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第2版)

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第2版)

作者:袁玥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312
中 图 价:¥36.5(6.3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第2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7588660
  • 条形码:9787567588660 ; 978-7-5675-8866-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第2版) 本书特色

《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第二版)》共分七讲。一讲介绍了什么是微型课题、微型课题研究什么及微型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等;第二讲着重分析了一线教师如何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选择微型课题,以及选题的具体方法和如何设计微型课题;第三讲介绍了如何制定研究方案,详细讲解了研究方案的内容及撰写要点;第四讲和第五讲告诉一线教师用哪些方法研究微型课题,包括用“调查研究”说明事实、用“个案研究”分析典型、用“观察研究”探究真相、用“经验总结”提炼工作、用“实验研究”求证假设、用“研究课”解决教学问题;第六讲和第七讲重点讲述了如何表达微型课题研究的成果,包括用“日志”积累有意义的教育生活、用“叙事”讲述有道理的教育故事、用“案例”反思有价值的教育事实、用“课例”再现教学背后的理由、用“报告”总结研究的过程与结论、用“论文”呈现课题研究的新成效。

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第2版) 内容简介

“微型课题研究”也称做微型科研,是指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个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本书阐述了微型课题研究的特点、意义及一般过程,通过具体的案例说明了微型课题的生成与设计以及研究计划的制定,介绍了微型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

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第2版) 目录

**版导论
第二版自序

**讲 微型课题研究概说

**节 什么是微型课题
一、微型课题研究的基本内涵
二、微型课题研究的特点
第二节 微型课题研究什么
一、微型课题研究什么样的问题
二、微型课题研究的定位
第三节 为什么要做微型课题研究
一、微型课题研究有助于教师进入研究状态
二、微型课题研究有助于减负增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微型课题研究有助于教师专业化
第四节 微型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
一、研究准备阶段做什么
二、研究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三、研究结题阶段的基本任务
第二讲 如何生成好的微型课题
**节 微型课题从哪儿来
一、如何发现问题
二、怎么提出问题
第二节 选择微型课题有哪些方法
一、聚焦选题法
二、菜单选题法
三、多层选题法
四、矩阵图选题法
第三节 怎么设计微型课题
一、正确表述微型课题的名称
二、设计好微型课题的研究变量
三、学会让课题变“微”
第三讲 如何制订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节 为什么要制订研究方案
一、使研究思路清晰化
二、使研究任务具体化
三、使研究过程文本化
第二节 研究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一、研究什么
二、为什么研究
三、如何研究
第三节 怎么撰写研究方案
一、微型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格式
二、制定研究方案的一般程序
三、制定研究方案的要点
第四讲 用什么方法研究微型课题(一)
**节 用“调查研究”说明事实
一、调查研究的特点
二、调查研究的基本类型
三、调查研究的主要形式
四、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 用“个案研究”分析典型
一、个案研究法的特点
二、个案研究的基本类型
三、个案研究的一般步骤
第三节 用“观察研究”探究真相
一、观察研究的特点
二、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
三、观察研究的一般步骤
第五讲 用什么方法研究微型课题(二)
**节 用“经验总结”提炼工作
一、经验总结的特点
二、经验总结法的基本类型
三、经验总结法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 用“实验研究”求证假设
一、实验研究的特点
二、实验研究的基本类型
三、实验研究的一般步骤
第三节 用“研究课”解决教学问题
一、研究课的特点
二、研究课的基本类型
三、研究课设计与实施要点
第六讲 如何表达微型课题研究的成果(一)
**节 用“日志”积累有意义的教育生活
一、教育备忘录
二、教育反思
三、教育随笔
第二节 用“叙事”讲述有道理的教育故事
一、教育叙事的特点
二、教育叙事的类型
三、教育叙事的写作要点
第三节 用“案例”反思有价值的教育事实
一、教育案例的特点与类型
二、教育案例的构成要素
三、如何写好教育案例
第七讲 如何表达微型课题研究的成果(二)
**节 用“课例”再现教学背后的理由
一、课例的特点
二、课例的类型及其构成要素
第二节 用“报告”总结研究的过程与结论
一、调查报告
二、实验报告
三、结题报告
第三节 用“论文”呈现课题研究的新成效
一、研究论文的特点
二、研究论文的基本结构
三、如何写好论文
**版后记
展开全部

