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综合素质(小学)

综合素质(小学)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8-01
开本: 26cm 页数: 250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7.4(7.2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综合素质(小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5205606
  • 条形码:9787305205606 ; 978-7-305-20560-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综合素质(小学)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以小学教师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基本能力五大模块构建起课程知识体系, 是一本专门针对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的教材。

综合素质(小学) 目录

**章 小学教师职业理念
**节 教育观
第二节 学生观
第三节 教师观

第二章 教育法律法规
**节 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解读
第二节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 小学生权利保护

第三章 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节 教师职业道德
第二节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第四章 文化素养
**节 科学素养
第二节 文学素养
第三节 文化素养
第四节 艺术素养

第五章 基本能力
**节 阅读理解能力
第二节 逻辑思维能力
第三节 信息处理能力
第四节 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综合素质(小学) 节选

  《综合素质 小学(适用于全国统考省市、自治区)/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指导丛书》:  (一)机器大工业生产既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也为其提供了可能性  现代生产技术的革命性逐渐使“工人终生固定从事某种局部职能的技术基础被消除了”,因而也为体力和智力在劳动过程中的统一,以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创造了条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把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看成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此外,自由时间的不断增多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由于现代化大生产提高了劳动效率,不断缩短劳动时间,增加自由时间,这就为“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马克思指出:要实现“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1条件”,因为“无论是个人,无论是社会,其发展、需求和活动的全面性都是由节约时间来决定的”,只有拥有大量的自由时间,个人才能“获得应当具备的各方面的知识或者满足他的活动的各种要求”。总之,社会的发展性、全面性、丰富性、流动性以及现代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决定了人的发展将逐步走向全面和丰富。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个人的理想、追求和信念,也是社会的理想、追求和信念,个人和社会不断朝着这个目标和方向努力和接近。“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永远追求而又永远没有止境的目标。所以,所谓“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只是相对意义上就某一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社会条件以及个人主客观条件而言的。每一个时代都可以有每一个时代对“全面发展”的不同理解,也可以有对“全面发展”的不同追求,但其实质又是相同的,即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接近这个目标。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辨析  1.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全面发展”作为一种教育理想、追求和信念,包含四个层面的内涵: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和自由发展。  (1)完整发展  “完整发展”,即人的各种*基本或*基础的素养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各个方面的素养可以有发展程度上的差异,但缺一不可,否则就是片面发展。这些必须获得完整发展的基本素养,可以理解为“做人”与“做事”两个方面的素养,也可以理解为“身”与“心”两个方面的素养,还可以理解为人们通常所说的德、智、体、美诸方面的素养,如此等等。  (2)和谐发展  “和谐发展”,即人的各种基本素养必须获得协调的发展,各方面素养的发展不能失调,否则就是畸形发展。一般来说,一个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中,他的各种*基本的素养,如德、智、体或身与心等基本方面都会获得一定的发展,不可能在某一方面完全空白。但如果在某一方面的发展上过于低下,一个人的发展就会失衡,就会呈现出畸形状态,这不仅会影响其他素养的发展,也会影响人的整体发展。“和谐发展”强调的是人的各种基本素养之间关系的适当和协调,是人的发展所体现出的一种美。  (3)多方面发展  “多方面发展”,即人的各种基本素养中的要素和具体能力,在主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多方面地发展。人的各种基本素养内部各自有着丰富的内涵,还可以分解为诸多要素。如“德”,就可以分解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如“智”,按照不同的理论又可以划分为若干方面。对此,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当按照个人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尽可能地追求个人素养和能力的多方面发展,以避免单一的发展倾向。  (4)自由发展  “自由发展”,即人自主的、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发展。“自由发展”的本质就是“个性发展”,“个性发展”的核心就是人的素养构造的独特性,既指人的基本素养中各要素及其要素因子,在发展上应努力形成范围和程度上的个人独特性,也指人的各基本要素及其内部各要素因子,在其组合上应努力构建个人的独特性。“自由发展”意味着“全面发展”并不是指各方面素养的“平均发展”,更不是指所有个人的发展都必须遵从一个相同的模式。“百花齐放”才是发展的*佳状态。  2.全面发展与片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相对于“片面发展”而言的。“人的片面发展”的实质是指人在发展上受强制、遭奴役、被凝固,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人在发展上的分裂、失衡、扭曲和畸形。在片面发展的状态下,人所感受到的是痛苦、折磨和摧残,是自由和自主的沦丧。与之相对应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指人在发展上的自由、自主、和谐、丰富以及流动和变化。在全面发展的状态下,人所感受到的是幸福和愉悦,是自我价值和尊严的实现和确立。  3.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首先,“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没有人基本素质的相对完整、和谐的发展,个性及特长的发展就缺乏基础,就会失衡,这样的个性和特长发展实际上就是片面和畸形发展。马克思认为,要使“自由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事实上,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如果没有一定的全面性,那他也就会在发展上失去了选择个性和形成特长的条件,就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前提,就只能被迫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片面、畸形地发展。其结果,与其说是个性的凸显,不如说是个性的扭曲。任何一种创造性才能,都是人的知识、能力、道德、审美、意志和身体等各方面素质的有机组合,是一种“合力”。  其次,“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动力。人的发展要想真正形成自己突出的个性特点所具有的较强的可持续性,就必须使自己的素质达到一定的全面性,特别是在人的那些*基本的素质方面,更是不能缺失。  ……

综合素质(小学) 作者简介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任教《小学教育学》、《中外名家教育思想》、《小学德育专题》等,研究的方向是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以及教师教育课程理论。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