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影视文化学

作者:史可扬著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309页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39.2(4.9折) 定价  ¥8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影视文化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2182092
  • 条形码:9787562182092 ; 978-7-5621-8209-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影视文化学 本书特色

“艺术文化地图丛书”力图通过这套书系,让人们能够总揽性清晰描述和知道——中国当代的艺术学人,在艺术学科领域做出的学术成就与学术价值目录,及其各款目层级关系的简明概念与范式。理想的中国风格“艺术文化地图丛书”,是一个能够让人便捷搜索和认识既有、前沿与未来中国的艺术学显性与隐性成就的概念图、知识库、成果系统。我们期望的目标是:包括他者的任何人,在任何时候拿着这“幅”名为中国的“艺术文化地图”,就能顺利找到和认识中国风格的艺术文化新成果,包括中国风格的“艺理学”“艺术的命题性知识”“艺术的事实性知识”“艺术的程序性知识”“中国艺术精神”“中国艺术思想”“中国艺术哲学”“当代中国艺术气象”“中国艺术教育学说”“中国人幸福表情的标识符号”“当代中国艺术的国家形象”“艺术学术高地”“当代贵气精致的族群艺术”“当代中国人优雅人生的体现”“世界ji艺术智慧与文明的表征”“艺术文明”“给予人们选择美好生活方式的动机与可能”等专深内容。如此,当代中国的艺术学将会是一道靓丽的族群自信艺术景观。总之,中国人应该以自己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创制一幅充分体现当代中华艺术智慧及其知识体系的艺术学术地图。

影视文化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从对中西审美文化的理论梳理开始, 寻绎影视文化学的主要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 对影视文化的构成、影视文化的因素、影视文化的动态过程, 影视的文化建制、功能及当代课题做了探讨。

影视文化学 目录

绪论 **节 文化研究概说 第二节 文化研究的基本主题 第三节 影视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影视文化的内向性 二、影视文化的外向性 **章 西方文化理论钩沉 **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评理论 一、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 二、本雅明的机械复制艺术批评 三、哈贝马斯的传媒批评 第二节 英国伯明翰学派的文化批评理论 一、雷蒙德·威廉斯的电视社会学研究 二、斯图尔特·霍尔的文化霸权与“制码解码”理论 三、约翰·费斯克的电视研究理论 第三节 社会历史批评及影响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缘起 二、丹纳的理论 三、社会历史批评的特征 第四节 意识形态批评理论 一、意识形态释义 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 三、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 四、约翰·B.汤普森关于意识形态运行模式理论 第二章 中国影视文化探赜 **节 儒家美学的基本主张 一、“仁学”基础 二、“美善统一”的艺术标准 三、“文质彬彬”的审美观 四、“兴”“观”“群”“怨”的艺术功能论 第二节 儒家美学与中国电影 一、儒家“仁学”与中国电影的人道主义传统 二、儒家“忧患意识”与中国电影入世精神 三、儒家“美善统一”论与中国电影的道德本位 第三节 中国美学主要范畴与中国电影 一、中国美学的主要范畴 二、“道”与中国电影 三、“气”“象”“仁”与中国电影 四、中国电影与“道”“气”“象”“仁”的统一 第三章 影视文化构成 **节 影视作者 一、影视作者的定义 二、影视作者的分工 三、影视作者的特点 第二节 影视作品 一、影视作品的本质 二、影视作品的分类 第三节 影视受众 一、影视受众的定义 二、影视受众特点 三、影视接受心理 第四节 影视观念 一、基本影视观念 二、影视作品的价值标准 三、影视欣赏趣味 第四章 影视文化因素 **节 影视与社会的关系 一、电视的自律性 二、社会之于电视 三、电视之于社会 第二节 影视价值定向系统 一、价值观念与影视文化 二、政治与影视文化 三、宗教与影视文化 四、道德观念与影视文化 五、民族精神与影视文化 第三节 影视的社会影响因素 一、民族特性与影视文化 二、受众阶层与影视文化 三、文化教养与影视文化 四、人际关系与影视文化 第五章 影视文化的动态过程 **节 影视文化生产 一、影视文化生产的过程 二、影视文化生产的特性 第二节 影视文化的调节 一、影视文化调节的定义和分类 二、影视文化调节的手段 三、影视文化调节的意义 第三节 影视文化消费 一、影视文化消费模式 二、影视消费的差异 第六章 影视文化建制 **节 文化政策与影视 一、文化政策对影视的影响 二、当下我国的影视文化政策 三、我国影视文化政策的沿革 第二节 文化体制与影视 一、文化体制对影视的影响 二、影视文化体制的合理性 第三节 法律与影视 一、法律对影视文化的规范 二、法律对影视文化的保护 三、法律对电影产业的管理 四、法律对影视文化的扶持 第四节 文化投资与影视 一、中国及代表性国家近年的影视文化投资情况 二、中国电影的资金渠道 第七章 影视文化功能 **节 影视的审美功能 一、影视的人性解放功能 二、影视的人格完善功能 三、影视的陶冶情操功能 第二节 影视的认识功能 一、认识社会 二、认识人生 三、认知自身 第三节 影视的商品功能 一、影视生产的商业性 二、影视产品的商业性 三、影视消费的商业性 第四节 影视的交流功能 一、观众与影视作品中人物的交流 二、观众通过作品与艺术家交流 三、观众之间的交流 第五节 影视的娱乐功能 第八章 影视文化的当代课题 **节 影视的文化属性 一、人的需要层次和文化层次 二、影视文化作为审美文化 三、影视文化作为大众文化 第二节 影视的全球化和本土化 一、影视全球化的特征 二、全球化与文化心态 三、中国影视的本土化与全球化 第三节 数字化与影视 一、影视的产生、发展与科技 二、数字技术对现代影视的影响 三、数字技术对电影美学的冲击及辨析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影视文化学 节选