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第2版) 相关资料

《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第二版)》一书为一线中小学教师开启了教育科研的神秘大门,这是一本一线教师能够真正读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课题研究指南。本书用大量来自一线的案例和我们教师自己的语言,让抽象难懂的课题研究理论知识变得易学易懂,其中“用什么方法研究微型课题”一讲让我印象深刻。
—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科研部副主任 伍海云

《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第二版)》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对微型课题研究的选题、研究方法、研究活动、研究成果表达等内容的分析与思考深入、细致而全面,案例的选用与解析兼顾各个学段和不同层面的教师,便于读者边做边学,是一本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基础参考书, 适合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研员阅读。
——新疆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孙 涛

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在想,会不会和之前看的关于课题研究的书一样,高大上,理论文字解释理论知识呢?带着疑惑,我从前言开始阅读,故事引入,像看小说,作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鲜活地将深奥的研究表达出来了,我想到一些词语来诠释我读完这本书之后的感觉:“手把手教你做课题”“接地气的表达”“课题研究就在我身边”“课题研究源于我们的实践”……这本书真的站在了一线教师的位置书写了一线教师的需求,解决了一线教师的困惑。
——河南省项城市教体局教研室 胡新颖

《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第二版)》贴近一线教师*近发展区,从微型课题的生成、研究方案的制定、具体研究方法以及课题成果等方面给予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和引领。它的系统化、制度化、组织化、科学化、规范化和不断创新化,使教育科研走下神坛,帮助一线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养成总结与反思的优良习惯,促使一线教师着眼自身的工作实际发现细节问题并寻求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是教师成长的专业指引。
——云南省昭通市教研室 胡顺琪

如何让教师在日复一日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学会用研究的眼光、研究的态度、研究的方式来改善自己的实践,优化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益呢?袁玥主任这本书用丰富的案例与精彩的阐释给予了接地气的回答: 以微型课题为抓手,建立教、学、研一体化的工作方式,在教学实践与教育研究之间架起一道桥梁,教师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教育智慧的教师,也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专业化发展的飞跃。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教师进修学校(游仙区教育研究室)科研室主任 何金芬

当看到《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第二版)》这本书时,我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它就像黑夜中的灯塔,为我这艘远行的航船指明了前行的方向。读完这本书,我如释重负,因为我知道了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有智慧的教师,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教者。
——四川省峨眉山市九里镇一小学校 付红英

《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第二版)》一书在理论上厘清了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性质,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参与研究的方向、价值与意义更清晰更具体。在实践上,这本书为一线教师提供了简便易行的研究方法、策略和路径,尤其是关于“研究课”的思考与探索,不仅有助于教师理解什么是“研究”,更有助于教师进入研究状态,真正做到在教中研,在研中教,使“研究”脚踏实地去仰望星空。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冯建军

《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第二版)》对教育研究基本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有了新的突破,关于一线教师“反思”“改进”和“提高”的研究性质,追求个人知识与实践行为的科学化、概念化和理性化的研究意义,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对象的研究主体等都有清晰的论述。更可贵的是作者具有多年微型课题研究规划与管理经验,不仅带给读者不乏真知灼见的理性思考,而且还有丰富、可行、有用的实践经验。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教育研究院院长 张 华

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第2版) 作者简介

袁玥,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科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长期致力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中小学教师微型课题研究的研究,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报刊发表通讯、论文、随笔等数十篇,出版《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专著一部,参与编写《活动单导学实践案例》等三部,应邀在全国各地主持课程改革报告和微型课题研究讲座数百场。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