品质、彰显价值、扩大影响等提出相关建议。

全面发展视域下高校第二课堂素质育人新解 目录

**章第二课堂——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引言一、追求青年全面发展二、服务高校立德树人三、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二章高校第二课堂育人的沿革引言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第二课堂育人思想二、新中国成立之后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沿革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三章素质教育的国际经验借鉴引言一、素质教育的国际界定二、素质教育的国际*佳实践回顾三、国际经验对我国第二课堂育人的启示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四章第二课堂育人的理论基础及运行机制引言一、第二课堂育人的理论基础二、第二课堂育人的运行机制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五章第二课堂育人基石——能力素质体系引言一、能力素质培养是第二课堂育人的核心二、能力素质体系构建是我国新时代青少年培养的必然途径三、能力素质体系的构建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六章构建课程项目体系,丰富第二课堂育人形式引言一、概述二、课程项目体系的问题与发展方向三、课程项目体系的内容本章小结附录参考文献第七章构建记录评价体系,强化第二课堂实施牵引引言一、自下而上的记录评价体系二、设计制度化的记录评价体系三、信息网络化的数据平台机制四、强化数据的“四挂钩”运用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八章构建能力评估体系,驱动第二课堂对标改善引言一、能力评估的意义二、第二课堂能力评估体系现状三、构建评估体系四、能力评估结果的运用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九章构建数据信息体系,提升第二课堂运行效率引言一、建立数据信息体系的必要性二、构建怎样的数据信息体系三、如何构建高效数据信息体系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十章构建价值应用体系,彰显第二课堂品牌效益引言一、树立良好标准,推进高校教育创新二、契合学生需求,服务学生成长三、解决企业用人难题,校企匹配完善供求四、系统化建设,顺应国家教育改革潮流五、数据共享,促进社会科学决策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十一章构建资源供给体系,服务第二课堂长效发展引言一、实现第二课堂资源社会化供给二、创造多样化第二课堂育人主体三、建设丰富的第二课堂育人资源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十二章构建行为动力体系,凝聚第二课堂互动合力引言一、第二课堂行为动力体系的概念二、第二课堂目标设置机制三、第二课堂考核评价机制四、第二课堂牵引机制五、第二课堂反馈机制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十三章构建动态管理体系,促进第二课堂更新迭代引言一、第二课堂动态管理的重要性及现状二、构建第二课堂动态管理体系三、建立基于数据的信息管理系统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十四章关键能力引言一、基本含义二、能力概述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十五章核心素质引言一、基本含义二、素质概述本章小结参考文献后记新技术推动下青年能力素质培养展望
展开全部

全面发展视域下高校第二课堂素质育人新解 作者简介

宋洪峰,1978年出生,祖籍安徽阜阳。200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北京林业大学人力资源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力资本审计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劳动经济学会人力资源分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大学生就业能力和青年人力资本服务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作为课题组核心成员承担共青团中央2018年度战略课题《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育人机理研究》,主编《绩优大学生活探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并发表相关主题论文数篇。 余晶莹,1982年出生,祖籍湖北武汉。200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任北京团聚力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媒体与青年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长年从事青年发展与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成果落地转换工作。参与编写2018版《中国青年发展报告》、共青团中央2018年度战略课题《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育人机理研究》。早年从事企业管理咨询,为上百家大型国企、政府机关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及人才评价咨询服务。自2012年起聚焦中国青年,致力于青年人才能力素质的培养与认证,为多家高校提供团学业务咨询服务及配套信息系统,帮助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等10多所双一流高校构建基于第二课堂育人体系与能力素质认证体系。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