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通识教育理论、方法及中国实践

通识教育理论、方法及中国实践

作者:李会春著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1-01
开本: 24cm 页数: 193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2.8(3.8折) 定价  ¥6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通识教育理论、方法及中国实践 版权信息

  • ISBN:9787312045677
  • 条形码:9787312045677 ; 978-7-312-04567-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通识教育理论、方法及中国实践 本书特色

本书旨在从多个维度呈现通识教育的多样性,展现通识教育在中国大地实践的动态性和丰富性。全书结构大体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偏重对制度的分析,对多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通识教育的制度变革(包括通识课程和书院)进行了细致梳理和深入分析,总结了通识课程和书院在实践中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后半部分主要是理论探讨,归纳了当代通识教育知识的主要类型以及对国内通识教育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的通识教育话语,并对建构中国特色通识教育话语体系涉及的一些命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以期为中国本土特色通识教育话语的建构提供某种学理基础。

本书适合对通识教育、大学教育教学或高等教育改革感兴趣的研究者、管理人员和一线师生阅读或参考。

通识教育理论、方法及中国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从多个维度呈现通识教育的多样性, 展现通识教育在中国大地实践的动态性和丰富性, 提出通识教育是一个多变、含义丰富和具有不确定性的概念, 认为各个具体行动者对通识教育的主观理解对通识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本书前半部分对多年来 (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通识教育的制度变革 (包括通识课程和书院) 进行了细致梳理和深入分析, 归纳了通识课程和书院在实践中的主要类型和特征 ; 后半部分主要对通识教育的知识和话语体系进行了提炼, 归纳了当代通识知识的主要类型以及对国内通识教育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的通识教育话语, 并对建构中国特色通识教育话语体系涉及的一些命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以期为中国本土特色通识教育话语的建构提供某种学理基础。

通识教育理论、方法及中国实践 目录

**章 导论
**节 通识教育在国内的新发展
第二节 通识教育的概念
第三节 概念使用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本书的基本架构

第二章 通识教育制度:通识课程
**节 通识教育的哲学和课程模式
第二节 通识课程的院校实践
第三节 通识课程的模式与策略

第三章 通识教育制度:书院
**节 书院的价值和理论基础
第二节 书院的院校实践
第三节 书院的制度设计和类型
第四节 书院和学院如何协同育人

第四章 通识教育的知识
**节 通识知识的三种类型
第二节 通识知识与通识教育共同体

第五章 通识教育的话语
**节 全面发展话语
第二节 文化本位话语
第三节 功用主义话语

第六章 通识教育的中国化
**节 通识教育的兴起之由和卡里斯玛气质
第二节 通识教育文化主体性的树立

结语 回归“教育”

附录 美国名校如何开展科学通识教育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通识教育理论、方法及中国实践 作者简介

李会春,教育学博士,复且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复且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通识教育评论》编辑部主任,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研究领域包括通识教育、高校书院建设、教学法、高等教育史等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