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时代德育新课程成果:问题导向初中地方德育专题课程开发与实施

新时代德育新课程成果:问题导向初中地方德育专题课程开发与实施

作者:宋玉良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4-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32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8.1(4.3折) 定价  ¥4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时代德育新课程成果:问题导向初中地方德育专题课程开发与实施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0101832
  • 条形码:9787570101832 ; 978-7-5701-018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时代德育新课程成果:问题导向初中地方德育专题课程开发与实施 内容简介

《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很好案例》一书的内容包括问题德育视频课程德育案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德育故事等,这一成果为中学德育教学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ISBN978-7-5701-0183-2

新时代德育新课程成果:问题导向初中地方德育专题课程开发与实施 目录

总序
前言
**编 理论探索篇
综合领域
“立德树人”何以取得实效
——以临沂“问题导向”德育地方课程研发与实施为例
沂蒙大地孕育“问题导向”德育之花
——对临沂市“问题导向”初中德育课程开发的思考
“问题导向”引入创新德育课程
——临沂市“问题导向”德育课程建构的思考
以学生为中心画圆
——探究初中德育课程山东临沂新模式
专题领域
开展“孝道”主题教育,打造六“感”德育课堂
“诚信之旅”:引领学生踏上诚信之路
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增强“沟通”主题教育的实效性
培养健康生活核心素养的“友谊”主题教育
开展“挫折”主题教育,提高学生抗挫能力
“三度”打造深人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试论开展“理想”主题教育的必要性和基本方法
实践领域
给德育讲一个好故事
——临沂市“问题导向”初中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让德育课六“神”有主
主题微视频带来的柳暗花明
欲渡有舟楫风好正扬帆
——谈临沂市“问题导向”初中德育课程开发与实施

第二编 专题设计篇
专题一 “生命与敬畏”主题课程设计
专题二 “我的理想”主题课程设计
专题三 “文明从礼貌开始”主题课程设计
专题四 “冲动”主题课程设计
专题五 “诚信”主题课程设计
专题六 “挫折之千锤百炼”主题课程设计
专题七 “孝道”主题课程设计
专题八 “感恩”主题课程设计
专题九 “何为爱国”主题课程设计
专题十 “美好的友谊”主题课程设计
专题十一 “责任的重量”主题课程设计
专题十二 “从规则到法律”主题课程设计
专题十三 “沟通”主题课程设计
专题十四 “在合作中成长”主题课程设计
……
第三编 实践反思篇
第四编媒体视角篇
展开全部

新时代德育新课程成果:问题导向初中地方德育专题课程开发与实施 节选

  《新时代德育新课程成果:“问题导向”初中地方德育专题课程开发与实施》:  一、“问题导向”初中地方德育课程研发课题的提出  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点来看,小学阶段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初级阶段,小学生思想简单,在道德认识上表现出表面性、肤浅性和从众性,这个阶段比较容易进行教育引导。初中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定的*关键时期,其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矛盾性和过渡性等特点,存在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和初步的自主意识。这一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教育和引导不当,学生思想品质极易出现两极分化。为此,在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基础上,确定了德育课程研究课题的重点在中学阶段,在全市启动了“问题导向”初中地方德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程。  (一)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提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从2013年3月起,课题组在临沂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领导下,以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行为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在全市所有中学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中学生思想状况调研。课题组从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几个层面,全面调查了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和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调查问卷分析发现,中学生道德发展既存在共性问题,又因年龄、学段等特点存在差异。总括起来,新形势下存在的较普遍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理想信念模糊,缺乏远大目标或目标不明确;学习目标意识较弱,方向性不明确,缺乏主动性,相当部分学生存在厌学情绪;社会公德意识较为淡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感恩意识、团队意识不强;生活自主能力较差,不爱劳动,虚荣心较强,勤俭节约意识不强;受网络影响较大,存在无节制上网、玩手机现象,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不强,沟通能力、合作意识不强,与老师、父母沟通少,与同学交往容易走极端,自闭、早恋、小团体主义不同程度地存在;吃苦精神较差,承受挫折能力差,自私自利心理较重;集体主义观念较为淡薄,国家观念不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缺乏正确引导,容易走极端;青春期心理反应较强,逆反心理较强,表现欲望较强,容易冲动,有早恋现象等。  (二)传统德育模式和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课题组通过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以及对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的梳理,结合近几年工作研究成果发现,传统学校德育工作模式和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不强。部分学校和老师包括一部分学生家长不了解、不理解当代中学生,不能结合时代特点和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二是中学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脱节。德育内容空泛化,缺少预见性,没有根据中学生不同阶段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形成层次,与中学生的接受水平不一致。在专门研究了中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和部分现行教材之后,课题组一致认为,课程标准设置的内容大而全,知识性的内容偏多,而有些教材内容又过于单一,教育和引导功能不强,使德育教育无法收到预期效果。  三是中学德育课堂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中学德育教学不能很好地回答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政治课多数为纯粹的知识教育课甚至应试教育课,不注重思想道德上的训练,常常灌输一些枯燥的理论,让学生记忆背诵,把政治课上成了纯知识课。各科教学中,各科教师没有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责任,即使渗透德育,也存在生硬结合、将德育与知识传授分割进行的问题,不仅收不到德育的实效,反而让学生反感。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