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理解儿童心理从绘画开始/万千教育

理解儿童心理从绘画开始/万千教育

作者:陈侃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6-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58
中 图 价:¥34.3(9.0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理解儿童心理从绘画开始/万千教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8422531
  • 条形码:9787518422531 ; 978-7-5184-225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理解儿童心理从绘画开始/万千教育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陈侃老师在艺术治疗领域深耕多年,接触过无数个参加绘画心理课的孩子。本书既是陈侃老师工作多年的感悟,也是她关照孩子心灵的体现。她运用简练的语言,结合生动的幼儿绘画作品,告诉读者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绘画和心理发展特点是怎样的,成人如何陪伴孩子绘画,用绘画滋养孩子的心灵,以及如何理解孩子的绘画作品所折射出的心灵。本书既适合广大家长,也适合幼儿教育工作者。

理解儿童心理从绘画开始/万千教育 内容简介

孩子的画笔会说话。是的。但是,如果你仅仅认为本书是一本“分析绘画,解读儿童心理”的著作,你就错了。本书超越了这一层面,向读者传达了以下观点:(1)放下评价,学会品味孩子的作品,才能高质量地陪伴孩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2)品味儿童的绘画作品,成人或许还可以找回那个被我们遗忘许久的内在小孩,找到回归心灵的道路。

理解儿童心理从绘画开始/万千教育 目录

**章 绘画是儿童心灵的表达 1.绘画与意象思维 2.绘画是心灵升华的容器 3.绘画是心灵的演练场 4.绘画可以绕过防御来表达 第二章 儿童绘画与心理发展 1.0—2岁婴幼儿的绘画与心理发展 2.3—6岁儿童的绘画与心理发展 3.小学生的绘画与心理发展 第三章 如何陪伴孩子画画:滋养心灵的绘画教育 1.反思绘画教育中的误区 2.限制想象的陪伴方式 3.滋养心灵的陪伴方式 第四章 如何理解一幅绘画作品的心理意义 1.绘画的理解与诠释 2.促进心灵洞察的绘画教育 3.促进绘画理解与欣赏的活动 第五章 绘画结合故事改编:火柴人的畅想 1.火柴人绘画的象征 2.火柴人绘画与故事畅想的分析视角 3.火柴人绘画与故事畅想案例解析 第六章 交替绘画:人际关系中的动力 1.交替绘画怎样操作 2.交替绘画怎样分析 3.儿童交替绘画案例解析 4.亲子交替绘画案例解析 5.适合在班级中进行的交替绘画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理解儿童心理从绘画开始/万千教育 相关资料

儿童,本来天真烂漫,充满灵性。绘画,便属于儿童自然心性的表达。这种表达犹如敞开心灵之窗,让我们来欣赏并理解儿童的心理与发展;这种表达犹如心灵的呼吸与舞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需要。《理解儿童心理从绘画开始》这本书便是要呈现这样的理解与体验。 作者陈侃是心理分析博士,具有国际心理分析师专业资质。她将绘画与心理分析融入儿童的心理教育。10多年前,她已出版专著《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她说艺术关乎心灵,她要把每一幅画当作一个生命去对待。在此基础上,通过绘画来理解儿童,并促进儿童的心性发展,便是其努力的方向。 明代思想家李贽提出的“童心说”已有心理分析之原型意象。我们仍可记得,人类童年留下的涂鸦,描绘的可能是鹿或牛,留在原始的岩洞里。然而,这古朴的意象凸现了人类深远的想象力,以及在意象和想象中所包含与传达的心灵气息。于是,我们通过绘画理解儿童心理时,也是在与人类的初心接触,彼此融会贯通。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哲人所表达的“以孩为师”。或许,这也正是“童心说”中所包含的心理分析意义。这本《理解儿童心理从绘画开始》便是这样的用心之作,也属于核心心理学(Psychology of the Heart)的体现。 ——申荷永 (心理学家,澳门城市大学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中国首位国际分析心理学会心理分析师)

理解儿童心理从绘画开始/万千教育 作者简介

陈侃,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育与人力资源学院访问学者,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持多项国际心理咨询领域专业认证,包括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心理分析师;国际意象体现学会(ISEI)注册治疗师;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候选分析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儿童心理教育、表达性艺术治疗、荣格心理分析。 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出版专著《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现代人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的心理分析》,译著《绘画心理治疗—对困难来访者的艺术治疗》《探索梦的原野》等。曾为《中国教育报》《新闻晨报》《孩子》《时尚健康》等报刊撰写心理学专栏文章。长期带领团队为社区、医院、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