《影视文化学》: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缘起
  一般认为,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雏形来自18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维柯的《新科学》一书。不过,这种文艺批评方法在很早以前已有运用。比如在中国,就有很多的古代文人注意到了文学和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孔子的“兴观群怨”之说,就表明在孔子看来诗歌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社会、加强交流,促进社会和谐以及表达对社会的不满等。这里就已经强调了文学的社会意义。再如后来的唐代诗人白居易,他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更是自觉认识到文学对社会的反映及作用。
  在西方也有关于艺术和社会之间联系的认识。古希腊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谈论艺术时,已经认识到文学作品中高于-切的社会效果。“但是你自己应当知道,实际上我们是只许可歌颂神明的赞美好人的颂诗进入我们的城邦的。如果你越过了这个界限,放进了甜蜜的抒情诗和史诗,那时快乐和痛苦就要代替公认为至善之道的法律和理性原则成为你们的统治者了。”①柏拉图之所以要把诗人从理想国中驱逐出去,是担心他们的作品会滋长人的不良心理和原始,从而颠覆人的理性,影响到社会国家的发展。这也是他认识到诗歌和社会之间联系的一个具体展现。而后来的亚里士多德对神话、史诗和戏剧的评价,也注意到了这些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
  回顾这些早期的文艺理论主张,可见社会历史批评并非是一种完全新创的艺术批评方法,人们对艺术的社会功用早已有所认识,甚至有所应用,只是他们未曾有意识地将它作为一种艺术批评方法来进行深究并系统归纳、形成理论,终所提供的只是零散的观念。所以要真正谈论社会历史批评,还是要从维柯的《新科学》说起。
  维柯,出生于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城,是的哲学家、语言学家、美学家和法学家,在世界近代思想文化史上影响巨大,其代表作有《新科学》(1725)、《普遍法》(1720-1722)及《论意大利古老的智慧》(1710)等。《新科学》一书全名为《关于各民族的共同性质的新科学原则》,在书中维柯阐述了关于诗歌和美学的一些理论。而在《影视文化学》卷三中,维柯对《荷马史诗》做了研究,提出了“发现真正的荷马”一说。当时的背景是理性主义思潮盛行,思想家们推崇现代理性以及哲学,认为诗歌为无理性的,因此主张废黜荷马。对此,维柯的回应便是“发现真正的荷马”。在研究荷马的祖国、荷马的年代等章节中,维柯考察了古希腊的生活环境,比较了不同时期希腊人的兴趣爱好并且研究了希腊各地的传说,再对照荷马的史诗创作,终认为荷马并非具体的个人,而是民族的代表,一个理想中的诗人。因此《荷马史诗》也不仅是个人的诗歌创作,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在这里,维柯开创了把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结合起来研究的方法。
  到了法国的斯达尔夫人那里,社会历史的研究视角开始在文学中展现。斯达尔夫人是法国浪漫主义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她的代表作有《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以及《论德国》。其中《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于1800年出版,在文中,斯达尔夫人明确地把文学和创造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联系起来,把文学放到当时的环境和情景中去理解和研究。正如她自己在书中所称:“我的本旨在于考察宗教、风尚和法律对文学的影响以及文学对宗教、风尚和法律的影响。”①比如她在文中提到希腊的宗教神话对希腊艺术的影响:“希腊人的异教是他们在各门艺术中取得趣味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们那些接近于人而又总是超出于人的众神,为各种类型的图景提供了形式的雅与美。……可以说画家和诗人利用了民间的信仰,把他们艺术的手段和奥秘放到了天国之中。通过宗教活动,他们把日常生活习惯提到崇高的地位”⑦。此外她还研究了罗马人的性格和政治对他们的风俗作品的影响。
  ……

影视文化学 作者简介

史可扬,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南开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获哲学学士、美学硕士、电影学博士。曾在内蒙古大学和南开大学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美学与批评、影视文化学、美学与艺术史论。主要著作有《影视美学教程》《新时期中国电影美学研究》《影视批评方法论》《影视传播学》《电视栏目和频道辨析》《中国电影批评现状和对策研究》等九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